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21
次編輯
變更
柏林自然博物館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9999CC;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9999CC;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柏林自然博物馆''' </p>
|-
|<center><img src="https://images2.gamme.com.tw/news2/2013/75/27/p6CSn6GXkqCX.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news.gamme.com.tw/517527 圖片來自gamme]
</small>
|}
'''柏林自然博物馆'''(Museum für Naturkunde,或简称:'''Naturkundemuseum'''),全称“'''自然博物馆-柏林洪堡大学莱布尼茨进化及生物多样性研究所'''(Museum für Naturkunde – Leibniz-Institut für Evolutions- und Biodiversitätsforschung an der Humboldt-Universität zu Berlin)”,别称'''洪堡博物馆'''(Humboldt-Museum),位于[[德国]]首都[[柏林]],是德国最大的自然博物馆(第二大是[[美因河畔法兰克福|法兰克福]]的[[森根堡自然博物馆]])。
== 地理位置 ==
柏林自然博物馆位于德国柏林[[米特区]]残疾人大街43号。附近的六号地铁线站于2009年更名为“自然博物馆站 (柏林地铁)”。
== 历史发展 ==
柏林自然博物馆的前身可追溯到1810年[[菩提树下大街]]的[[柏林大学]]建校之初先后建立的三家博物馆:'''解剖学-动物解剖学博物馆'''、'''矿物学博物馆'''和'''动物学博物馆'''。<ref name=sammlungsgeschichte>[http://www.naturkundemuseum-berlin.de/institution/geschichte/sammlungen/ 博物馆网站馆藏历史介绍]{{de}}</ref>大博物馆的馆藏就是从那时便开始积累的。其中动物学博物馆于1809年由[[博物学家]]约翰·岑特里乌斯·冯·霍夫曼泽希创建。矿物学博物馆于1814年创建,是当时德国'''皇家矿产陈列室'''的延续。
后来的柏林自然博物馆坐落于由德国[[建筑师]]奥古斯特·蒂德|August Tiede}}设计的一座三翼建筑中。1889年12月2日,在[[威廉二世 (德国)|威廉二世]]的主持下,新落成的博物馆首次对外开放,整合了当时隶属柏林大学的三个研究型博物馆:'''地质学-古生物学博物馆'''、'''矿物学-岩相学博物馆'''和'''动物学博物馆'''。1914年到1917年间又建成了博物馆的另一个横翼。
博物馆本身作为[[柏林洪堡大学]]的一部分,1945年之前曾名为“柏林弗里德里希-威廉大学动物学博物馆”。因其具有跨区域意义,研究工作又牵涉到政府和国家利益,2009年1月1日,柏林自然博物馆正式成为一家[[公法基金会]],并被冠名为“'''自然博物馆-柏林洪堡大学莱布尼茨进化及生物多样性研究所'''”,成为德国[[莱布尼茨学会]]成员。2009年9月24日,博物馆成为“'''[[洪堡圈]]'''”的创始成员之一。
== 馆藏 ==
柏林自然博物馆藏品超过三千万件。其中最著名的藏品是世界最高的[[腕龙]]骨骼化石标本——[[布氏腕龙]](''Brachiosaurus brancai'')。这件化石标本陈列于博物馆中央大厅,被德国古生物学会评为2012年年度化石。此外,博物馆拥有在德国发现的[[始祖鸟]]化石:[[印石板始祖鸟]]的柏林标本;还有世界上最现代的[[水生生物]]收藏馆之一,藏有超过276,000个玻璃标本瓶储存的约一百万水生生物标本;以及约13万件[[鸟类]]标本,涵盖了全世界大约90%的鸟类。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40 歐洲史地總論]]
! <p style="background: #9999CC;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柏林自然博物馆''' </p>
|-
|<center><img src="https://images2.gamme.com.tw/news2/2013/75/27/p6CSn6GXkqCX.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news.gamme.com.tw/517527 圖片來自gamme]
</small>
|}
'''柏林自然博物馆'''(Museum für Naturkunde,或简称:'''Naturkundemuseum'''),全称“'''自然博物馆-柏林洪堡大学莱布尼茨进化及生物多样性研究所'''(Museum für Naturkunde – Leibniz-Institut für Evolutions- und Biodiversitätsforschung an der Humboldt-Universität zu Berlin)”,别称'''洪堡博物馆'''(Humboldt-Museum),位于[[德国]]首都[[柏林]],是德国最大的自然博物馆(第二大是[[美因河畔法兰克福|法兰克福]]的[[森根堡自然博物馆]])。
== 地理位置 ==
柏林自然博物馆位于德国柏林[[米特区]]残疾人大街43号。附近的六号地铁线站于2009年更名为“自然博物馆站 (柏林地铁)”。
== 历史发展 ==
柏林自然博物馆的前身可追溯到1810年[[菩提树下大街]]的[[柏林大学]]建校之初先后建立的三家博物馆:'''解剖学-动物解剖学博物馆'''、'''矿物学博物馆'''和'''动物学博物馆'''。<ref name=sammlungsgeschichte>[http://www.naturkundemuseum-berlin.de/institution/geschichte/sammlungen/ 博物馆网站馆藏历史介绍]{{de}}</ref>大博物馆的馆藏就是从那时便开始积累的。其中动物学博物馆于1809年由[[博物学家]]约翰·岑特里乌斯·冯·霍夫曼泽希创建。矿物学博物馆于1814年创建,是当时德国'''皇家矿产陈列室'''的延续。
后来的柏林自然博物馆坐落于由德国[[建筑师]]奥古斯特·蒂德|August Tiede}}设计的一座三翼建筑中。1889年12月2日,在[[威廉二世 (德国)|威廉二世]]的主持下,新落成的博物馆首次对外开放,整合了当时隶属柏林大学的三个研究型博物馆:'''地质学-古生物学博物馆'''、'''矿物学-岩相学博物馆'''和'''动物学博物馆'''。1914年到1917年间又建成了博物馆的另一个横翼。
博物馆本身作为[[柏林洪堡大学]]的一部分,1945年之前曾名为“柏林弗里德里希-威廉大学动物学博物馆”。因其具有跨区域意义,研究工作又牵涉到政府和国家利益,2009年1月1日,柏林自然博物馆正式成为一家[[公法基金会]],并被冠名为“'''自然博物馆-柏林洪堡大学莱布尼茨进化及生物多样性研究所'''”,成为德国[[莱布尼茨学会]]成员。2009年9月24日,博物馆成为“'''[[洪堡圈]]'''”的创始成员之一。
== 馆藏 ==
柏林自然博物馆藏品超过三千万件。其中最著名的藏品是世界最高的[[腕龙]]骨骼化石标本——[[布氏腕龙]](''Brachiosaurus brancai'')。这件化石标本陈列于博物馆中央大厅,被德国古生物学会评为2012年年度化石。此外,博物馆拥有在德国发现的[[始祖鸟]]化石:[[印石板始祖鸟]]的柏林标本;还有世界上最现代的[[水生生物]]收藏馆之一,藏有超过276,000个玻璃标本瓶储存的约一百万水生生物标本;以及约13万件[[鸟类]]标本,涵盖了全世界大约90%的鸟类。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40 歐洲史地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