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1
次編輯
變更
返朴归真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返朴归真</big>''' |- |<center><img src=https://pic85.huitu.com/pic/20…”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返朴归真</big>'''
|-
|<center><img src=https://pic85.huitu.com/pic/20160904/1049144_20160904172832580500_0.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huitu.com/design/show/20190410/212152642033.html 来自 汇图网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返朴归真</big>'''
|-
| align= light|
|}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四]]》:“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也。”形容回复本真。
==成语资料==
【汉语文字】
'''返朴归真'''
【汉语拼音】
fǎn pǔ ɡuī zhēn
【字词解释】
返:返回,回复;
朴:未加工的木料,引申为质朴;
归:返回,回归;
真:天然。恢复事物初始的自然状态。<ref>[https://guoxue.baike.so.com/query/view?type=phrase&title=%E8%BF%94%E6%9C%B4%E5%BD%92%E7%9C%9F&src=onebox 返朴归真 360国学]</ref>
【近义词】
回归自然
【其他写法】
返璞归真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
==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四]]》:“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也。”形容回复本真。
==道教教义 ==
[[道教]]学道修道,其目的就是要通过自身的修行和修炼,使生命返复到始初的状态,道教称之为“返朴归真”。
道教认为,人原初的本性是淳朴和纯真的,是近于“道”的本性的。所以人们常说儿童天真无邪。但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思虑欲念不断萌生,再加上社会环境的不同影响和情色财货的诱惑,不断地消耗掉人原有的生命元真,也蒙迷了原有的纯朴天性,若进一步嗜欲无止,将严重损害自己心性和生命健康,从此背道而驰。而学道修道,就是要使心性和生命返到纯朴纯真的状态。这里的“朴”就是指本真,引申为“道”的质朴状态,是指真常之道的本来体性。然而,要返朴必需要抱朴,《[[道德经]]》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即要抱道守真,怡养生命的真元,使之不为物欲所诱惑,不为私心杂念所困扰。这里最重要的就是要尽量少一些私心和欲念。做人要淳厚,行事遵守公德,生活要俭朴,使本性漫漫返复到淳朴的状态,与道相合。而在生命修炼过程中,要在良好的心性根基上,把已耗散的生命元气通过修炼进行修复,使身体健康。进而通过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等内炼功夫,使生命回归到真道的状态,成仙得道。
在返朴归真的修行道路上,诸多高真大德的践行曾为后世学道修道者作出了榜样。汉末魏伯阳真人,“挟怀朴素,不乐权荣”而专心修炼。葛洪真人不随世变,言则率实,杜绝嘲戏,终日默然,被邦人咸称为抱朴之士。并提出应“全大宗之朴,守真正之源”。晋代嵇康好道,亦以“贱物贵身,志在守朴,养素全真”为修行宗旨。今天,学道修道之士又何以不能进一步发扬守朴全真的教义,留一份淳朴之真于后世。
==成语辨析==
不可读成:fǎn bǔ ɡuī zhēn
==成语示例==
1.[[鲁迅]]《[[花边文学]]》:“他讨伐的不是白话的‘反而难懂’,是白话的‘鲁里鲁苏’,连刘先生似的想白话‘~’的意思也全没有。”
== 相关视频 ==
<center>
=== 返朴归真 曹秀标书===
{{#iDisplay:a3247k5okia|640|360|qq}}
</center>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 ]]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返朴归真</big>'''
|-
|<center><img src=https://pic85.huitu.com/pic/20160904/1049144_20160904172832580500_0.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huitu.com/design/show/20190410/212152642033.html 来自 汇图网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返朴归真</big>'''
|-
| align= light|
|}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四]]》:“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也。”形容回复本真。
==成语资料==
【汉语文字】
'''返朴归真'''
【汉语拼音】
fǎn pǔ ɡuī zhēn
【字词解释】
返:返回,回复;
朴:未加工的木料,引申为质朴;
归:返回,回归;
真:天然。恢复事物初始的自然状态。<ref>[https://guoxue.baike.so.com/query/view?type=phrase&title=%E8%BF%94%E6%9C%B4%E5%BD%92%E7%9C%9F&src=onebox 返朴归真 360国学]</ref>
【近义词】
回归自然
【其他写法】
返璞归真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
==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四]]》:“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也。”形容回复本真。
==道教教义 ==
[[道教]]学道修道,其目的就是要通过自身的修行和修炼,使生命返复到始初的状态,道教称之为“返朴归真”。
道教认为,人原初的本性是淳朴和纯真的,是近于“道”的本性的。所以人们常说儿童天真无邪。但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思虑欲念不断萌生,再加上社会环境的不同影响和情色财货的诱惑,不断地消耗掉人原有的生命元真,也蒙迷了原有的纯朴天性,若进一步嗜欲无止,将严重损害自己心性和生命健康,从此背道而驰。而学道修道,就是要使心性和生命返到纯朴纯真的状态。这里的“朴”就是指本真,引申为“道”的质朴状态,是指真常之道的本来体性。然而,要返朴必需要抱朴,《[[道德经]]》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即要抱道守真,怡养生命的真元,使之不为物欲所诱惑,不为私心杂念所困扰。这里最重要的就是要尽量少一些私心和欲念。做人要淳厚,行事遵守公德,生活要俭朴,使本性漫漫返复到淳朴的状态,与道相合。而在生命修炼过程中,要在良好的心性根基上,把已耗散的生命元气通过修炼进行修复,使身体健康。进而通过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等内炼功夫,使生命回归到真道的状态,成仙得道。
在返朴归真的修行道路上,诸多高真大德的践行曾为后世学道修道者作出了榜样。汉末魏伯阳真人,“挟怀朴素,不乐权荣”而专心修炼。葛洪真人不随世变,言则率实,杜绝嘲戏,终日默然,被邦人咸称为抱朴之士。并提出应“全大宗之朴,守真正之源”。晋代嵇康好道,亦以“贱物贵身,志在守朴,养素全真”为修行宗旨。今天,学道修道之士又何以不能进一步发扬守朴全真的教义,留一份淳朴之真于后世。
==成语辨析==
不可读成:fǎn bǔ ɡuī zhēn
==成语示例==
1.[[鲁迅]]《[[花边文学]]》:“他讨伐的不是白话的‘反而难懂’,是白话的‘鲁里鲁苏’,连刘先生似的想白话‘~’的意思也全没有。”
== 相关视频 ==
<center>
=== 返朴归真 曹秀标书===
{{#iDisplay:a3247k5okia|640|360|qq}}
</center>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