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961
次編輯
變更
上海城隍庙
,無編輯摘要
[[File:上海城隍庙7.jpg|350px|缩略图|右|<big>上海城隍庙</big>[http://photo.tuchong.com/2858075/f/268436444.jpg 原图链接][http://tuchong.com/2858075/22929511/ 来自 图虫网 的图片]]]
==历史==
===创设前===
吴越地区东临 [[ 大海 ]] ,由于 [[ 长江 ]] 和东海的互相作用, [[ 潮汐 ]] 影响较其他地区为大。遇大潮来临,则往往冲毁堤坝,民众认为这是楚霸王 [[ 项羽 ]] 的灵魂发怒所致,故称霸王潮<ref>[https://www.sohu.com/a/324682536_120043355 人们将吴淞江潮称为“霸王潮”,比作横行天下不可一世楚霸王项羽] ,搜狐</ref>。在厌胜的影响下,此地多为汉代将领立庙,例如萧何庙、英布庙、彭王庙等。唐代设立华亭县后,始有 [[ 城隍 ]] ,遂以汉太祖大将纪信为城隍。宋代为便于城隍巡境,遂于上海务以西一带建立庙宇,作为城隍行祠。蒙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上海县设立,但蒙古人并无意敕封城隍,因此县内居民仍以祭拜纪信为城隍。
除纪信外,相传自 [[ 东吴 ]] 末帝时起,就在南部的金山上设立了供奉汉代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庙。宋宣和二年(1120年),赐封显忠庙,后逐渐累加称“金山忠烈昭应庙”。同时,上海一带也多有霍光行祠的建造。
==敕封设庙==
明洪武二年(1369年)正月, [[ 明太祖 ]] 下诏封京都及天下城隍神,县的城隍神敕封为鉴察司民城隍显佑伯,秩四品。洪武三年六月,明太祖下诏因山川神灵均为天地造化,认为添加封号不合礼制,于是均撤除包括城隍在内的岳、镇、海、渎的封号,上海的城隍因此仅称“上海县城隍之神”。
永乐年间,上海知县张守约将位于县衙西北、方浜北岸的霍光行祠改建为上海县城隍庙。地方 [[ 官员 ]] 每逢朔望在此拈香、宣讲乡约并祈晴祷雨。
==建筑==
全盛时期的上海城隍庙南临方浜(今河道已填没为方浜路)、东邻鄂王庙(又名岳庙,今已不存),由主体建筑和后园组成,其中主体建筑主要有照壁、山门、仪门、碑亭(今已不存)、大殿、两庑(原内列二十四司)、穿廊、二殿和寝宫。后园又分为东园(又名内园)和西园,东园始建于清 [[ 康熙 ]] 四十八年(1709年),今为豫园的一部分,西园即原豫园故址,始建于清 [[ 乾隆 ]] 二十五年(1709年)。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