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10
次編輯
變更
草堂寺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草堂寺.jpg|thumb|right| [https://dimg07.c-ctrip.com/images/100a0m000000dkifq949A_R_1600_10000.jpg 原图链接][https://you.ctrip.com/photos/sight/shanghai…”
[[File:草堂寺.jpg|thumb|right| [https://dimg07.c-ctrip.com/images/100a0m000000dkifq949A_R_1600_10000.jpg 原图链接][https://you.ctrip.com/photos/sight/shanghai2/r6107-6011437.html 图片来自携程旅行网]]]
[[草堂寺]],“[[佛教]]八宗”之一“三论宗”祖庭,是中国第一座国立翻译佛经译场,也是佛教三大译场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译场,是佛教中国化的起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户县圭峰山北麓。
草堂寺创建于[[东晋]],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原为后秦皇帝姚兴在汉[[长安]]城西南所建的逍遥园,弘始三年(401年),姚兴迎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居于此,苫草为堂翻译佛经,由此得草堂寺名。
佛教中著名的“中观三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都是由鸠摩罗什在草堂寺译出,为三论宗的创立提供了经典,所以他被尊为该宗开祖,草堂寺也因此被奉为三论宗祖庭。鸠摩罗什应请译出《成实论》,大力弘扬成实派宗风,所以草堂寺又被视为“成实宗”的祖庭。还由于华严宗五祖定慧禅师即宗密,曾在草堂寺著书讲学多年,所以又被视为华严宗祖庭。日莲专依鸠摩罗什译的《法华经》建立日莲宗,日莲宗信徒将草堂寺视为其在中国的祖庭,并尊鸠摩罗什为初祖。草堂寺被中国佛教三论宗、华严宗和[[日本]]佛教日莲宗尊奉为祖庭,在世界上独一无二。
1956年08月06日,草堂寺被公布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3年,草堂寺被国务院确立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2001年06月25日,草堂寺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草堂寺
外文名:Caotang Temple
地理位置:陕西省西安市户县圭峰山北麓
创建时间:东晋
类 型:佛教寺院
荣 誉:佛教宗派四宗祖庭
文保级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区级别:AAA级
开放时间:09:00—17:00
门票价格:旺季:25元/人;淡季:15元/人
建议游玩时长:1—2小时
适宜游玩季节:四季皆宜
所属国家:中国
所属城市:陕西省西安市
==历史沿革==
草堂寺原为南北朝十六国后秦高祖皇帝姚兴的"逍遥园"故址、西域高僧鸠摩罗什译经之地,是中国首创翻译佛经的国立译坊。曾名“大寺”,后改称“草堂寺”,这是由于当时全国各地高僧云集于逍遥园,姚兴便在园内设寺,寺内临时构筑一堂,权以草苫覆顶,草堂寺由此得名。
魏末周初,大寺一分为四,草堂寺即其一。
隋大业二年(606年),唐高祖李渊为郑州刺史时,曾为次子李世民目疾来草堂寺求佛保佑,造石佛一尊送入寺内供养。
唐王朝建立后,寺院重又兴盛。唐太宗曾经来草堂寺瞻仰题诗。唐玄宗天宝年间飞锡法师主持寺务,传播佛法。唐宪宗元和年间,唐宪宗敕令重修草堂寺,名僧圭峰宗密禅师住持草堂寺,大事修葺,在此弘扬佛法,大振宗风,中兴草堂,改名为“栖禅寺”,但旧名仍被沿用。唐末寺毁。
宋[[乾德]]四年(966年),朝廷对草堂寺进行大规模重修,改称“清凉建福院”。
[[金]][[明昌]]四年(1193年)辨正大师增修讲所,梁栋宏丽,楹檐宽敞,复称草堂寺,曾作亭覆护罗什舍利塔。
元代,皇太子五年内曾四度下旨对寺进行大规模修葺,逍遥园、栖禅寺、草堂寺之名并用。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鸠摩罗什弟子僧肇被封为“大智圆正圣僧”,草堂寺因此又改名为“圣恩寺”。清[[同治]]年间,寺院遭遇战火,殿宇几乎全毁;[[光绪]]七年(1881年),复建的草堂寺又被山洪冲毁。
1952年后,国家曾三次对草堂寺进行维修和改建。
1984年,由户县民政部门移交僧人管理使用。
==寺院格局==
草堂寺庙宇的建设完全遵循佛教建筑规制。寺门面朝南,主要建筑沿中轴线展布,依次是山门、天王殿、钟楼和鼓楼、碑廊、碑亭、大雄宝殿、大悲殿、地藏殿和三圣殿、厢房、法堂(方丈室)。
中轴线西有鸠摩罗什纪念堂、八宝玉石塔、二柏一眼井、宗派图碑及烟雾井;东有卧佛殿、莲花池及观音阁;厨房和斋堂设在东侧,僧房在法堂两侧,厢房东西对称。
==建筑景观==
====山门====
正中门楣上悬“草堂寺”四个大字,系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书法家赵朴初所书。
山门三间,面阔11米,进深6.8米。由于寺院多居山林之处,故名“山门”。
因佛寺的大门多分为三间,正中为“空门”、两旁为“无相门”“无作门”,所以又叫“三门”,有趣的是有的佛寺大门即便只有一门,也叫做“三门”。其原因就在于其宗教的寓意,山门乃是僧俗的分界。
====钟、鼓楼====
底均为正方形,宽7.5米,基座宽为8.4米,高11米多。木料砖混结构,方形四穹顶,重檐三滴水,攒尖顶,上有回廊,设楼梯。
鼓楼在西,大鼓直径达1.8米,高1.8米。
钟楼在东,上部挂1998年铸造的大铁钟一口。草堂钟声回荡于寺庙内外,民间有“草堂寺敲钟,高冠潭听声”的说法。
====天王殿====
正中供奉弥勒佛,东西两则供四大天王。
殿外楹联:
大肚中包藏世界;
一笑后吐出乾坤。
门额“觉行俱圆”。
====碑廊====
建于1956年,单檐十二间,面积120平方米,成凹字形,正对大殿,与东西厢房衔接,形成草堂寺的内院。1998年新修东西对称的碑廊,各朝代碑碣共28通镶于其中,妥善保存。
其中有[[唐太宗]]赞姚秦三藏罗什法师诗碑,诗云:“秦朝朗现圣人星,远表吾师德至灵。十万流沙来振锡,三千弟子共译经。文含金玉知无朽,舌似兰荪尚有馨。堪叹逍遥园里事,空余明月草青青。”
====大雄宝殿====
匾额为赵朴初题写,面积760平方米。
正中主位供奉释迦牟尼佛,佛两侧分别侍立摩诃迦叶和阿难陀。
大殿西侧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手持莲花台,作接引众生到极乐世界之状。
东侧为东方琉璃世界的药师琉璃光如来即药师佛,手持宝塔。
三佛背后为高大的壁,壁上仿杭州灵隐寺塑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故事像。
东西两厢供台上,各塑九尊罗汉像。
殿外楹联:
西域第一师墨蘸圭峰烟雾井九州法雨;
东瀛八百万心贴太水玉石塔四海和风。
门楣悬“佛道永振”匾。
大雄宝殿两侧分别矗立:“普贤菩萨行法经”碑和“大乘无量义经”碑。
====大悲殿====
修建于清乾隆年间。五间,面宽18.21米,进深9.5米,砖木结构,硬山顶。正间门额上曾经悬挂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妙括法师书“逍遥三藏”大匾一块,故又称逍遥三藏殿。
现在由于原草堂寺方丈宏林法师涅磐后停灵于此,又称此殿为涅磐堂。
殿外楹联:一片婆心总是济世益人;三空妙谛惟求养性修真。
====卧佛殿====
内供奉玉石释迦牟尼卧佛像。
该佛像系[[缅甸]]友人傅凤英1994年赠送。佛祖头枕着右手向西,侧身而卧,表现了释迦牟尼涅磐时的境界。
====法堂====
4级台阶,7间,面宽28米,进深13米。内供奉樟木雕金身毗卢遮那佛像一尊,高约2米。下有一千多个小佛像围绕的两米左右的佛座,谓之“千佛绕毗卢”。莲座是千叶莲花,每一莲瓣上有一尊小佛,是千百亿化身佛,每莲瓣代表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整个莲座代表整个华藏世界,头顶上覆以宝盖,像前两侧面置幢、幡、帽、帐、钟、磬及法轮等,庄严肃穆。
法堂前有宽大的月台,东西为28米余,南北宽17米。月台正中放置有一座双层万年宝鼎。
殿外楹联:
发菩提心印诸法如意;
现寿者相度一切众生。
发算会上时有清风吹浊世;
圭峰山下长将佛光照迷津。
匾额“日月恒明”。
====草堂烟雾====
关中八景之一,出自于寺内的一口古井,井内经常出现的烟雾升腾的奇景,给草堂寺增添了一种神秘的色彩。烟雾井位于寺内西北角,亭内悬挂着赵朴初先生题写的“烟雾井”匾额。
烟雾井俗称龙井,相传井下有一巨石,石上卧一蛟龙,早晚呼气,从井口冒出,遂成“烟雾”。此外又有人说,草堂寺自古以来佛事兴盛,进香拜佛的人不计其数,以致于香烟升至高空,与山气聚合,遂成“烟雾”。
====竹林====
草堂寺原为逍遥园的一部分,地处古上林苑中。竹林茂密,风景优美。宋代大哲学家程颢,任户县主薄之职时,晚宿草堂寺,曾留诗:“参差台殿绿云中,四面筼筜一径通,曾读华阳真诰上,神仙居在碧琳宫。”诗有作者原注:寺在竹林之心,其竹盖将十顷。故知宋代的草堂寺处在十顷竹林的包围之中。元代重修草堂寺时,所需竹子都是就地取材,由于滥砍滥伐,清朝年间,竹林已所剩无几。解放后注重护理,现已发展成三亩之多。
====藏经楼====
为草堂寺现有最大建筑。
藏经楼总投资1500万元,总建筑面积3760平方米,于2005年动工,2014年10月竣工,系明清重檐三滴水歇山式风格,楼内供奉五尊铜胎鎏金佛像,数千册典藏经书。
====鸠摩罗什三藏大师纪念堂====
为日本日莲宗捐资1600万日元修建。纪念堂五间,宽24米,进深16.5米。纪念堂东壁上嵌有两通汉文和日文碑碣。堂内供奉鸠摩罗什像,用一整块楠木刻成,通高120厘米,胸阔84厘米,盘座部分宽105厘米,莲花座长126厘米,宽88厘米。头带园帽,两个飘带垂于胸前,身披袈裟,盘坐于莲花瓣台座上,双手平放于身前丹田方位静坐,满面含笑,栩栩如生。此像为1982年4月13日,日莲宗因尊罗什为祖师,尊草堂寺为祖庭,随雕此像,奉安于草堂寺内。鸠摩罗什像的背光,为一幅彩色飞天画,系日本画家真美子绘,每个人物的动作形象,传神逼真。
鸠摩罗什纪念堂东侧的碑墙上,镌刻着赵朴初于1982年4月13日书写的汉徘诗:“万绿映庭阶,终南初日照人来,连城烟雾开。象教隐重彰,百福庄严坐道场,光明照十方。声气好相求,法音岂止暨三洲,从此广宣流。同驾白牛车,同供香华礼法华,同护法王家。慈悲度有缘,和风华雨遍遥无,世界尽庄严。”
==文物遗存==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舍利塔====
后秦文物,国宝级文物。
舍利塔雕刻精绝,色泽玉润,其形制独特,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用玉白、砖青、墨墨、乳黄、淡红、浅蓝、赭紫、灰色八种不同颜色的玉石、大理石雕刻镶拼而成,故又称“八宝玉石塔”。鸠摩罗什舍利塔用大理石建造,为西域所贡。塔的正身主体,置于金刚座上,金刚座由须弥山,香水海及三层云台组成,象征“金刚不坏”之意。高2.46米,八面十二层,最下层为方座,之上是圆台,圆台上方刻数山,象征佛法中的须弥山。圆台之上是重叠的三层云台,上刻云朵浮雕,精妙异常。云台之上,是八角形宝龛;前刻门扉状及锭形;靠前的左右二面纵刻格子;正东面有人阴刻题名,内容为“鸠摩罗什之舍利塔乙权邦彦口口口口亲来礼而作偈言,丁酉仲秋晦大士人东土,姚秦喜伏膺,当年罗八俊,尽是诸三乘,翻经明佛旨,圆通并祖灯,如何生派别,南北强分明”。正西面刻有“孙阳来”三字,靠后的左右二面,有类于前述靠前二面纵刻格子;背后(正北)一面阴刻“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舍利塔”十字。宝龛上方为屋脊形覆盖,盖下有阴刻供养人像;盖上覆多层宝珠。
====《草堂寺唐太宗皇帝赞姚秦三藏罗什法师碑》====
方形,边长0.55米。碑周有线刻波纹,碑面多风化裂纹,但字体尚可辨读。
金正大乙酉岁(1225年)仲冬望日住持传法沙门义金重录上石,长安樊世曹刊。
====《唐故圭峰定慧禅师碑》====
唐宣宗大中九年(855年)所制,碑高2.1米,宽1.08米。碑文为宰相裴休撰文并书丹,碑首为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篆额,系书法楷模之名碑,书法秀丽,语句流畅,世所罕见。
定慧禅师即唐高僧宗密,华严宗祖师之一。他曾在草堂寺著书讲学,并以习禅称世。碑文记述了宗密继承达摩至六祖慧能,祖祖相传的禅宗义理,又倡导禅佛,儒家一源的思想主张;以禅教渡生,助国家之兴旺为已任。从此碑的内容来看,唐时佛教文化与中国土生土长的儒家思想已开始融合在一起了。正因为它与中国封建文化结合起来,才成为封建帝王统治的有力工具,所以这样才学卓著的僧人,受到皇帝的重视,也是合乎情理之事。
====《逍遥园大草堂栖禅寺宗派图碑》====
刻于元代,迄今已有600余年历史。
古碑加装了玻璃保护罩,位于鸠摩罗什舍利塔亭西侧,记载了与罗什有传统关系的僧众434人,是研究草堂寺史的宝贵资料。
宗派图碑立于塔院内西南角。碑的上方篆书《逍遥园大草堂栖禅寺宗派图》。碑高1.92米,宽0.65米。碑的正中僧人名字皆为楷书,以下共21排,以朝代顺序记载了众僧484人,第一排以鸠摩罗什为首及其八俊。第二排以宗密定慧禅师为首的唐代僧人及信徒共九人,其中有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刘禹锡,宰相郑庆余、裴休等人的名字。唐以后五代、宋、金、元五朝各排之间,明显地画出了师徒承传的关系,而且僧人众多,弘法衍道,代有高人,说明这几朝佛教并未衰落。这通石碑是研究佛教史的珍贵资料。
====明代巨钟====
1956年大修中,在内院门外东侧建亭置之,与圭峰碑亭对称。2000年移置新落成之钟楼内,原亭内换置《僧肇碑》。
铁钟重5吨,高2.6米,口径2.2米。顶部吊环周围有六个大圆孔。铁钟身铸九层图案和经文,钟上刻有14处寺院及200余位僧人名录、山西等数十县一千多位助缘信士姓名和住地,分四圈各十二块。钟脚一圈饰以龙、凤、狮及八卦等精美纹饰,栩栩如生,极为精美,大多至今完好,清晰可赏。
明代巨钟反映了古代高超的冶炼铸造水平,是现存稀有的古代巨钟。
明钟俗称“挂不起来”,并有着民间传说。
====莲花井(二柏一眼井)====
在罗什法师舍利塔南5米处的通道中央,有一口小井,井上沿为一个五角形的花岗岩井圈,上凿有“二柏一眼井”五个大字,已有1600余年历史。据《高僧传》载,鸠摩罗什每次讲经前,先比喻自己是污泥中所生的莲花,译出经论三百余卷,临终时“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罗什卒于草堂寺中,“以火焚尸,薪灭形碎,唯舌不化”。
传说骨灰安葬后,当年塔前即生出一朵莲花。姚兴皇帝派人挖掘,发现根连法师舌尖,后来就保留了这口未见过水的浅井,起名“莲花井”。以此说明罗什法师所译的佛经无一字之差。宣讲佛经,犹如口吐莲花一样洁白、纯正。又因井的东西各长一株高大挺拔的柏树,故命名为“二柏一眼井”。
==文物保护==
1956年08月06日,草堂寺被公布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3年,草堂寺被国务院确立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2001年06月25日,草堂寺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价值地位==
===四宗祖庭===
后秦高祖皇帝姚兴崇尚佛教,于弘始三年(401年)迎请龟兹高僧鸠摩罗什来长安,住逍遥园西明阁翻译佛典,后在园内建草堂寺,供罗什居住。由于鸠摩罗什译经场以草苫盖顶,故得名为“草堂寺”。鸠摩罗什在长安生活了十三年,译经说法,共主译了经、律、论、杂传等共三十五部、二百九十四卷,内容精湛,辞义通达,《妙法莲花经》被后世誉为佛经之王。罗什首次将印度大乘佛教的般若类经典全部完整地译出,对后来的中国佛学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中,对有关佛教中观、法华、华严、禅、律、净土等重要经典都有翻译,为中国大乘佛教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做出了巨大贡献。鸠摩罗什被尊为国古代佛教经典的四大译师之一。
隋唐高僧吉藏以鸠摩罗什译出的《中论》、《百论》、《十二门》三部论典为依据。创立了“三论宗”,尊鸠摩罗什为始祖。草堂寺作为鸠摩罗什的译经道场,因而成为三论宗祖庭。
“三论宗”在唐代传入日本。日僧慧观、智藏、道慈都先后来到唐朝,修习三论。公元十三世纪,日莲专依鸠摩罗什译的《法华经》建立日莲宗,日莲宗信徒将草堂寺视为其在中国的祖庭,并尊鸠摩罗什为初祖。
唐宪宗元和年间,名僧宗密主持草堂寺大事修葺。宗密师承华严宗的澄观法师,阐扬华严宗义,被称为“华严五祖”。宗密圆寂后葬于圭峰山,世称“圭峰禅师”,故草堂寺又是华严宗的祖庭。
鸠摩罗什应请译出《成实论》,并与门人僧睿等讲述之,昙影整理诸品,分立五聚,僧导制作成实论义疏,道亮则撰有成实论疏八卷。后世诸僧奉《成实论》为经典,创立“成实宗”,所以草堂寺又被视为“成实宗”的祖庭。
===首创译场===
鸠摩罗什是世界著名的佛学家、哲学家和翻译家,是中国佛教八宗之祖。后秦弘始三年(401年),鸠摩罗什被后秦皇帝姚兴迎入长安作国师,在草堂寺设立了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个国立译经场。
当时译经队伍非常庞大,在鸠摩罗什主持之下,译经场中有译主、度语、证梵本、笔受、润文、证义、校刊等传译程序,分工精细,制度健全,集体合作。据记载,助鸠摩罗什译经的名僧有“八百余人”,远近而至求学的僧人三千之众,故有“三千弟子共翻经”之说。译经中培养出了一批优秀人才,其中的道生、僧肇、道融、僧壑被称为“什门四圣”,为后来鸠摩罗什创立的佛教宗派弘扬光大奠定了基础。姚兴也常住寺院助鸠摩罗什译经,“什执胡本,兴执旧经,以相考校。”
鸠摩罗什所译出的经典大多数是大乘经论,对大乘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佛教宗派理论的形成有着划时代的影响:他所译的《中论》、《百论》、《十二门论》是中国三论宗的基本经典;他译出的《妙法莲花经》等是天台宗赖以创宗的主要经典;他译出的《金刚经》等对中国禅宗的形成起着直接的作用;他译出的《大智度论》、《成实论》等对于成实宗、净土宗影响很大。佛典东传日本后,日本佛教僧众以鸠摩罗什所译的《妙法莲花经》创立了日本的日莲宗。日本莲宗经常派代表团前来草堂寺参拜祖庭,还送来了鸠摩罗什的楠木雕像并捐资建起了罗什纪念堂。
鸠摩罗什精通梵、汉两语,译经改变了过去硬译、直译之法,采用意译。他组织译出的经典,既能准确表达经文原意,而且文字优雅,行文流畅,开创了意译一派。到他逝世时,共译出佛经97部,总计427卷。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国家组织、大规模翻译外国经文的壮举,鸠摩罗什本人也成为中国佛经四大翻译家中最早的一人(其余三人为玄奘、不空、真谛),草堂寺也成为中国最早的佛经翻译基地。
==佛事活动==
1980年,日本日莲宗组织代表团参拜草堂寺。
1982年04月11日,以刚当选为日本佛教会会长的金子日威管长为名誉团长、松井大周、小林行雄为副团长的日莲宗友好访华团一行,在赵朴初等陪同下,乘机飞抵西安。04月13日上午08时,日莲宗访华团与中国方面的僧人、居士一起及工作人员约百余人,在草堂寺共同举行鸠摩罗什法师奉安开光法会。
2015年09月10日上午9时,草堂寺在藏经楼前隆重举行藏经楼落成典礼暨佛像开光仪式。近5000(其中包括日本国日莲宗佛教团体代表90人)信众参加了当日上午举行的大型佛事活动。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金柱、原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张伟及省市县相关政府部门以及省市佛协副秘书长以上领导参加了上午的庆典活动。
2015年12月07日,经户县民宗局批准,户县佛协与草堂寺共同举办的“户县草堂讲经堂”正式开讲。其活动场所在草堂寺内,每月两天课(为隔一周的周六),常年举办,学员由户县37个场所推荐佛学初学者;学习内容及方法为讲经、国法及佛教仪规培训。开设“户县草堂讲经堂”的目的是从佛教居士信众初学培训入手,努力提高佛教居士信众的综合素质,使更多的佛教居士信众成为爱党爱国,弘法利生的合格人士。
==历代方丈==
===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汉语译为“童寿”。鸠摩罗什虽身兼两族血统,但实属龟兹臣民,所谓“系天竺人”之说是不正确的。
鸠摩罗什于后秦弘始三年(401年)十二月二十日至长安后,常住逍遥园大寺(草堂寺),倍受秦主姚兴的优宠,几乎是风尘未佛,便登上讲经的法座。而最重要的是,在姚兴的护持之下,鸠摩罗什主持了佛教传入中国后的第一个国立译经场,开创了中国佛典翻译事业的新局面。其特点可以概括为:由私译进至官译,由散译进至有组织的翻译,由直译转变成意译,由大小乘兼译转为着重大乘翻译。
鸠摩罗什译经数《历代三宝记》记为九十七部四百二十五卷,若以唐开元十八年(730年)智升编写的《开元释教录》所载全藏总数一千零七十六部五千零四十八卷而论,早在此300年前,鸠摩罗什已翻译了此数的十分之一。这个惊人的数字说明鸠摩罗什在传播佛教方面作用之大,实为中国古代佛教典籍四大翻译家第一人。诸经以在乘为主,杂间小乘,关涉隋唐之际中国佛教上诸宗如天台宗、二论宗、净土宗、成实宗、禅宗、律宗、华严宗等,有的还成为创立宗派所依据的重要经典。这些宗派及译典,于隋唐以后几乎全部流传于朝鲜、日本,而成为这些东邻国家吸收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说明鸠摩罗什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外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总的说来,鸠摩罗什译经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影响深远,主要表现在:一、译文无论在数量、质量上都胜于旧译,至今仍无法取代;二、他开创性的工作,使中国的译经和佛教理论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三、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龙树、提婆的学说,是三论宗、天台宗、成实宗、净土宗立论的依据。
===释谛性===
祖籍陕西省长安县,1952年9月3日生。现任陕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陕西省户县草堂寺方丈。1959年09月至1968年09月就读小学、初中。1969年11月从户县苍游乡李北村法幢寺宏林法师(即融初法师)削发出家。1982年在江苏苏州西园寺受具足戒。1984年10月随宏林法师进住草堂寺。1992年09月出任草堂寺监院。1993年任陕西省青年联合会委员,是年5月接法于宏林方丈为法嗣。1994年任西安市佛教协会副秘书长,1998年任西安市佛教协会副会长。1999年8月任陕西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1993年至今当选为户县政协委员。2004年春,宏林法师退居之后,由谛性法师出任方丈,并于四月二十九日举行升座法会。
==轶事遗闻==
===三寸不烂之舌===
鸠摩罗什虽届高年,译事未停,一日感知大限即近,鸠摩罗什集众起誓:“假如我所传的经典没有错误,在我焚身之后,就让这个舌头不要烧坏,不要烂掉!”
弘始十五年(413年)四月十三日(宗派图碑载为八月二十日),鸠摩罗什入寂于长安逍遥园大寺中(即今户县草堂寺),享寿七十岁。火化身尽,舌果俨然,葬于舍利塔。葬后塔前生青莲花一枝,姚兴启视之,花由舌根上生。这就是成语“三寸不烂之舌”的典故。
===李世民题诗===
提起李世民与草堂寺的关系,还有一段戏剧性的文字记载:李渊为其子李世民目疾到此乞佛,后目疾愈。李世民登基后,念起罗什法师恩德,御驾草堂,祭祀什师,留下了这首诗。
诗云:“秦朝朗现圣人星,远表吾师德至灵。十万流沙来振锡,三千弟子共译经。文含金玉知无朽,舌似兰荪尚有馨。堪叹逍遥园里事,空余明月草青青。”
===鸠摩罗什村===
鸠摩罗什村在户县城南三千米许,当地人称“鸠摩罗什堡”,在本地有以鸠摩罗什命名的村庄,疑为是罗什的后代所致。《晋书·鸠摩罗什传》曾载:“尝讲经于草堂寺,兴及朝臣、大德沙门千余人肃容观听,罗什忽下高坐,谓兴曰:‘有二小儿登吾肩,欲鄣须妇人。’兴乃召宫女进之,一交生二子焉。”
===挂不起来钟===
这口明代巨钟俗称“挂不起来”。关于它的来由,当地有一段传说。以前,草堂寺住了一位老和尚和几个小和尚。这一年庙里什么都建齐全了,就是缺少一口大钟。可那来这么多的铁呢?老和尚就叫几个小和尚到邻村去化缘凑铁。有一个小和尚来到高冠潭口的李家岩村。人们听说寺里要铸大钟,把家里的铁都拿出来了。谁知有一姓李妇女就是不给。小和尚好说歹说都不行,气得他说:修建庙宇,行善各德,将来儿孙满堂,高官得座,象你这样小气鬼,将来后辈讨饭吃都找不着门户。”妇女被说急了,冲着小和尚说:“我家就是没有铁;要孩子倒有一个,你们要有就把他领去。”小和尚一听这妇女说得厉害了,二话没说,就急忙转身回寺里了。几天后,铁已凑够了,匠工开始铸钟。谁知铸了一次又一次,就是铸不起来。匠工便问小和尚:“你们这几天凑铁遇见过什么事,说什么不吉利的说没有?”有一小和尚答到:“别的倒没有什么,就是李家岩有一妇女,我化缘。她硬是不给。我说了几句,她就说:“要铁没有,要娃倒有一个。”匠工一听,想了想说:“你今天马上将她孩子的衣服要一件回来。”小和尚又去李家岩,见到姓李的那位妇女说:“前天你不给铁也就算了,今天我只要你孩子的一件衣服—旧的也行。”这位妇女问道:“你们当和尚的要孩子衣服干什么?”小和尚怕不给就骗她说:“我们收养了一个没爹没娘的孩子,他没衣服穿,所以前来求求你。”那妇女信以为真,嘴里才唠叨说:“这和尚真讨厌,今天要这,明天要那。给,这是一件,拿去吧!”说完甩过孩子的破衣服,小和尚头也不回地拿着走了。
铸钟的铁水化开后,匠工就将那孩子的衣服掷进了铁锅之中。不大工夫,钟果然铸起来了。钟的上纽是一个孩子头。大家都感到奇怪。老和尚叫大家将这口钟挂起来,早晚各敲一次。可谁知,“草堂寺敲钟,高冠潭听声”。草堂寺里钟声一响,高冠两岸的人就听见潭里有一个孩子在哭:“狠心的娘呀,狠心的爹!你把娃的骨头化成了铁!”这事传到了寺院,老和尚不信,亲自跑到高冠潭去听,果然如此。后来人们才知道那位妇女的孩子,在铸钟的第二天就死了。老和尚不愿人们听到这孩子悲哀的哭声,就叫小和尚把钟落下来,放在一间房里,谁也不准在敲。就这样一代一代传了下来。
==地理环境==
草堂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户县圭峰山北麓,西安市环山旅游路户县东段路北,东临沣水,西临太水,南对[[终南山]]圭峰、观音、紫阁、大顶诸峰,景色秀丽。紧依西安环山旅游公路上的户县秦镇草堂营村,距西安市中心约50千米。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陕西省西安市户县圭峰山北麓
====开放时间:====
09:00—17:00
====门票:====
旺季:25元/人;淡季:15元/人
====交通:====
# 公交指南:在西安大雁塔北广场乘坐环山1号线(直达)至草堂寺下车
# 县际班车:在西安城墙朱雀门外南关客运站乘坐开往户县的中巴车即可到达在西安市汽车站乘坐开往草堂寺的旅游专线车可到
# 自驾:西安(钟楼)到草堂寺距离37.3千米,用时大约1小时。路经太白路、西沣路和107省道
# 骑自行车:路程同上,用时2—4个小时,中途可欣赏秦岭风光
====气候:====
最佳旅游时间:10、11月天气转寒,气温下降,但天气状况较好,更易在早晨欣赏到“潼关八景”之一的“[[草堂烟雾]]”
== 参考文献 ==
{{Reflist}}
[[Category: 660 中國地理總志]]
[[草堂寺]],“[[佛教]]八宗”之一“三论宗”祖庭,是中国第一座国立翻译佛经译场,也是佛教三大译场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译场,是佛教中国化的起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户县圭峰山北麓。
草堂寺创建于[[东晋]],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原为后秦皇帝姚兴在汉[[长安]]城西南所建的逍遥园,弘始三年(401年),姚兴迎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居于此,苫草为堂翻译佛经,由此得草堂寺名。
佛教中著名的“中观三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都是由鸠摩罗什在草堂寺译出,为三论宗的创立提供了经典,所以他被尊为该宗开祖,草堂寺也因此被奉为三论宗祖庭。鸠摩罗什应请译出《成实论》,大力弘扬成实派宗风,所以草堂寺又被视为“成实宗”的祖庭。还由于华严宗五祖定慧禅师即宗密,曾在草堂寺著书讲学多年,所以又被视为华严宗祖庭。日莲专依鸠摩罗什译的《法华经》建立日莲宗,日莲宗信徒将草堂寺视为其在中国的祖庭,并尊鸠摩罗什为初祖。草堂寺被中国佛教三论宗、华严宗和[[日本]]佛教日莲宗尊奉为祖庭,在世界上独一无二。
1956年08月06日,草堂寺被公布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3年,草堂寺被国务院确立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2001年06月25日,草堂寺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草堂寺
外文名:Caotang Temple
地理位置:陕西省西安市户县圭峰山北麓
创建时间:东晋
类 型:佛教寺院
荣 誉:佛教宗派四宗祖庭
文保级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区级别:AAA级
开放时间:09:00—17:00
门票价格:旺季:25元/人;淡季:15元/人
建议游玩时长:1—2小时
适宜游玩季节:四季皆宜
所属国家:中国
所属城市:陕西省西安市
==历史沿革==
草堂寺原为南北朝十六国后秦高祖皇帝姚兴的"逍遥园"故址、西域高僧鸠摩罗什译经之地,是中国首创翻译佛经的国立译坊。曾名“大寺”,后改称“草堂寺”,这是由于当时全国各地高僧云集于逍遥园,姚兴便在园内设寺,寺内临时构筑一堂,权以草苫覆顶,草堂寺由此得名。
魏末周初,大寺一分为四,草堂寺即其一。
隋大业二年(606年),唐高祖李渊为郑州刺史时,曾为次子李世民目疾来草堂寺求佛保佑,造石佛一尊送入寺内供养。
唐王朝建立后,寺院重又兴盛。唐太宗曾经来草堂寺瞻仰题诗。唐玄宗天宝年间飞锡法师主持寺务,传播佛法。唐宪宗元和年间,唐宪宗敕令重修草堂寺,名僧圭峰宗密禅师住持草堂寺,大事修葺,在此弘扬佛法,大振宗风,中兴草堂,改名为“栖禅寺”,但旧名仍被沿用。唐末寺毁。
宋[[乾德]]四年(966年),朝廷对草堂寺进行大规模重修,改称“清凉建福院”。
[[金]][[明昌]]四年(1193年)辨正大师增修讲所,梁栋宏丽,楹檐宽敞,复称草堂寺,曾作亭覆护罗什舍利塔。
元代,皇太子五年内曾四度下旨对寺进行大规模修葺,逍遥园、栖禅寺、草堂寺之名并用。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鸠摩罗什弟子僧肇被封为“大智圆正圣僧”,草堂寺因此又改名为“圣恩寺”。清[[同治]]年间,寺院遭遇战火,殿宇几乎全毁;[[光绪]]七年(1881年),复建的草堂寺又被山洪冲毁。
1952年后,国家曾三次对草堂寺进行维修和改建。
1984年,由户县民政部门移交僧人管理使用。
==寺院格局==
草堂寺庙宇的建设完全遵循佛教建筑规制。寺门面朝南,主要建筑沿中轴线展布,依次是山门、天王殿、钟楼和鼓楼、碑廊、碑亭、大雄宝殿、大悲殿、地藏殿和三圣殿、厢房、法堂(方丈室)。
中轴线西有鸠摩罗什纪念堂、八宝玉石塔、二柏一眼井、宗派图碑及烟雾井;东有卧佛殿、莲花池及观音阁;厨房和斋堂设在东侧,僧房在法堂两侧,厢房东西对称。
==建筑景观==
====山门====
正中门楣上悬“草堂寺”四个大字,系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书法家赵朴初所书。
山门三间,面阔11米,进深6.8米。由于寺院多居山林之处,故名“山门”。
因佛寺的大门多分为三间,正中为“空门”、两旁为“无相门”“无作门”,所以又叫“三门”,有趣的是有的佛寺大门即便只有一门,也叫做“三门”。其原因就在于其宗教的寓意,山门乃是僧俗的分界。
====钟、鼓楼====
底均为正方形,宽7.5米,基座宽为8.4米,高11米多。木料砖混结构,方形四穹顶,重檐三滴水,攒尖顶,上有回廊,设楼梯。
鼓楼在西,大鼓直径达1.8米,高1.8米。
钟楼在东,上部挂1998年铸造的大铁钟一口。草堂钟声回荡于寺庙内外,民间有“草堂寺敲钟,高冠潭听声”的说法。
====天王殿====
正中供奉弥勒佛,东西两则供四大天王。
殿外楹联:
大肚中包藏世界;
一笑后吐出乾坤。
门额“觉行俱圆”。
====碑廊====
建于1956年,单檐十二间,面积120平方米,成凹字形,正对大殿,与东西厢房衔接,形成草堂寺的内院。1998年新修东西对称的碑廊,各朝代碑碣共28通镶于其中,妥善保存。
其中有[[唐太宗]]赞姚秦三藏罗什法师诗碑,诗云:“秦朝朗现圣人星,远表吾师德至灵。十万流沙来振锡,三千弟子共译经。文含金玉知无朽,舌似兰荪尚有馨。堪叹逍遥园里事,空余明月草青青。”
====大雄宝殿====
匾额为赵朴初题写,面积760平方米。
正中主位供奉释迦牟尼佛,佛两侧分别侍立摩诃迦叶和阿难陀。
大殿西侧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手持莲花台,作接引众生到极乐世界之状。
东侧为东方琉璃世界的药师琉璃光如来即药师佛,手持宝塔。
三佛背后为高大的壁,壁上仿杭州灵隐寺塑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故事像。
东西两厢供台上,各塑九尊罗汉像。
殿外楹联:
西域第一师墨蘸圭峰烟雾井九州法雨;
东瀛八百万心贴太水玉石塔四海和风。
门楣悬“佛道永振”匾。
大雄宝殿两侧分别矗立:“普贤菩萨行法经”碑和“大乘无量义经”碑。
====大悲殿====
修建于清乾隆年间。五间,面宽18.21米,进深9.5米,砖木结构,硬山顶。正间门额上曾经悬挂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妙括法师书“逍遥三藏”大匾一块,故又称逍遥三藏殿。
现在由于原草堂寺方丈宏林法师涅磐后停灵于此,又称此殿为涅磐堂。
殿外楹联:一片婆心总是济世益人;三空妙谛惟求养性修真。
====卧佛殿====
内供奉玉石释迦牟尼卧佛像。
该佛像系[[缅甸]]友人傅凤英1994年赠送。佛祖头枕着右手向西,侧身而卧,表现了释迦牟尼涅磐时的境界。
====法堂====
4级台阶,7间,面宽28米,进深13米。内供奉樟木雕金身毗卢遮那佛像一尊,高约2米。下有一千多个小佛像围绕的两米左右的佛座,谓之“千佛绕毗卢”。莲座是千叶莲花,每一莲瓣上有一尊小佛,是千百亿化身佛,每莲瓣代表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整个莲座代表整个华藏世界,头顶上覆以宝盖,像前两侧面置幢、幡、帽、帐、钟、磬及法轮等,庄严肃穆。
法堂前有宽大的月台,东西为28米余,南北宽17米。月台正中放置有一座双层万年宝鼎。
殿外楹联:
发菩提心印诸法如意;
现寿者相度一切众生。
发算会上时有清风吹浊世;
圭峰山下长将佛光照迷津。
匾额“日月恒明”。
====草堂烟雾====
关中八景之一,出自于寺内的一口古井,井内经常出现的烟雾升腾的奇景,给草堂寺增添了一种神秘的色彩。烟雾井位于寺内西北角,亭内悬挂着赵朴初先生题写的“烟雾井”匾额。
烟雾井俗称龙井,相传井下有一巨石,石上卧一蛟龙,早晚呼气,从井口冒出,遂成“烟雾”。此外又有人说,草堂寺自古以来佛事兴盛,进香拜佛的人不计其数,以致于香烟升至高空,与山气聚合,遂成“烟雾”。
====竹林====
草堂寺原为逍遥园的一部分,地处古上林苑中。竹林茂密,风景优美。宋代大哲学家程颢,任户县主薄之职时,晚宿草堂寺,曾留诗:“参差台殿绿云中,四面筼筜一径通,曾读华阳真诰上,神仙居在碧琳宫。”诗有作者原注:寺在竹林之心,其竹盖将十顷。故知宋代的草堂寺处在十顷竹林的包围之中。元代重修草堂寺时,所需竹子都是就地取材,由于滥砍滥伐,清朝年间,竹林已所剩无几。解放后注重护理,现已发展成三亩之多。
====藏经楼====
为草堂寺现有最大建筑。
藏经楼总投资1500万元,总建筑面积3760平方米,于2005年动工,2014年10月竣工,系明清重檐三滴水歇山式风格,楼内供奉五尊铜胎鎏金佛像,数千册典藏经书。
====鸠摩罗什三藏大师纪念堂====
为日本日莲宗捐资1600万日元修建。纪念堂五间,宽24米,进深16.5米。纪念堂东壁上嵌有两通汉文和日文碑碣。堂内供奉鸠摩罗什像,用一整块楠木刻成,通高120厘米,胸阔84厘米,盘座部分宽105厘米,莲花座长126厘米,宽88厘米。头带园帽,两个飘带垂于胸前,身披袈裟,盘坐于莲花瓣台座上,双手平放于身前丹田方位静坐,满面含笑,栩栩如生。此像为1982年4月13日,日莲宗因尊罗什为祖师,尊草堂寺为祖庭,随雕此像,奉安于草堂寺内。鸠摩罗什像的背光,为一幅彩色飞天画,系日本画家真美子绘,每个人物的动作形象,传神逼真。
鸠摩罗什纪念堂东侧的碑墙上,镌刻着赵朴初于1982年4月13日书写的汉徘诗:“万绿映庭阶,终南初日照人来,连城烟雾开。象教隐重彰,百福庄严坐道场,光明照十方。声气好相求,法音岂止暨三洲,从此广宣流。同驾白牛车,同供香华礼法华,同护法王家。慈悲度有缘,和风华雨遍遥无,世界尽庄严。”
==文物遗存==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舍利塔====
后秦文物,国宝级文物。
舍利塔雕刻精绝,色泽玉润,其形制独特,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用玉白、砖青、墨墨、乳黄、淡红、浅蓝、赭紫、灰色八种不同颜色的玉石、大理石雕刻镶拼而成,故又称“八宝玉石塔”。鸠摩罗什舍利塔用大理石建造,为西域所贡。塔的正身主体,置于金刚座上,金刚座由须弥山,香水海及三层云台组成,象征“金刚不坏”之意。高2.46米,八面十二层,最下层为方座,之上是圆台,圆台上方刻数山,象征佛法中的须弥山。圆台之上是重叠的三层云台,上刻云朵浮雕,精妙异常。云台之上,是八角形宝龛;前刻门扉状及锭形;靠前的左右二面纵刻格子;正东面有人阴刻题名,内容为“鸠摩罗什之舍利塔乙权邦彦口口口口亲来礼而作偈言,丁酉仲秋晦大士人东土,姚秦喜伏膺,当年罗八俊,尽是诸三乘,翻经明佛旨,圆通并祖灯,如何生派别,南北强分明”。正西面刻有“孙阳来”三字,靠后的左右二面,有类于前述靠前二面纵刻格子;背后(正北)一面阴刻“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舍利塔”十字。宝龛上方为屋脊形覆盖,盖下有阴刻供养人像;盖上覆多层宝珠。
====《草堂寺唐太宗皇帝赞姚秦三藏罗什法师碑》====
方形,边长0.55米。碑周有线刻波纹,碑面多风化裂纹,但字体尚可辨读。
金正大乙酉岁(1225年)仲冬望日住持传法沙门义金重录上石,长安樊世曹刊。
====《唐故圭峰定慧禅师碑》====
唐宣宗大中九年(855年)所制,碑高2.1米,宽1.08米。碑文为宰相裴休撰文并书丹,碑首为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篆额,系书法楷模之名碑,书法秀丽,语句流畅,世所罕见。
定慧禅师即唐高僧宗密,华严宗祖师之一。他曾在草堂寺著书讲学,并以习禅称世。碑文记述了宗密继承达摩至六祖慧能,祖祖相传的禅宗义理,又倡导禅佛,儒家一源的思想主张;以禅教渡生,助国家之兴旺为已任。从此碑的内容来看,唐时佛教文化与中国土生土长的儒家思想已开始融合在一起了。正因为它与中国封建文化结合起来,才成为封建帝王统治的有力工具,所以这样才学卓著的僧人,受到皇帝的重视,也是合乎情理之事。
====《逍遥园大草堂栖禅寺宗派图碑》====
刻于元代,迄今已有600余年历史。
古碑加装了玻璃保护罩,位于鸠摩罗什舍利塔亭西侧,记载了与罗什有传统关系的僧众434人,是研究草堂寺史的宝贵资料。
宗派图碑立于塔院内西南角。碑的上方篆书《逍遥园大草堂栖禅寺宗派图》。碑高1.92米,宽0.65米。碑的正中僧人名字皆为楷书,以下共21排,以朝代顺序记载了众僧484人,第一排以鸠摩罗什为首及其八俊。第二排以宗密定慧禅师为首的唐代僧人及信徒共九人,其中有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刘禹锡,宰相郑庆余、裴休等人的名字。唐以后五代、宋、金、元五朝各排之间,明显地画出了师徒承传的关系,而且僧人众多,弘法衍道,代有高人,说明这几朝佛教并未衰落。这通石碑是研究佛教史的珍贵资料。
====明代巨钟====
1956年大修中,在内院门外东侧建亭置之,与圭峰碑亭对称。2000年移置新落成之钟楼内,原亭内换置《僧肇碑》。
铁钟重5吨,高2.6米,口径2.2米。顶部吊环周围有六个大圆孔。铁钟身铸九层图案和经文,钟上刻有14处寺院及200余位僧人名录、山西等数十县一千多位助缘信士姓名和住地,分四圈各十二块。钟脚一圈饰以龙、凤、狮及八卦等精美纹饰,栩栩如生,极为精美,大多至今完好,清晰可赏。
明代巨钟反映了古代高超的冶炼铸造水平,是现存稀有的古代巨钟。
明钟俗称“挂不起来”,并有着民间传说。
====莲花井(二柏一眼井)====
在罗什法师舍利塔南5米处的通道中央,有一口小井,井上沿为一个五角形的花岗岩井圈,上凿有“二柏一眼井”五个大字,已有1600余年历史。据《高僧传》载,鸠摩罗什每次讲经前,先比喻自己是污泥中所生的莲花,译出经论三百余卷,临终时“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罗什卒于草堂寺中,“以火焚尸,薪灭形碎,唯舌不化”。
传说骨灰安葬后,当年塔前即生出一朵莲花。姚兴皇帝派人挖掘,发现根连法师舌尖,后来就保留了这口未见过水的浅井,起名“莲花井”。以此说明罗什法师所译的佛经无一字之差。宣讲佛经,犹如口吐莲花一样洁白、纯正。又因井的东西各长一株高大挺拔的柏树,故命名为“二柏一眼井”。
==文物保护==
1956年08月06日,草堂寺被公布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3年,草堂寺被国务院确立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2001年06月25日,草堂寺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价值地位==
===四宗祖庭===
后秦高祖皇帝姚兴崇尚佛教,于弘始三年(401年)迎请龟兹高僧鸠摩罗什来长安,住逍遥园西明阁翻译佛典,后在园内建草堂寺,供罗什居住。由于鸠摩罗什译经场以草苫盖顶,故得名为“草堂寺”。鸠摩罗什在长安生活了十三年,译经说法,共主译了经、律、论、杂传等共三十五部、二百九十四卷,内容精湛,辞义通达,《妙法莲花经》被后世誉为佛经之王。罗什首次将印度大乘佛教的般若类经典全部完整地译出,对后来的中国佛学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中,对有关佛教中观、法华、华严、禅、律、净土等重要经典都有翻译,为中国大乘佛教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做出了巨大贡献。鸠摩罗什被尊为国古代佛教经典的四大译师之一。
隋唐高僧吉藏以鸠摩罗什译出的《中论》、《百论》、《十二门》三部论典为依据。创立了“三论宗”,尊鸠摩罗什为始祖。草堂寺作为鸠摩罗什的译经道场,因而成为三论宗祖庭。
“三论宗”在唐代传入日本。日僧慧观、智藏、道慈都先后来到唐朝,修习三论。公元十三世纪,日莲专依鸠摩罗什译的《法华经》建立日莲宗,日莲宗信徒将草堂寺视为其在中国的祖庭,并尊鸠摩罗什为初祖。
唐宪宗元和年间,名僧宗密主持草堂寺大事修葺。宗密师承华严宗的澄观法师,阐扬华严宗义,被称为“华严五祖”。宗密圆寂后葬于圭峰山,世称“圭峰禅师”,故草堂寺又是华严宗的祖庭。
鸠摩罗什应请译出《成实论》,并与门人僧睿等讲述之,昙影整理诸品,分立五聚,僧导制作成实论义疏,道亮则撰有成实论疏八卷。后世诸僧奉《成实论》为经典,创立“成实宗”,所以草堂寺又被视为“成实宗”的祖庭。
===首创译场===
鸠摩罗什是世界著名的佛学家、哲学家和翻译家,是中国佛教八宗之祖。后秦弘始三年(401年),鸠摩罗什被后秦皇帝姚兴迎入长安作国师,在草堂寺设立了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个国立译经场。
当时译经队伍非常庞大,在鸠摩罗什主持之下,译经场中有译主、度语、证梵本、笔受、润文、证义、校刊等传译程序,分工精细,制度健全,集体合作。据记载,助鸠摩罗什译经的名僧有“八百余人”,远近而至求学的僧人三千之众,故有“三千弟子共翻经”之说。译经中培养出了一批优秀人才,其中的道生、僧肇、道融、僧壑被称为“什门四圣”,为后来鸠摩罗什创立的佛教宗派弘扬光大奠定了基础。姚兴也常住寺院助鸠摩罗什译经,“什执胡本,兴执旧经,以相考校。”
鸠摩罗什所译出的经典大多数是大乘经论,对大乘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佛教宗派理论的形成有着划时代的影响:他所译的《中论》、《百论》、《十二门论》是中国三论宗的基本经典;他译出的《妙法莲花经》等是天台宗赖以创宗的主要经典;他译出的《金刚经》等对中国禅宗的形成起着直接的作用;他译出的《大智度论》、《成实论》等对于成实宗、净土宗影响很大。佛典东传日本后,日本佛教僧众以鸠摩罗什所译的《妙法莲花经》创立了日本的日莲宗。日本莲宗经常派代表团前来草堂寺参拜祖庭,还送来了鸠摩罗什的楠木雕像并捐资建起了罗什纪念堂。
鸠摩罗什精通梵、汉两语,译经改变了过去硬译、直译之法,采用意译。他组织译出的经典,既能准确表达经文原意,而且文字优雅,行文流畅,开创了意译一派。到他逝世时,共译出佛经97部,总计427卷。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国家组织、大规模翻译外国经文的壮举,鸠摩罗什本人也成为中国佛经四大翻译家中最早的一人(其余三人为玄奘、不空、真谛),草堂寺也成为中国最早的佛经翻译基地。
==佛事活动==
1980年,日本日莲宗组织代表团参拜草堂寺。
1982年04月11日,以刚当选为日本佛教会会长的金子日威管长为名誉团长、松井大周、小林行雄为副团长的日莲宗友好访华团一行,在赵朴初等陪同下,乘机飞抵西安。04月13日上午08时,日莲宗访华团与中国方面的僧人、居士一起及工作人员约百余人,在草堂寺共同举行鸠摩罗什法师奉安开光法会。
2015年09月10日上午9时,草堂寺在藏经楼前隆重举行藏经楼落成典礼暨佛像开光仪式。近5000(其中包括日本国日莲宗佛教团体代表90人)信众参加了当日上午举行的大型佛事活动。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金柱、原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张伟及省市县相关政府部门以及省市佛协副秘书长以上领导参加了上午的庆典活动。
2015年12月07日,经户县民宗局批准,户县佛协与草堂寺共同举办的“户县草堂讲经堂”正式开讲。其活动场所在草堂寺内,每月两天课(为隔一周的周六),常年举办,学员由户县37个场所推荐佛学初学者;学习内容及方法为讲经、国法及佛教仪规培训。开设“户县草堂讲经堂”的目的是从佛教居士信众初学培训入手,努力提高佛教居士信众的综合素质,使更多的佛教居士信众成为爱党爱国,弘法利生的合格人士。
==历代方丈==
===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汉语译为“童寿”。鸠摩罗什虽身兼两族血统,但实属龟兹臣民,所谓“系天竺人”之说是不正确的。
鸠摩罗什于后秦弘始三年(401年)十二月二十日至长安后,常住逍遥园大寺(草堂寺),倍受秦主姚兴的优宠,几乎是风尘未佛,便登上讲经的法座。而最重要的是,在姚兴的护持之下,鸠摩罗什主持了佛教传入中国后的第一个国立译经场,开创了中国佛典翻译事业的新局面。其特点可以概括为:由私译进至官译,由散译进至有组织的翻译,由直译转变成意译,由大小乘兼译转为着重大乘翻译。
鸠摩罗什译经数《历代三宝记》记为九十七部四百二十五卷,若以唐开元十八年(730年)智升编写的《开元释教录》所载全藏总数一千零七十六部五千零四十八卷而论,早在此300年前,鸠摩罗什已翻译了此数的十分之一。这个惊人的数字说明鸠摩罗什在传播佛教方面作用之大,实为中国古代佛教典籍四大翻译家第一人。诸经以在乘为主,杂间小乘,关涉隋唐之际中国佛教上诸宗如天台宗、二论宗、净土宗、成实宗、禅宗、律宗、华严宗等,有的还成为创立宗派所依据的重要经典。这些宗派及译典,于隋唐以后几乎全部流传于朝鲜、日本,而成为这些东邻国家吸收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说明鸠摩罗什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外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总的说来,鸠摩罗什译经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影响深远,主要表现在:一、译文无论在数量、质量上都胜于旧译,至今仍无法取代;二、他开创性的工作,使中国的译经和佛教理论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三、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龙树、提婆的学说,是三论宗、天台宗、成实宗、净土宗立论的依据。
===释谛性===
祖籍陕西省长安县,1952年9月3日生。现任陕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陕西省户县草堂寺方丈。1959年09月至1968年09月就读小学、初中。1969年11月从户县苍游乡李北村法幢寺宏林法师(即融初法师)削发出家。1982年在江苏苏州西园寺受具足戒。1984年10月随宏林法师进住草堂寺。1992年09月出任草堂寺监院。1993年任陕西省青年联合会委员,是年5月接法于宏林方丈为法嗣。1994年任西安市佛教协会副秘书长,1998年任西安市佛教协会副会长。1999年8月任陕西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1993年至今当选为户县政协委员。2004年春,宏林法师退居之后,由谛性法师出任方丈,并于四月二十九日举行升座法会。
==轶事遗闻==
===三寸不烂之舌===
鸠摩罗什虽届高年,译事未停,一日感知大限即近,鸠摩罗什集众起誓:“假如我所传的经典没有错误,在我焚身之后,就让这个舌头不要烧坏,不要烂掉!”
弘始十五年(413年)四月十三日(宗派图碑载为八月二十日),鸠摩罗什入寂于长安逍遥园大寺中(即今户县草堂寺),享寿七十岁。火化身尽,舌果俨然,葬于舍利塔。葬后塔前生青莲花一枝,姚兴启视之,花由舌根上生。这就是成语“三寸不烂之舌”的典故。
===李世民题诗===
提起李世民与草堂寺的关系,还有一段戏剧性的文字记载:李渊为其子李世民目疾到此乞佛,后目疾愈。李世民登基后,念起罗什法师恩德,御驾草堂,祭祀什师,留下了这首诗。
诗云:“秦朝朗现圣人星,远表吾师德至灵。十万流沙来振锡,三千弟子共译经。文含金玉知无朽,舌似兰荪尚有馨。堪叹逍遥园里事,空余明月草青青。”
===鸠摩罗什村===
鸠摩罗什村在户县城南三千米许,当地人称“鸠摩罗什堡”,在本地有以鸠摩罗什命名的村庄,疑为是罗什的后代所致。《晋书·鸠摩罗什传》曾载:“尝讲经于草堂寺,兴及朝臣、大德沙门千余人肃容观听,罗什忽下高坐,谓兴曰:‘有二小儿登吾肩,欲鄣须妇人。’兴乃召宫女进之,一交生二子焉。”
===挂不起来钟===
这口明代巨钟俗称“挂不起来”。关于它的来由,当地有一段传说。以前,草堂寺住了一位老和尚和几个小和尚。这一年庙里什么都建齐全了,就是缺少一口大钟。可那来这么多的铁呢?老和尚就叫几个小和尚到邻村去化缘凑铁。有一个小和尚来到高冠潭口的李家岩村。人们听说寺里要铸大钟,把家里的铁都拿出来了。谁知有一姓李妇女就是不给。小和尚好说歹说都不行,气得他说:修建庙宇,行善各德,将来儿孙满堂,高官得座,象你这样小气鬼,将来后辈讨饭吃都找不着门户。”妇女被说急了,冲着小和尚说:“我家就是没有铁;要孩子倒有一个,你们要有就把他领去。”小和尚一听这妇女说得厉害了,二话没说,就急忙转身回寺里了。几天后,铁已凑够了,匠工开始铸钟。谁知铸了一次又一次,就是铸不起来。匠工便问小和尚:“你们这几天凑铁遇见过什么事,说什么不吉利的说没有?”有一小和尚答到:“别的倒没有什么,就是李家岩有一妇女,我化缘。她硬是不给。我说了几句,她就说:“要铁没有,要娃倒有一个。”匠工一听,想了想说:“你今天马上将她孩子的衣服要一件回来。”小和尚又去李家岩,见到姓李的那位妇女说:“前天你不给铁也就算了,今天我只要你孩子的一件衣服—旧的也行。”这位妇女问道:“你们当和尚的要孩子衣服干什么?”小和尚怕不给就骗她说:“我们收养了一个没爹没娘的孩子,他没衣服穿,所以前来求求你。”那妇女信以为真,嘴里才唠叨说:“这和尚真讨厌,今天要这,明天要那。给,这是一件,拿去吧!”说完甩过孩子的破衣服,小和尚头也不回地拿着走了。
铸钟的铁水化开后,匠工就将那孩子的衣服掷进了铁锅之中。不大工夫,钟果然铸起来了。钟的上纽是一个孩子头。大家都感到奇怪。老和尚叫大家将这口钟挂起来,早晚各敲一次。可谁知,“草堂寺敲钟,高冠潭听声”。草堂寺里钟声一响,高冠两岸的人就听见潭里有一个孩子在哭:“狠心的娘呀,狠心的爹!你把娃的骨头化成了铁!”这事传到了寺院,老和尚不信,亲自跑到高冠潭去听,果然如此。后来人们才知道那位妇女的孩子,在铸钟的第二天就死了。老和尚不愿人们听到这孩子悲哀的哭声,就叫小和尚把钟落下来,放在一间房里,谁也不准在敲。就这样一代一代传了下来。
==地理环境==
草堂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户县圭峰山北麓,西安市环山旅游路户县东段路北,东临沣水,西临太水,南对[[终南山]]圭峰、观音、紫阁、大顶诸峰,景色秀丽。紧依西安环山旅游公路上的户县秦镇草堂营村,距西安市中心约50千米。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陕西省西安市户县圭峰山北麓
====开放时间:====
09:00—17:00
====门票:====
旺季:25元/人;淡季:15元/人
====交通:====
# 公交指南:在西安大雁塔北广场乘坐环山1号线(直达)至草堂寺下车
# 县际班车:在西安城墙朱雀门外南关客运站乘坐开往户县的中巴车即可到达在西安市汽车站乘坐开往草堂寺的旅游专线车可到
# 自驾:西安(钟楼)到草堂寺距离37.3千米,用时大约1小时。路经太白路、西沣路和107省道
# 骑自行车:路程同上,用时2—4个小时,中途可欣赏秦岭风光
====气候:====
最佳旅游时间:10、11月天气转寒,气温下降,但天气状况较好,更易在早晨欣赏到“潼关八景”之一的“[[草堂烟雾]]”
== 参考文献 ==
{{Reflist}}
[[Category: 660 中國地理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