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益州刺史部

增加 16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益州刺史部 ''' ,是 [[ 汉朝 ]] 十三州刺史部之一,州治在雒县(今 [[ 四川省 ]][[ 广汉市 ]] 北)。灵帝中平年间移治绵竹县(今四川省 [[ 德阳市 ]] 东北)。献帝兴平年间又移治成都县(今四川省 [[ 成都市 ]] )。汉代州域范围大致是今日的四川省、 [[ 贵州省 ]] [[ 云南省 ]] 大部分, [[ 陕西省 ]] 南部及 [[ 湖北省 ]] [[ 甘肃省 ]] 各一隅。
==名称由来==
“益州”一词原称“梁州”,出现始于春秋以后,大体指华山、 [[ 汉江 ]] 以南的一片区域。 [[ 春秋战国 ]] 时期,百家争鸣,著书立说,把禹时的九州冠以称谓,益州即其一。《[[ 注 1]《 尚书·禹贡 ]] 》载:“华阳、黑水惟梁州。”华指今陕西省华山,华阳即为华山之南。黑水其说不一:有今 [[ 澜沧江 ]] [[ 金沙江 ]] [[ 怒江 ]] [[ 汉江 ]] 等。《太康地记》云:“梁者,刚也,取西方金刚之气刚强,以为名也。其地东据华山,西距黑水。”
==历史沿革==
=== 先秦===
殷商时期益州是巴人和蜀人生活的地方。公元前316年, [[ 秦国 ]] 吞并 [[ 巴蜀 ]] 。公元前311年,秦人按 [[ 咸阳 市|咸阳]] 建制修筑城垣。
===西 益州刺史部===
[[ 西汉 ]]时,领蜀郡、[[巴郡]]、[[汉中郡]]、[[广汉郡]]、[[武都郡]]、犍为郡、越巂郡、[[牂柯郡]]、[[ 益州 刺史部郡]]9个郡国。
西 ===东 时,领蜀郡、巴郡、汉中郡、广汉郡、武都郡、犍为郡、越巂郡、牂柯郡、 益州 郡9个郡国。刺史部===
[[ 东汉 ]]时,领汉中郡、巴郡、广汉郡、蜀郡、犍为郡、牂柯郡、越巂郡、 益州 刺史部郡、永昌郡、广汉属国、蜀郡属国、犍为属国、巴东属国13个郡国,东汉末置上庸郡、房陵郡、[[永宁郡]](后改称巴郡)、固陵郡(后改称巴东郡)、汶山郡、江阳郡等郡,广汉属国、蜀郡属国、犍为属国分别改称梓潼郡、汉嘉郡、朱提郡。
东汉时,领汉中郡、巴郡、广汉郡、蜀郡、犍为郡、牂柯郡、越巂郡、益州郡、永昌郡、广汉属国、蜀郡属国、犍为属国、巴东属国13个郡国,东汉末置上庸郡、房陵郡、永宁郡(后改称巴郡)、固陵郡(后改称巴东郡)、汶山郡、江阳郡等郡,广汉属国、蜀郡属国、犍为属国分别改称梓潼郡、汉嘉郡、朱提郡。===魏晋南北朝===
益州是当时最大的三个州之一,[[刘备]]占领此地并建立蜀汉政权。三国末年[[西 ]]灭蜀汉,分割益州,另置梁州。西晋、[[东晋]]和[[ 南北朝]]期间这里一直是益、梁二州。其间十六国时期谯纵在此建立谯蜀政权。
益州是当时最大的三个州之一,刘备占领此地并建立蜀汉政权。三国末年西晋灭蜀汉,分割益州,另置梁州。西晋、东晋和南北 ===隋 期间这里一直是益、梁二州。其间十六国时期谯纵在此建立谯蜀政权。===
隋朝 隋开皇三年 (583年)﹐罢天下诸郡﹐以州统县,此时 [[ 益州 ]] 仅为一郡之地,益州刺史部遂除。
125,89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