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3,809
次編輯
變更
大铲海关
,無編輯摘要
'''大铲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铲海关),是受 [[ 广州海关 ]] 直接领导,按授权负责大铲岛中途监管站范围内海关各类管理工作的正处级隶属海关。
==主要职责==
主要负责党的基层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负责具体办理 [[ 广东 ]] 、 [[ 广西 ]] 两省区各口岸来往港澳小型船舶的中途监管工作;与香港海关开展“粤港海关内河船舶数据互换”,负责具体办理“西气东输”输港天然气出境监管工作,反馈执法作业结果;完成广州海关交办的其他工作。
==机构设置==
==所获荣誉==
2021年8月,广州海关所属大铲海关监管一科被命名为“第20届全国 [[ 青年 ]] 文明号“。
==相关资讯==
===一封“迟来”的信——大铲海关人的故事===
在大铲海关的 [[ 档案 ]] 室里,一份份档案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大铲海关人坚守海岛的一段段往事仿佛就在眼前。众多的档案中,有一封牛皮纸信封“家书”单独陈列,显得有些特殊。
远方的来信
从深圳妈湾港望去,大铲岛犹如一颗 [[ 明珠 ]] 镶嵌在伶仃洋上。这个距离香港仅6海里的海岛,是珠江口通往伶仃洋的天然关隘,来往港澳小型船舶进境的第一关和出境的最后一关。作为全国唯一设立在无居民海岛上的海关监管机构,大铲海关承担着全国海关70%来往港澳小型船舶中途监管和水上缉私任务,守卫着珠江口水域的贸易安全,见证着粤港澳大湾区的繁荣发展。
2013年,大铲海关被 [[ 中宣部 ]] 树立为“时代先锋”宣传典型,同年10月《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媒体纷纷对大铲海关先进事迹进行报道。
一系列报道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也引起了一位远在 [[ 天津 ]] 的老人关注。老人立即提笔,给大铲海关写了一封长信,并郑重地通过挂号信方式寄出。然而这封寄往深圳市南山区大铲海关的信件,由于地址不详,加上大铲海关所在地为无居民海岛,并没有通邮,信件难以送达。在老人不懈坚持下,历经两次退信、4个多月辗转,这封写于2013年10月31日的信,终于在2014年3月7日送到了大铲海关人手上。
来信人叫陈友德,是上世纪50年代在大铲岛工作过的一位海关工作人员的子女。信中说他的父亲叫陈晓正,1950年秋由上海奉调大铲海关。由于交通不便,陈晓正一年只能与家人团聚一次,更多时候只能通过书信与家人传递思念。那时候陈友德和他的兄弟姐妹都已经上学,每次读到父亲的书信就是他们最幸福的时刻。
从繁华的 [[ 上海 ]] 到条件艰苦的南方海岛,工作压力巨大、水土不服,陈晓正一直坚持工作,身体却变得越来越差。1955年陈晓正在广州病逝,时年48岁。陈晓正的去世给家人带来了巨大的伤痛,此时妻子和子女三人还在上海,陈晓正临终也没能与家人见上最后一面。所以陈友德先生迫切地想知道父亲当年在岛的情况。
早期的大铲
陈晓正在信中向家人描述大铲岛上的情况,和同事一起 [[ 生活 ]] 、一起登船查验的故事,在工作中多次受到表扬的骄傲,也会难掩情感诉说思念:“生活艰苦,没有蔬菜吃,遇到台风生活更加艰难……晴朗日的夜晚,还能看到香港的灯光。晚上经常停电,思家难以入眠……”
刚解放时的大铲岛,海关人每天的工作面临着巨大风险,有出船作业掉海的风险,有遇走私分子时遭暴力抗法的风险,有面对台风、浪潮等自然灾害的风险,还会遇到 [[ 国民党 ]] 残余部队袭扰。
大铲海关自1899年建关已有120余年 [[ 历史 ]] 。1899年,清政府在大铲岛上设立海关机构,在大铲岛建4间草房和小型码头等设施,立“九龙新关大铲厂界”碑,大铲海关的历史正式开始。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大铲海关人欢欣鼓舞,降下民国国旗,改挂海关关旗,秘密筹备接受人民政府的接管。10月底,中国人民解放军两广纵队抵达宝安县的南头(现深圳市南山区),筹备渡海作战解放大铲岛。11月16日上午,两广纵队炮团经过3个小时激战,终于胜利解放大铲岛,先后击沉敌舰5艘,俘虏包括1名国民党少将军官在内的敌人170人,缴获武器装备金条和旧海关物资等一大批。12月,人民解放军正式进驻大铲岛,筹备恢复穗港澳通航。
1950年2月,新中国海关大铲支关正式成立,归属九龙 [[ 海关 ]] 管辖,负责征收进口税、船钞、货物税、珠江浚河捐等税费。按照信件所言,陈晓正应为大铲支关成立不久后上岛的关员。
当时国民党残余军队仍封锁珠江口,岛上的同志们白天是海关关员,夜晚是扛枪放哨的战士。1950年3月31日和4月1日,国民党残余部队出动了8艘军舰持续炮轰大铲岛,岛上的海关人奋力反击,不眠不休地战斗了两个晚上,才成功打破国民党军舰登陆大铲岛的企图。
在这样危险的 [[ 环境 ]] 下,大铲海关人依然孜孜不倦的工作,为新中国建设无悔地付出。
1951年2月16日,原属九龙海关的大铲支关转交广州海关管辖,改称“大铲监管站”。
不能让英雄“无名”
“请寄一张大铲墙上人员的整体照片一张,和先父陈晓正清晰名字的照片一张,如墙上漏掉(了)先父名字,请追加上去,这是先父用生命换来的荣誉,我家中(将)作为‘传家宝’保存,以便 [[ 教育 ]] 后代。”陈友德先生在信中提出了期望。
信中的“大铲墙”指的是2012年大铲海关在岛上建的一面关史墙。墙的左侧记录着两广纵队解放大铲岛的英勇故事,右边镌刻着大铲岛解放后所有在岛工作过的海关人员名字。大铲海关选择用这样的方式铭记每一名在岛奉献过的同志。
这是一封大铲海关人的“家书”,大铲海关非常重视,立即根据陈友德先生信中的内容开始相关 [[ 信息 ]] 的核查。因部分资料年代久远,刚建立的大铲墙难免有名字遗漏,50年代的分组里并没有找到陈晓正的名字。
经办的同志立即开始查阅大铲海关人事 [[ 档案 ]] 资料,然而依然未发现陈晓正在大铲海关的工作记录。大家又开始翻阅大铲建关以来的历史文献,查找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期望有所发现。整整四天时间,截至2014年3月11日,大家依旧没有找到记载。
难道真的没有这个人 ? 年代久远,陈友德老人记错了?不可能,一定是还找得不够。大家开始求助上级机关广州海关档案部门。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周多的时间,3月19日,大家终于在如山的历史 [[ 资料 ]] 中找到了陈晓正的资料,原来因为干部人事调整,陈晓正的资料一直没有调整到大铲海关。
情况核实后,大铲海关立即在“大铲墙”刻上陈晓正的名字,并在第一时间回信给陈友德老人,附上了“大铲墙”的照片。
受此事启发,大铲海关后续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查找 [[ 资料 ]] ,将其他遗漏的名字追加到“大铲墙”上,不让任何一位大铲海关人成为“无名英雄”。
大铲海关新颜
故人已去,看到这封“家书”,大铲海关人坚守海岛的往事似乎就在眼前。
上 [[ 世纪 ]] 五十年代的大铲岛,没有公共交通、水电通信等市政设施,物资非常匮乏,所有饮水日食和生活必需品都需要从岛外运送。因为交通不便,早些年关员们几个月才能回家一次。为了改善生活条件,预防突发的灾害情况,大铲海关人发扬“南泥湾精神”,在岛上开垦荒地种菜。直到今天,大铲海关人依然保持着这一传统。
新中国海关成立70余年来,像陈晓正一样平凡的大铲海关人一直默默驻守着这座无居民 [[ 海岛 ]] ,与繁华的都市近在咫尺,却坚守着一份几乎与世隔绝的清苦。一代代大铲海关人无惧困难,选择迎难而上,克服常年与亲人分离的思念之苦,在岛上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不间断值守,爱岛、守岛、建岛,将大爱倾注在海关事业中,用智慧和血汗诠释了海关人的担当和奉献,彰显了“兴关强国”的国门卫士本色。
继2013年大铲海关被 [[ 中宣部 ]] 树立为“时代先锋”宣传典型后,2014年大铲海关被评为广东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f>[https://www.sohu.com/a/488138195_12110699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一看就懂!],搜狐,2021-09-06 1</ref>示范点和重大典型,2015年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16年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18年被海关总署授予“海关基层党建示范品牌”。一项项沉甸甸的荣誉就是党和国家对大铲海关人的最大肯定。
近年来,大铲海关的生活、工作条件产生了巨变。2008年,大铲岛接通了自来水,结束了主要依靠船舶供水的历史。2010年实现了市网供电,结束了柴油发电照明的历史。2017年完成了“三网”改造,关员们看上了 [[ 有线电视 ]] 、享受到了无线网络,在岛也可以和家人视频通话,利用网络进行在线远程学习。陈晓正等前辈们在岛时还要自己挖井、发电的日子已成为过去。
时代在变迁,但大铲海关的精神一直 [[ 传承 ]] 。在大铲海关的一面墙上,有一行醒目大字“勇于坚守、勇于战斗、勇于奉献、勇于争先”,这是大铲海关的“四勇”精神,也是一代代大铲海关人笑对清苦、不辱使命的坚定信念,是一代代大铲海关人奋勇进取、无私无畏的理想追求。
在烟波浩渺的伶仃洋,大铲海关犹如永不熄灭的灯塔,大铲海关人的故事也会一直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