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桐梓县

增加 19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unreferenced|date=2019年12月}}
''' 桐梓县 '''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辖县。位于贵州省北部,与重庆市接壤,素称“黔北门户”、“川黔锁钥”。地理坐标北纬27°57′-28°54′,东经106°26′-107°17′,南北最长处81公里,东西最宽处52公里。川黔铁路、210国道和渝湛高速公路纵贯县境,县城至贵阳、重庆行车时间2小时左右,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性。
==地理环境==
桐梓县山脉均系 [[ 大娄山山脉 ]] 的支脉,大娄山山脉呈东北-西南向。 [[ 蒙山 ]] 山脉系娄山山脉的支脉,主脉由娄山山脉中部西行横亘于县境中部后再向南、北向延展,南至十二茅坡,北达尧龙山。主脉凉风垭呈东南向,是县境南北分异的分水岭,其南为浅切割的中山、坝子,其北为深切割的中山峡谷。县境内海拔大于1700米的主要山峰有18座: [[ 柏枝山 ]] 牛角寨(海拔2227米,为黔北第一高峰)、箐坝大山(主峰红山2028米)、 [[ 白马山 ]] (1944米)、冒角尖(1927米)、黄莲大山(1871.9米)、黄砂岩(1871.9米)、分水岭(1820.7米)、花坝大山(1814米)、二层岩(1796米)、尧龙山(1795.9米)、大岩顶(1779米)、顶箐(1778米)、大梁岗(1770米)、仙人山(1768.7米)、大窝盆梁子(1750米)、硫磺顶(1749.3米)、大土湾梁子(1732米)、黄岭岗(1730米)
县内河流均属[[长江]]水系,分属[[长江]]上游干流区[[赤水河]]、[[綦江河]]和[[乌江]]水系,计有大于20平方公里流域面积的河流57条,总长度831.48公里,河网密度0.26公里/平方公里。河流等级为:干流7条,一级支流32条,二级支流18条。主要河流桐梓河、松坎河、羊磴河集雨面积2919.45平方公里。
县内 [[桐梓 ]]主 均属 江水系 度91公里 分属长江上游干流区赤水河、綦江河和乌江水系,计有大于20 总集雨面积2254.45 平方公里 流域 (县境内集雨 积的河流57条,总长度831积1162.48 5平方 公里 河网密度0.26公里/ 集雨面积大于20 平方公里 。河流等级为:干流7 的支流21 条, 一级支流32条 多年平均流量17.76立方米/秒 二级支流18条 多年平均径流量6.25亿立方米 。主要 支流有[[溱溪河]]、[[天门河]]、[[混子河]](小河)、[[高桥 流桐梓 ]]、[[斋郎 ]] 松坎 [[风水 ]] 羊磴 [[盘龙 集雨面积2919.45平方公里 ]]等
桐梓 松坎 主流 总长 度91 度64.55公里(县内55.3 公里 ,总集雨面 积2254积1103.45 96 平方公里(县 内集雨面 积1162.5 积1039 平方公里), 境内有[[木瓜河]]、[[水柴河]]、[[新站河]]等 集雨面积大于20平方公里的支 流21 流17 ,多年平均流量17.76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6.25亿立方米。主要支流有溱溪河、天门河、混子河(小河)、高桥河、斋郎河、风水河、盘龙河等
松坎河总长度64.55公里(县内55.3公里),总集雨面积1103.96平方公里(县内集雨面积1039平方公里),境内有木瓜河、水柴河、新站河等集雨面积大于20平方公里的支流17条。  [[ 羊磴河 ]] 总长87.23公里(县境内54.93公里),总集雨面积1126.56平方公里(县内集雨面积717.95平方公里),境内有 [[ 羊岗溪 ]] [[ 鲤鱼河 ]] [[ 马桑坎河 ]] 等集雨面积大于20平方公里的支流10条。
桐梓属中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性气候区,四季不甚分明,水热同季,雨量充沛,干、湿季明显,无霜期长,春暖风和,时有倒春寒,初夏多雨,盛夏多旱,热而不酷,秋温陡降有绵雨、“秋风”,冬无严寒,多云寡照,偶有凝冻,垂直地域分布差异大,立体气候显著。
县境内土壤有水稻土、潮泥土、黄壤、石灰土、紫色土、黄棕壤6个土类,面积434.19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90.49%。其中酸性土壤46.37万亩,微酸性土壤238.76万亩,中性土壤122.41万亩,微碱性土壤9.04万亩。
1981-1986 年~1986 年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表明:普查期内全县土地总面积480万亩,其中耕地133.13万亩(稻田37.89万亩,旱地95.24万亩),园地1.15万亩,林地184.04万亩,疏林草地10.3万亩,城乡居民点用地5.69万亩,工矿用地0.07万亩,交通用地2.14万亩,水域4.52万亩,特殊用地1.48万亩,未利用土地31.92万亩。
==自然资源==
 县境地处亚热带东部湿润性常绿阔叶林向西部半湿润常绿阔叶林过渡地带,气候上同时受东南太平洋季风、西部印度洋暖流和北部西伯利亚冷气团影响,加上地形复杂,造成差异明显的立体生态环境,为多种陆生植物的生长和繁衍提供了良好条件。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植物区系15个地理成份中,桐梓县不同程度地具备了13个地理成份。境内珍稀植物较多,其中属国家一类保护树种有银杉、珙桐,二类保护树种有黄杉、香果树、青钱柳、水青树、红椿等,三类保护树种有 [[ 穗花杉 ]] [[ 厚朴 ]] [[ 楠木 ]] 等。县境内已发现中药材品种约千余种。方竹林总面积33万亩。
===动物资源===
 除普通野生动物外,县境内发现有 [[ 黑叶猴 ]] [[ ]] [[ 华南虎 ]] [[ 麋鹿 ]] [[ 云豹 ]] [[ 大鲵 ]] [[ 白鹤 ]] [[ 红腹锦鸡 ]] [[ 华南穿山甲 ]] [[ ]] [[ 水獭 ]] [[ 大灵猫 ]] [[ 小灵猫 ]] [[ 林麝 ]] [[ 斑羚 ]] [[ 岩羊 ]] 等国家保护珍稀动物。
===矿产资源===
720,63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