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34
次編輯
變更
恶之花
,無編輯摘要
}}
《'''恶之花'''》是 [[ 夏尔·波德莱尔 ]] (1821-1867)的一部诗集,它一本有逻辑、有结构、有头有尾、浑然一体的书。《恶之花》被誉为 [[ 法国]]"伟大的传统业已消失,新的传统尚未形成"的过渡时期里开放出来的一丛奇异的花"。作品兼具浪漫主义、 [[ 象征主义 ]] 和现实主义的特征。
《恶之花》中的诗不是按照写作年代先后来排列,而是根据内容和主题分属六个诗组,各有标题:《忧郁和理想》、《巴黎即景》、《酒》、《恶之花》、《叛逆》和《死亡》,其中《忧郁和理想》分量最重。六个部分的排列顺序,实际上画出了忧郁和理想冲突交战的轨迹。<ref>[https://www.ximalaya.com/youshengshu/2824741/ 诗集名著【恶之花】],喜马拉雅网</ref>
第一部分"忧郁与理想",写忧郁,也写理想,忧郁是沉重的,理想是渺茫的。穿行在沉重的忧郁中,寻找着难寻的理想。
第二部分"巴黎即景",写的是诗人眼中的 [[ 巴黎 ]] ,或者说是心中的巴黎。这不是美丽的城市,不是繁华的"花都",而是"熙熙嚷嚷的都市,充满着梦想的都市,/幽灵在大白天里拉着行人的衣袖!"(《七个老头子》)波德莱尔将诗歌的视野从浪漫主义的大自然拉倒光怪陆离的现代大都市,让人看到的却是一幅幅畸形、变态的图画。
第三部分以"酒"为题,写诗人的"以酒浇愁"、"以酒为乐"的无奈与悲凉。
第四部分"恶之花",诗人从醉酒的幻景转向直面罪恶的"花朵"。
第五部分"叛逆",是针对上帝的。在这里,该隐和 [[ 撒旦 ]] 都受到了赞美,因为他们是受害者、叛逆者。世人所希望的,是自己的灵魂能傍着 [[ 撒旦]]"休息"。
第六部分"死亡",在历经苦难之后,在阅尽丑恶之后,死亡,是唯一的归宿、唯一的慰藉。死亡是一切的终结,但也是新的开始。
==创作背景==
[[ File:84d9250ee7494203ab7363029e8ea4e7.jpg|缩略图|250px|[https://image.so.com/view?q=%E6%B3%A2%E7%89%B9%E8%8E%B1%E5%B0%94%E7%9A%84%E4%BD%9C%E5%93%81&src=srp&correct=%E6%B3%A2%E7%89%B9%E8%8E%B1%E5%B0%94%E7%9A%84%E4%BD%9C%E5%93%81&ancestor=list&cmsid=3901ed4280b266a8874401823eddaef2&cmras=0&cn=0&gn=0&kn=0&crn=0&bxn=0&fsn=60&adstar=0&clw=245#id=39c7954f1bbeac793f9390994e3b09ad&currsn=0&ps=39&pc=39 原圖鏈接][https://m.sohu.com/?spm=smwp.404.0.0.1591663874015RgaqOUm 来自搜狐]]]
19世纪的末期 [[ 法国 ]] 精神上的压抑与惶惑不安,生活上的焦虑孤独空虚与无聊,肉体上的欲望的沉沦,成为西方世界的普遍精神状态。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的激化,五花八门的现代派文学派别先后出现,到20年代形成高潮。值得一提的是,一八四八年革命是法国文学的一个转折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失去了前期的热情和锐气,强调以"科学的精神"追求更精确的描写和纯客观的分析。19世纪80年代,在法国,正式打出了象征主义的旗号,并逐步形成了象征主义作家队伍。
作为这一过渡时期的现代派文学代表人物,波德莱尔不堪忍受家庭束缚,带着生父留给他的十万法郎遗产离开家庭,放浪形骸、标新立异,想以此表示他对正统的资产阶级生活的轻蔑。波德莱尔的忧郁既与生俱来,同时也是后天形成的,是作为一个社会个体的人在失落其价值、找不到出路后内心的压抑、躁动的表征。它反映了人与时代、社会的冲突。他忧郁、孤独、高傲、悲观、叛逆,是顽固的个人主义者。从而也创作出更多焦灼的充满罪恶感的诗歌。<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16349a4220102yyg6.html 简述《恶之花》的写作背景],新浪网,2019-05-16</ref>
==作品影响==
《恶之花》是第一部典型的 [[ 象征主义 ]] 作品,也是第一部全面冲破传统的诗歌艺术、开创新的路子的作品。它的问世,标志着象征主义的兴起、现代派文学的正式出现。作品也是后来一百多年里出现的各种现代派文学流派和著作的总根源,在大多数现代派的作品里可以看到它的影响和痕迹。它《恶之花》具有现代派文学的基本特征,它本身就是一部典型的现代派文学作品。在题材上,现代派文学企图挖掘作者自己的内心世界。《恶之花》第一次实行了笔触的大转移,深入到了诗人的内心深处,同时还把社会之恶和人性之恶作为艺术美的对象来描写。
诗人波德莱尔发展了 [[ 瑞典 ]] 神秘主义 [[ 哲学家 ]] 史登堡的"对应论",把山水草木看作向人们发出信息的"象征的森林",认为外界事物与人的办公世界能互相感应、契合。诗人可以运用有声有色的物象来暗示内心的微妙世界。正是这种强调用有物质感的形象通过暗示、烘托、对比、渲染和联想的渠道来表现的方法,后来就成为象征派诗歌以及整个现代派文学的基该方法。
继波德莱尔《恶之花》之后,在1890年以前出现了 [[ 魏尔伦 ]] 的《诗的艺术》(1884)、兰波的《醉舟》(1871)、玛拉美的《牧神的午后》(1876)等著名的象征主义诗篇,而且以他们为核心形成了一个前期象征主义流派。
==作者简介==
[[ File:20150607110715 F8KyA.jpg|缩略图|250px|[https://image.so.com/view?q=%E6%B3%A2%E7%89%B9%E8%8E%B1%E5%B0%94&src=tab_www&correct=%E6%B3%A2%E7%89%B9%E8%8E%B1%E5%B0%94&ancestor=list&cmsid=af13a422416d58d3dc4a34a7a3bf2182&cmras=0&cn=0&gn=0&kn=0&crn=0&bxn=0&fsn=60&adstar=0&clw=245#id=ec3894f95d164461e6cbd1d3813a3239&currsn=0&ps=38&pc=38 原圖鏈接][https://www.duitang.com/blog/?id=377848505 来自堆糖]]]
波德莱尔对 [[ 资产阶级 ]] 的传统观念和道德价值采取了挑战的态度。他力求挣脱本阶级思想意识的枷锁,探索着在抒情诗的梦幻世界中求得精神的平衡。在这个意义上,波德莱尔是资产阶级的浪子。1848年巴黎工人武装起义,反对复辟王朝,波德莱尔登上街垒,参加战斗。 成年以后,波德莱尔继承了生父的遗产,和巴黎文人艺术家交游,过着波希米亚人式的浪荡生活。他的主要诗篇都是在这种内心矛盾和苦闷的气氛中创作的。
== '''參考來源''' ==
{{Reflist}}
[[Category: 800 語言、文學類]] [[Category:810 文學總論]][[Category: 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