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惡之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惡之花
 
知名於 夏爾·波德萊爾的代表作
知名作品  

惡之花》是夏爾·波德萊爾(1821-1867)的一部詩集,它一本有邏輯、有結構、有頭有尾、渾然一體的書。《惡之花》被譽為法國"偉大的傳統業已消失,新的傳統尚未形成"的過渡時期里開放出來的一叢奇異的花"。作品兼具浪漫主義、象徵主義和現實主義的特徵。

《惡之花》中的詩不是按照寫作年代先後來排列,而是根據內容和主題分屬六個詩組,各有標題:《憂鬱和理想》、《巴黎即景》、《酒》、《惡之花》、《叛逆》和《死亡》,其中《憂鬱和理想》分量最重。六個部分的排列順序,實際上畫出了憂鬱和理想衝突交戰的軌跡。[1]

書名:惡之花

作者:夏爾·波德萊爾

創作年代:1857

文學體裁:詩集

首版字數:34000

外文名稱: Les Fleurs Du Mal

內容簡介

由一百多首詩歌組成的《惡之花》,由詩人精心安排為六個有機組成部分,有序地展開詩人的精神探索。

第一部分"憂鬱與理想",寫憂鬱,也寫理想,憂鬱是沉重的,理想是渺茫的。穿行在沉重的憂鬱中,尋找着難尋的理想。

第二部分"巴黎即景",寫的是詩人眼中的巴黎,或者說是心中的巴黎。這不是美麗的城市,不是繁華的"花都",而是"熙熙嚷嚷的都市,充滿着夢想的都市,/幽靈在大白天裡拉着行人的衣袖!"(《七個老頭子》)波德萊爾將詩歌的視野從浪漫主義的大自然拉倒光怪陸離的現代大都市,讓人看到的卻是一幅幅畸形、變態的圖畫。

第三部分以"酒"為題,寫詩人的"以酒澆愁"、"以酒為樂"的無奈與悲涼。

第四部分"惡之花",詩人從醉酒的幻景轉向直面罪惡的"花朵"。

第五部分"叛逆",是針對上帝的。在這裡,該隱和撒旦都受到了讚美,因為他們是受害者、叛逆者。世人所希望的,是自己的靈魂能傍着撒旦"休息"。

第六部分"死亡",在歷經苦難之後,在閱盡醜惡之後,死亡,是唯一的歸宿、唯一的慰藉。死亡是一切的終結,但也是新的開始。

整首詩集以一首題為《旅行》的長詩作結,概括了詩人一生的求索。

創作背景

 

19世紀的末期法國精神上的壓抑與惶惑不安,生活上的焦慮孤獨空虛與無聊,肉體上的欲望的沉淪,成為西方世界的普遍精神狀態。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隨着西方資本主義社會各種矛盾的激化,五花八門的現代派文學派別先後出現,到20年代形成高潮。值得一提的是,一八四八年革命是法國文學的一個轉折點。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失去了前期的熱情和銳氣,強調以"科學的精神"追求更精確的描寫和純客觀的分析。19世紀80年代,在法國,正式打出了象徵主義的旗號,並逐步形成了象徵主義作家隊伍。

作為這一過渡時期的現代派文學代表人物,波德萊爾不堪忍受家庭束縛,帶着生父留給他的十萬法郎遺產離開家庭,放浪形骸、標新立異,想以此表示他對正統的資產階級生活的輕蔑。波德萊爾的憂鬱既與生俱來,同時也是後天形成的,是作為一個社會個體的人在失落其價值、找不到出路後內心的壓抑、躁動的表徵。它反映了人與時代、社會的衝突。他憂鬱、孤獨、高傲、悲觀、叛逆,是頑固的個人主義者。從而也創作出更多焦灼的充滿罪惡感的詩歌。[2]

作品簡介

惡之花》分為「憂鬱與理想」、「巴黎即景」、「酒」、「惡之花」、「叛逆」和「死亡」六部分,其中「憂鬱與理想」分量最重,占了全書的三分之二。在這一部分里,詩人耐心而無情地描寫和剖析自己的雙重靈魂,表現出自己為擺脫精神與肉體的雙重痛苦所作的努力。它追求美和純潔,試圖在美的世界裡實現自己的理想,但美就象一個冰冷的雕像,可望而不可及;他尋求愛,但一再受到愛情的欺騙;他向天使祈求歡樂、青春和幸福,企圖從煙草和音樂中得到安慰,但陰森醜惡的幻象和糾纏人心的愁苦始終籠罩着他,使他的痛苦有增無減。

詩人在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裡都找不到安慰,只好用酒精來麻醉自己,刺激自己的幻覺,建造一個「人造天堂」。他在飄飄欲仙的幻覺中仿佛看到:撿破爛的人陶醉在自己的光輝之中,魔鬼化裝成美女前來誘惑,風塵女子暗送秋波,情侶們手端着酒杯……他盡情地馳騁在對失落園 的夢想。然而,醉意中的幻境畢竟是靠不住的,酒醒之後,他便從人造的天堂回到現實的地獄。那是一個充滿罪惡的地方,卻又盛開着鮮花。

這種惡之花究竟是什麼呢?對詩人來說,它首先意味着女人。這些女人時而以「 黑色維納斯 」的面目出現,時而以藍眼女人的面目出現,有時又化身為聖母和天使。

《惡之花》的主題是惡及圍繞着惡所展開的善惡關係。惡指的不但是邪惡,而且還有憂鬱、痛苦和病態之意,花則可以理解為善與美。波德萊爾破除了千百年來的善惡觀,以獨特的視角來觀察惡,認為惡具有雙重性,它既有邪惡的一面,又散發着一種特殊的美。它一方面腐蝕和侵害人類,另一方面又充滿了挑戰和反抗精神,激勵人們與自身的懶惰和社會的不公作鬥爭,所以波德萊爾對惡既痛恨又讚美,既恐懼又嚮往。

民國以來,《惡之花》的中譯本少說也有十來種。翻譯過其作品的,如周作人魯迅徐志摩戴望舒梁宗岱卞之琳……無一不是現代中國文壇大家。周作人在《小河》之後翻譯了波氏的散文詩《窗》和《遊子》,分別發表在1912年3月和6月的《小說月報》上。這是最早把波特萊爾的作品引進中國的,因此也不乏學者說「『五四』新文學伊始,他就被介紹進中國文壇,但翻閱民國早期文藝雜誌,他不僅出現在《香艷雜誌》中,竟被形容是「專愛醜婦人之怪癖詩人」。

1857年6月25日,《惡之花》初版發行。詩集問世僅10天,法國的官方報紙就刊登文章,攻擊其「敗壞社會道德」。8月20日,法國第六輕罪法庭開庭審理《惡之花》案,判處詩人和出版商支付罰金,還勒令從詩集中刪去「有傷風化」的六首詩。

1866年2月,波德萊爾在阿姆斯特丹出版《吟余集》(Les Epaves),共收錄23首詩,其中包括1857年被法院勒令刪除的六首詩和大部分當時未發表的詩。直至1949年,法國最高法院才撤銷原判,准許《惡之花》全文在法國境內出版,為波德萊爾恢復名譽。 [3]

作品影響

《惡之花》是第一部典型的象徵主義作品,也是第一部全面衝破傳統的詩歌藝術、開創新的路子的作品。它的問世,標誌着象徵主義的興起、現代派文學的正式出現。作品也是後來一百多年裡出現的各種現代派文學流派和著作的總根源,在大多數現代派的作品裡可以看到它的影響和痕跡。它《惡之花》具有現代派文學的基本特徵,它本身就是一部典型的現代派文學作品。在題材上,現代派文學企圖挖掘作者自己的內心世界。《惡之花》第一次實行了筆觸的大轉移,深入到了詩人的內心深處,同時還把社會之惡和人性之惡作為藝術美的對象來描寫。

詩人波德萊爾發展了瑞典神秘主義哲學家史登堡的"對應論",把山水草木看作向人們發出信息的"象徵的森林",認為外界事物與人的辦公世界能互相感應、契合。詩人可以運用有聲有色的物象來暗示內心的微妙世界。正是這種強調用有物質感的形象通過暗示、烘托、對比、渲染和聯想的渠道來表現的方法,後來就成為象徵派詩歌以及整個現代派文學的基該方法。

繼波德萊爾《惡之花》之後,在1890年以前出現了魏爾倫的《詩的藝術》(1884)、蘭波的《醉舟》(1871)、瑪拉美的《牧神的午後》(1876)等著名的象徵主義詩篇,而且以他們為核心形成了一個前期象徵主義流派。

作者簡介

夏爾·皮埃爾·波德萊爾(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1821年4月9日-1867年8月31日),法國十九世紀最著名的現代派詩人,象徵派詩歌先驅。生於巴黎。幼年喪父,母親改嫁。繼父歐皮克上校後來擢升將軍,在第二帝國時期被任命為法國駐西班牙大使。他不理解波德萊爾的詩人氣質和複雜心情,波德萊爾也不能接受繼父的專製作風和高壓手段,於是歐皮克成為波德萊爾最憎恨的人。但波德萊爾對母親感情深厚。這種不正常的家庭關係,不可避免地影響詩人的精神狀態和創作情緒。

波德萊爾對資產階級的傳統觀念和道德價值採取了挑戰的態度。他力求掙脫本階級思想意識的枷鎖,探索着在抒情詩的夢幻世界中求得精神的平衡。在這個意義上,波德萊爾是資產階級的浪子。1848年巴黎工人武裝起義,反對復辟王朝,波德萊爾登上街壘,參加戰鬥。 成年以後,波德萊爾繼承了生父的遺產,和巴黎文人藝術家交遊,過着波希米亞人式的浪蕩生活。他的主要詩篇都是在這種內心矛盾和苦悶的氣氛中創作的。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