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蕈狀岩

增加 3,597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這兩層砂岩有一個大區別,那就是蘑菇頭砂岩中有許多海膽化石,頸部的砂岩則沒有。正因為蘑菇頭砂岩含有大量海膽化石及其他生物的破片,經過長期的掩埋,碳酸鈣質的生物殼體會逐漸被溶解產生碳酸鈣,然後再度沈澱在周圍的砂岩中,使砂岩膠結形成非常堅硬。因此,裸露出地表之後,碳酸改重新沈澱、膠結的砂岩就比下層的砂岩堅硬,不易被風化侵蝕,終究形成蘑菇狀的外型。<ref>[http://ashan.gl.ntu.edu.tw/chinese/GeoPark/YehLiu/index-YehLiu_main03 蕈狀岩,阿山的地科研究室]</ref>
 
 
 
4.當海水在岩層上流動時,海水會順著節理面向下侵蝕 ,上方的岩塊是堅硬的砂岩抗侵蝕風化能力較強,而下方的岩層是黃褐色頁岩,抗侵蝕風化能力較弱 ,在差異侵蝕的作用下,砂岩留下來,抗侵蝕風化能力較弱的頁岩被帶走,而形成頸部細,而頭部大的蕈狀石,是差異侵蝕地形。<ref>[http://meda.ntou.edu.tw/mpedia/?t=1&i=0294 蕈狀岩,海洋教育小百科-國立海洋大學]</ref>
 
 
==蕈狀岩的前世今生==
八斗子的岩層由沉積岩所構成,有些岩層中含有較多生物碎屑,生物碎屑溶解出來的鈣質會使顆粒膠結得更牢固,這類的鈣質砂岩呈現深褐色,質地比較堅硬;有些砂岩由土黃色的沙或淺褐色的粉沙構成,顆粒比較容易剝落。
若地表沉積岩的上層岩層為鈣質砂岩,下層為生物碎屑含量較少的砂岩或粉砂岩(組成顆粒比沙子細),長期受到風雨海浪侵蝕之後,下層岩石凹陷的現象會比上層來得明顯,逐漸形成上粗下細的「蕈狀岩」。
 
一開始,埋藏在地下的鈣質砂岩層隨著地殼變動而上升,且原先覆蓋在上頭的地層也被侵蝕消失,蕈狀岩就冒出地面,露出一部分的「蕈傘」。隨著周圍岩層凹陷得愈來愈厲害,蕈狀岩的形貌也愈來愈完整,就會呈現完整的「蘑菇」形貌。但是,當時間一久,「蕈柄」變得愈來愈細,無法再支撐「蕈傘」的重量時,這顆大蘑菇就會斷頭,僅剩下「蕈柄」,構成「蕈傘」的岩塊則倒在一旁。
臺灣島主要由海底地層所構成,有些地方過去的沉積環境與八斗子相似,包括野柳、和平島、蕃子澳、鼻頭角等地的海岸,都分布著許多蕈狀岩。只是,各地岩層的形成年代不同,岩石成分、生物碎屑與岩層厚度都有差異,所以蕈狀岩也同中有異。八斗子的蕈狀岩,個頭比較矮,比較像大蘑菇。相形之下,野柳蕈狀岩的高大模樣,應該算是「杏鮑菇」囉!<ref>[http://mscloud.nmmst.gov.tw/chhtml/opencontenttab.aspx?tdid=131 蕈狀岩,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ref>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250">
</gallery>
 
 
 
==野柳最著名的蕈狀岩女王頭==
野柳的海蝕平台上有兩群外觀似磨菇,上部有一個粗大的球狀岩石,下方是較細的石柱佇立著,這種岩石稱為蕈狀岩。野柳最著名的蕈狀岩便是女王頭。
 
===蕈狀岩形成過程分為三階段:===
 
一、岩層間有兩組破裂的節理,大致垂直於海平面,於是海水容易沿著節理侵蝕,而形成一列列類似柱子的岩柱。
岩柱的上層是含鈣質的砂岩層,比下方的岩層較堅硬,在同樣的海水波浪、季風及烈日等共同因素作用下,發生了差異侵蝕,上方鈣質的砂岩層較耐侵蝕,而下方的岩柱較容易被侵蝕,久而久之,形成上粗下細的蕈狀岩。
 
二、蕈狀岩受到持續的板塊擠壓作用,逐漸隆起而脫離海水面,一旦脫離海水面受到不斷進行的風蝕、雨蝕等大自然作用,便慢慢形成現在所見的蕈狀岩,而且會繼續接受大自然的雕塑。
依蕈狀岩頭部、頸部的差異狀況,可將他們分成三類:地勢較高的「細頸形」、中間的「粗頸形」以及地勢較低的「無頸形」。許多細頸形的蕈狀岩石因負荷上部大岩塊的支撐力較弱,若遇地震或是颱風暴浪,則有瀕臨倒塌的危險。
 
三、蕈狀岩受到風吹、日曬、雨淋之後,會慢慢被侵蝕成各種形狀。大致的過程便是由原來的鈣質砂岩中,形成無頸狀,繼而被侵蝕成粗頸狀。隨著時間過去,再被侵蝕成細頸狀、乃至於因無法支撐蕈狀岩頭部而成斷頭狀。如果在細頸型的頸部,無意中的觸摸膠結不良的沙粒,會使砂礫因而掉落,加速演育成斷頭狀。<ref> http://www2.ylgeopark.org.tw/content/landscape/Sight.aspx 蕈狀岩,野柳地質公園全球資訊網]</ref>
33,15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