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晋源区

增加 116 位元組, 4 年前
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
古晋阳还曾经造就过 [[ 王之焕 ]] [[ 王维 ]] [[ 王昌龄 ]] [[ 白居易 ]] 等一批历史文化名人。晋源区佛教、道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五教齐全,现有对外开放的佛教寺庙5个: [[ 古寨村 ]][[ 弥陀寺 ]] ,晋源西街 [[ 普贤寺 ]] [[ 武家寨村 ]][[ 观音寺 ]] [[ 花塔村 ]][[ 华塔寺 ]] [[ 姚村 ]] [[ 仙岩寺 ]] [[ 古城营村 ]] [[ 阿育王塔 ]] (舍利塔)是区内佛教标志性工程;道教场所1个: [[ 金胜镇 ]][[ 西寨村 ]] [[ 北极宫 ]] ,是太原市唯一有专职道士的道教活动场所;天主堂14个,分为五府营、姚村、洞儿沟三个堂区,洞儿沟本堂楼群林立,设施齐全,紧邻的 [[ 七苦山 ]] 上,建有"上天之门"、"祭坛"和"圣母大殿",形成了金碧辉煌的建筑景观;基督教活动场所3个,教会设在晋源南街;伊斯兰教区2个,罗城、义井两地的伊斯兰教信众分别为500余人。
晋源以北紧邻的古城营村内,现存古晋阳惠明寺舍利塔(阿育王塔)是与西安法华寺塔齐名的中国19真身舍利塔之一。
遗址面积大约20平方公里。遗址内以自然耕地为主,西高东低,是一处春秋至五代时期的遗址。遗址分为古城遗址和寺观墓葬遗址两部分。以晋阳古城遗址为中心,周围依山势分布众多的寺观建筑,同时在西山脚下缓坡地带,广泛分布着墓葬遗址,总面积达200平方公里。
晋阳古城创建于春秋中晚期(公元前497年),战国时 [[ 越国 ]] 的都城、北齐时的陪都、北汉的都城、唐代的北京。城址有西城、东城、中城、太原府、晋阳宫城、大明宫城、仓城、罗城等。三家分晋、西汉戍边、东魏霸府、北齐别都、盛唐肇基、五代战乱,历史上一系列重大事件都和晋阳古城有着密切的关系。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灭北汉,一炬焚烧晋阳,继而引汾水灌之,古城被夷为平地。
1955年,考古工作者在古城营村附近发现了三十余件石刻造像,造型别致;1962年,考古工作者在晋阳古城地区发现了数段古城墙和三座小城遗址。一是罗城村附近的罗城遗址,相传为北汉所建;二是晋源镇西北古城墙出土唐代遗物;三是南城角村和古城营村一带的古城址,相传为大明城。
现存“南城角”村为L形,依古城西南角之势建成。遗存城南墙东西残长626.4米 ,西墙长约2700米,从资料和“东城角”的方位来看,古城长约4500米,根据夯土的质地、色泽和夯法,认为是东周时期的城墙遗址。东魏、北齐以及隋唐时期是晋阳古城的辉煌时代,盛唐时曾为三京之一。
晋阳古城的西部地区有天龙山石窟、 [[ 蒙山大佛 ]] [[ 圣寿寺 ]] [[ 童子寺遗址 ]] [[ 开化寺遗址 ]] 等六朝和隋唐时期石窟遗存。晋阳古城在历史上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丰富的地下埋藏,赋予了它重大考古研究价值。
晋源以北紧邻的古城营在这座古城里发生的众多历史事件,如三家分晋是春秋战国的分界线,北齐霸府关系着
魏晋南北时期的民族争战,大唐北都代表着晋阳文化的鼎盛时期;众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如 [[ 赵简子 ]] [[ 刘琨 ]] [[ 刘恒 ]] [[ 李世民 ]] [[ 武则天 ]] 、狄仁杰、王之涣、王昌龄、郭若虚、傅山、高君宇、纪廷梓等等;以及我们从许多地名中可以看到古城历史上的辉煌及其变迁,都可以不夸张地把这座古城称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这座古城所折射出的晋阳文化内涵丰厚,它成为有关晋阳-太原人文、地理、历史、文化、习俗、宗教、建筑等全面、综合而广义的概念。此外还有晋阳的戏曲文化、饮食文化、醋文化等处处都散发出强烈浓郁、有形与无形的地区文化特色,描绘着古城的迷人神韵,所有这些,都成为晋阳文化渊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资料==
[[Category:660 中国地理总志]]
59,24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