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军国主义

增加 20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军国主义'''(Militarism),即指崇尚武力和军事扩张,将 [[ 穷兵黩武 ]] 和侵略扩张作为立国之本,将国家完全置于军事控制之下,使政治、经济、文教等各个方面均服务于扩军备战及对外战争的思想和政治制度。
军国主义充满残酷性和反动性,曾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它的基本理论包括对和平的否认,坚持战争是不可避免的,甚至认为战争本身是美好和令人神往的。军国主义的行为体现为某个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军事化,以及对外奉行侵略扩张的政策。在军国主义国家,战争成为国家的主要目的。国家的生存和发展主要依靠对外掠夺和扩张。近代的表现主要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纳粹]][[德国]]和[[日本]]帝国。
==词源==
[[ File:38555207457851645728807.jpg|缩略图|250px|[http://www.yxdown.com/infoview/article_50824.html 原圖鏈接][http://www.yxdown.com/infoview/article_50824.html 来自游讯网]]]
中文"军国主义"一词来自日文汉字「军国主义(ぐんこくしゅぎ)」, [[ 中国 ]] 人经常把它和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中的日本国策思想联系起来。然而军国主义的实践并非只有日本为之,历史上许多军事力量强大的国家或政权,都会有军事优先的政策, [[ 普鲁士 ]] 王国, [[ 苏联 ]] [[ 美国 ]] ,大英帝国等都带有军国主义的元素。其中以普鲁士为最,大家都知道普鲁士是军队拥有一个国家,而不是国家拥有一个军队。普鲁士宰相 [[ 俾斯麦 ]] 的铁血政策也是军国主义的写照。日文的军国主义来自于Militarismus一词,本是因自由主义者和 [[ 社会主义 ]] 者等批判 [[ 法兰西 ]] 第二帝国和德意志帝国而诞生的。
==代表性政权==
[[ 亚述 ]] 帝国
[[ 斯巴达]]
[[ 奥斯曼 ]] 帝国
[[ 俄罗斯 ]] 帝国
[[ 条顿骑士团]]
萨克森王朝与霍亨斯陶芬王朝时期的神圣 [[ 罗马 ]] 帝国
[[ 普鲁士 ]] 王国
德意志帝国
[[ 纳粹 ]][[ 德国]]
[[ 日本 ]] 帝国
[[ 意大利 ]] 王国
==历史渊源==
1、改革不彻底
[[ 明治维新 ]] 这场 [[ 日本 ]][[ 资产阶级 ]] 革命和改革的不彻底性。政治上掌握统治大权的多是封建武士出身者, [[ 武士道精神 ]] 被继承和发展。旧武士等级不复存在,一批资产阶级化的“新武士”(士族)活跃在各领域且是主导力量。1871年时,中央9省(部)官吏87%是士族,至1880年时,中央及地方官吏的74%仍是 [[ 士族 ]] 。统治集团中的骨干多是 [[ 武士 ]] 出身者,最著名的“维新三杰”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木户孝允以及垄断日本政权近50年的 [[ 伊藤博文 ]] 、山县有朋、松方正义等均为旧武士出身。到大正时代的首相原敬、加藤高明,昭和时代军部 [[ 法西斯 ]] 魁首 [[ 东条英机 ]] 、宇垣一成,板垣征四郎等也都是士族出身。士族及士族出身者极自然地成为推动日本军国主义产生发展的主要社会力量。
在经济原因方面,由于地税改革和士族授产等改革,使农村土地制度(寄生地主制)留有浓厚封建残余,农村成为“国内殖民地”,因而国内市场狭小。又使大批士族无法生存而对明治政权不满,统治阶级则以对外侵略扩张将心怀不满的农民、士族的不满情绪引向海外征战,使他们成为军国日本的基本社会力量。
2、起步较晚
[[ 日本 ]] 资本主义起步晚,却迅速发展为军事封建 [[ 帝国主义 ]] 。日本实现民族独立,摆脱沦为 [[ 殖民地 ]] 半殖民地危机,是以对东北亚弱小邻国进行领土扩张和武装侵略为重要手段的。正是将自己迅速转化为压迫民族才迎来了日本的迅速崛起。
明治政府推行“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三大政策,“富国强兵”是主体,是诸政策之首。“强兵富国”路线的推行,使日本工业化的实现即产业革命的完成均与侵略中、朝的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紧密相连。待日本急速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更与侵略战争捆在一起,日本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本质和特点,使日本被纳入军事、战争轨道,进入从战争走向更大战争的恶性循环之中。
==特点==
[[ File:U397P1T1D7495114F21DT20050814215107.jpg|缩略图|250px|[https://image.so.com/view?q=%E5%86%9B%E5%9B%BD%E4%B8%BB%E4%B9%89&src=tab_www&correct=%E5%86%9B%E5%9B%BD%E4%B8%BB%E4%B9%89&ancestor=list&cmsid=ca24f1b639e650595d7f2ae6fe560491&cmras=0&cn=0&gn=0&kn=35&crn=0&bxn=15&fsn=110&adstar=0&clw=249#id=ed588295e261e7d3bd225f3debe35710&currsn=0&ps=79&pc=79 原圖鏈接][http://news.sina.com.cn/w/p/2005-08-14/21517495114.shtml 来自新浪网]]]
对于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前后,表现为:
1、政治
实行军阀独裁和侵略扩张的思想和政策来统治全国;政治上实行集权制,议会及司法机构无法有效制衡政府;内阁要职由军人担任;对内镇压反战革命运动,宣传极端的民族主义和 [[ 沙文主义 ]] ;对外则 [[ 穷兵黩武 ]] ,进行国土扩张。
2、经济
==典型代表==
[[ File:T0196cab0bb9606ea5f.jpg|缩略图|250px|[https://image.so.com/view?q=%E5%86%9B%E5%9B%BD%E4%B8%BB%E4%B9%89&src=tab_www&correct=%E5%86%9B%E5%9B%BD%E4%B8%BB%E4%B9%89&ancestor=list&cmsid=fbe1600704ae26b924aa6af40ad3c3ea&cmras=0&cn=0&gn=0&kn=35&crn=0&bxn=15&fsn=110&adstar=0&clw=249#id=6059e8b753922d85036952f22318d4b2&currsn=0&ps=79&pc=79 原圖鏈接][http://www.laozhaopianxiufu.com/post/1396.html 来自派谷网]]]
1、古 [[ 希腊 ]] 的城邦斯巴达(公元前7世纪未--公元396年)
2、 [[ 明治维新 ]]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时期的日本帝国(1868年--1945年)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后,在发展 [[ 资本主义 ]] 的同时,迅速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对内推行以效忠 [[ 天皇 ]] 为核心的军国主义教育,在“富国强兵”的口号下扩军备。
[[ 中国 ]] [[ 朝鲜 ]] 以及整个亚太地区的侵略扩张,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军国主义的统治才彻底崩溃。现今日本随着右翼势力崛起,部分人要求将自卫队升格为鱼岛问题和修究作为口号,显示出日本政治右倾的气氛。
2012年10月16日,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公开表示,计创重新定义“集团自卫权”,有意修改宪法。
2013年2月15日下午,日本本首相 [[ 安倍晋三 ]] 出席自民党宪法修正推进总部会议时称,将修宪定位为“需解决的重大课题”,表现出其在任期内实现修宪的强烈意
3、 [[ 希特勒 ]] 时期的德意志帝国(1933年--1945年)
1933年A希特勒在 [[ 德国 ]] 建立起 [[ 法西斯 ]] 政权后,疯狂进行扩军备战。军火工业迅猛发展在全国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正规军扩充至60万人,包括强大的空军和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之一。<ref>[http://m.zxxk.com/article/784968.html 什么是军国主义],学科网,2019-08-27</ref>
==危害==
尽管日本军国主义的制度形式已被“和平宪法”清除,但作为意识形态的日本军国主义残存依然侵蚀着亚太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安倍等保守派政要对于殖民及军国主义侵略历史不思反省的“否认”和翻案,源于日本首相屡屡参拜供奉甲级战犯的 [[ 靖国神社 ]] 、政府纵容通过右翼团体撰写的“新历史教科书”及历史修正主义思潮泛滥等各种负面因素的叠加累积。如今日本军国主义残存已成为恶化中日关系、侵蚀日本社会、毒化日本内政外交决策理念、破坏亚太地区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历史隐患。
日本军国主义曾将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及整个国民生活都从属于军事及对外侵略战争,是一种带给 [[ 亚洲 ]] 乃至世界民众深重灾难的意识形态和国家制度。尽管日本军国主义作为国家制度的可能性被“和平宪法”所限制,但并不表明作为意识形态的军国主义“幽灵”已彻底消失。它一直萦绕在日本一些右翼及保守势力的心头,随着“时过境迁”的时代变化而日渐死灰复燃。日本右翼势力猖獗、军国主义阴魂不散有其深刻的根源,它时刻威胁着亚洲及世界的和平与安宁,是当代日本社会难以彻底根除的毒瘤。<ref>[http://theory.rmlt.com.cn/2015/0603/389684.shtml 日本的军国主义残存及现实危害],人民论坛网,2015-06-03 </ref>
==区别黩武主义==
军国主义和" [[ 黩武主义]]",都对应着英文词汇"Militarism"及日文词汇"军国主义(ぐんこくしゅぎ)",但是,中文使用者对此二词的理解可能有一定的区别,有以下几种不同的看法:
军国主义和黩武主义是"全等"的概念,可以混用。
{{Reflist}}
[[Category: 100 社會組織 哲學 類]][[Category: 110 政府組織思想、學術概說]]
10,7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