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兰亭诗

增加 1,289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FF2400" align= center| '''<big>兰亭诗</big>'''|-|<center><img src=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bkimg.cdn.bcebos.com%2Fpic%2F9a504fc2d5628535f70992e090ef76c6a6ef6301&refer=http%3A%2F%2Fbkimg.cdn.bcebos.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669933339&t=8511e7780bf128d6643072ea6a21daf1 width="300"></center><small>[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ct=201326592&tn=baiduimage&word=%E5%85%B0%E4%BA%AD%E8%AF%97&pn=17&spn=0&ie=utf-8&oe=utf-8&cl=2&lm=-1&fr=&se=&sme=&cs=2988361190%2C2154322148&os=4072072981%2C1845724343&objurl=https%3A%2F%2Fgimg2.baidu.com%2Fimage_search%2Fsrc%3Dhttp%3A%2F%2Fbkimg.cdn.bcebos.com%2Fpic%2F9a504fc2d5628535f70992e090ef76c6a6ef6301%26refer%3Dhttp%3A%2F%2Fbkimg.cdn.bcebos.com%26app%3D2002%26size%3Df9999%2C10000%26q%3Da80%26n%3D0%26g%3D0n%26fmt%3Dauto%3Fsec%3D1669933339%26t%3D8511e7780bf128d6643072ea6a21daf1&di=7146857200093233153&tt=1&is=0%2C0&adpicid=0&gsm=78&dyTabStr=MCwzLDEsNCw1LDYsMiw3LDgsOQ%3D%3D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small>|-|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File:align= light| 缩略图|居中|[ 原图链接]]]
|-作品名称;兰亭诗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创作年代;东晋
|- | align= light|文学体裁;五言诗
作者;王羲之
|}
《[['''兰亭诗'''六首]]》是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在兰亭集会时创作并编入《[[兰亭诗集]]》而流传的六首诗,其中一首四言诗,五首五言诗。这六首诗的地位与名气均不如诗集的序文《[[兰亭集序]]》,但标志着诗人进行一种新的尝试:诗已开始留意山水审美,并从 [[ 山水 ]] 中体悟玄理。这种尝试预示着山水诗将要兴起。<ref>[ https://so.gushiwen.cn/shiwenv_206e0d10041b.aspx 兰亭诗原文_王涣之古诗], 古诗文网 , 2022-11-02 </ref>
==作品原文==
==作品选析==
公元353年(东晋穆帝永和九年)旧历三月三日,王羲之、孙绰、谢安与孙统等四十一人,在会稽(今浙江绍兴)境内的兰亭举行了一次集会,按古人上巳修禊的习俗,要在三月第一个巳日临水洗濯,去除不祥,诗人们在曲水旁,将盛着酒的杯子从曲水上游放出,让它顺着流水漂下,流到谁的面前,谁就畅饮此杯,临流赋诗。时人将这些诗汇集起来,成为《[[兰亭诗集]]》,王羲之为此写了一篇序文,那就是千古留名的《[[兰亭集序]]》,因为羲之的书法出神入化,《[[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其文也不胫而走,脍炙人口,但羲之的《[[兰亭诗]]》即较少为人注意,其实诗、文表现的 [[ 思想 ]] 与描绘的景象有不少相同之处,可互相发明。
今存王羲之的《[[兰亭诗]]》共有六首,这里选取其中之第三首(“三春启群品”)进行赏析。三月三日,正是暮春天气,万物都 [[ 欣欣向荣 ]] ,生机勃勃。“群品”即指万象。这天气候宜人,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诗人们自然可以寄情山水,畅叙幽情。“寄畅在所因”一句写出了人与自然的冥契,说明人与外物的联系,富于哲理。同时逗出下文,“仰望”以下就是“所因”的对象与“寄畅”的内容。仰望是朗然无滓的万里晴空,俯首则低佪于清澈见底的曲水之滨。诗人的俯仰所见包蕴天地万象,一切都生机盎然,令人想到造化的伟大,这两句与序文中所说的“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一段所描绘的意境相似,只是更加凝炼而形象,这正是诗与散文的不同之处。面对着如此寥廓朗畅、一望无际的景观,于是诗人由此悟出了自然与人生的真谛。这里王羲之由眼前景物所激起的,并不是个人的喜怒哀乐,而是对宇宙与 [[ 生命 ]] 的思索,因而接下来的不是抒情,而是陈理。
诗人说:伟大啊!造化的功绩,它对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都是不偏不倚的,它赐给万象的生命,在这春光融泄之中,诗人感到了自然的力量。而对于三才之一的人来说,自然界的各种事物虽千差万别,但无一不是新鲜而充满生机的。
王羲之世奉道教中的一支天师道,因而他的 [[ 思想 ]] 与盛行于当时的玄学家之言不甚一致,他虽任性率真,放浪形骸,然与人生、于现实并未失去希望,也未忘情于人世。《[[世说新语·言语]]》中载:“王右军(羲之)与谢太傅(安)共登冶城。谢悠然远想,有高世之志。王指谢曰:‘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文王旰食,日不暇给。今四郊多垒,宜人人自效,而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可见羲之反对玄言家的清谈误国,而主张切实地为国家做点事。因而他在《[[兰亭集序]]》中也批评老庄哲学曰:“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不满老庄齐死生,等寿夭的消极思想。因而在此诗中他既肯定了造化的伟大,也强调了自然对人的影响,强调了人在 [[ 自然 ]] 中的地位。
《[[兰亭诗]]》可以说是现存的玄言诗的代表,《[[文心雕龙·明诗]]》中说到东晋的诗风时说:“江左篇制,溺乎玄风,嗤笑徇务之志,崇盛亡机之谈。”钟嵘《[[诗品序]]》中也说:“永嘉(307-313年)时,贵黄、老,稍尚虚谈。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爰及江表,微波尚传,孙绰、许询、桓、庾诸公诗,皆平典似《[[道德论]]》,建安风力尽矣。”正由于玄言诗这种平淡无味的特征,使得它在诗歌史上成为暂短的一瞬,不久就销声匿迹了。而从今存的孙绰、王羲之、王献之、谢万、孙统、孙嗣、庾友、庾蕴、曹茂之等人的《[[兰亭诗]]》来看,可知当时玄言诗的风气,王羲之的这首诗即体现了这种风气。诗人由写景而抒发自己对人生乃至宇宙的看法,所谓“寓目理自陈”,这也是一般玄言诗的格式。然羲之的这首诗造语清新,虽然不脱道家崇尚自然的根本观念,却也歌颂了人的感物寄怀,其中体现的 [[ 精神 ]] 是积极向上的,不同于玄言家的超脱与淡泊。这正是他本身的人格与思想的真实反映。此诗虽旨在说理,然畅达明白,不故作玄虚,在玄言诗中是比较成功的一首。
==作品评价==
==作者简介==
[[ 王羲之 ]] (303-361,一作321-379)东晋书法大家。字逸少,号澹斋,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此后历代王氏 [[ 家族 ]] 书法人才辈出。王羲之代表作品《[[兰亭集序]]》为历代书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其书法平和 [[ 自然 ]] ,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天质自然,丰神盖代”,被后人誉为“书圣”。
== 参考来源 ==
<center>
{{#iDisplay:l0174rmnzg0|480|270|qq}}
<center>兰亭诗其一 东栅小学</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reflist}} [[Category: 650 中國史料]]
26,3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