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李奧納德·伯恩斯坦

移除 16 位元組, 6 年前
文本替换 - 替换“美國”为“美國”
}}
'''李奧納德·伯恩斯坦'''({{lang-en|'''Leonard Bernstein'''}},{{bd|1918年|8月25日|1990年|10月14日|B}}),生名「路易士」({{lang-en|'''Louis Bernstein'''}},後於16歲時更為現名),生於[[ 美國]][[麻省]][[勞倫斯 (麻塞諸塞州)|勞倫斯]],[[猶太裔]][[ 美國]][[作曲家]]、[[指揮家]]、[[作家]]、[[音樂教育|音樂]][[講師]]和[[鋼琴家]]。
== 生平 ==
== 經典錄音 ==
早在1950年代開始,伯恩斯坦就于[[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旗下的「[[哥倫比亞唱片|哥倫比亞]]{{link-en|哥倫比亞名作音樂|Columbia Masterworks Records|名作音樂}}」(今[[新力音樂|新力]]{{link-en|新力古典音樂|Sony Classical Records|古典音樂}})[[錄音室]]內參與[[唱片]]的[[錄音]]製作,並以[[ 美國]] 為其活動之中心。
1970年代之後,伯恩斯坦主要在[[歐洲]]與[[德國唱片公司]]合作;而這個時期的[[音樂]][[錄製]],絕大部分來源自[[演奏]][[現場]]的[[錄音]]或[[實況]][[錄影]]。
伯恩斯坦讓同為[[猶太]]裔的[[指揮家]]、[[作曲家]][[古斯塔夫·馬勒|馬勒]]的音樂在20世紀後半葉忽然成為主流、為所有[[音樂廳]]所接受,並成為[[古典音樂]]界[[普羅大眾]]都識得的作曲家。在他之前,並非沒有指揮家演奏馬勒的[[交響樂]]作品,如[[謝爾罕]]、[[萊恩斯朵夫]]、[[克倫培勒]]、[[布魯諾·瓦爾特|華爾特]]、甚至是[[福特萬格勒]]等人,他們都在馬勒生前曾與他有或多或少的親身接觸,並在他死後也曾在[[音樂會]]或[[唱片]][[錄音]]上演奏他的音樂。但在伯恩斯坦大力推廣之前,馬勒始終都是古典音樂圈內不能算是第一線的主流作曲家,[[莫劄特]]、[[貝多芬]]、[[柴可夫斯基]]等人才是。馬勒的交響曲最多也只有他的《[[第1號交響曲 (馬勒)|第一號交響曲「巨人」]]》,或是《[[第5號交響曲 (馬勒)|第五號交響曲]]》因被電影《[[魂斷威尼斯]]》配樂使用,才較有機會被演出。
伯恩斯坦運用他的媒體魅力,以及他對馬勒的強烈熱愛,在任何可用得上馬勒作品的場合裡,大力推廣馬勒的音樂:例如在[[參議員]][[羅伯特·法蘭西斯·甘迺迪|羅伯特·甘迺迪]]的追悼[[彌撒]]上,他指揮[[紐約愛樂]]演出《[[第5號交響曲 (馬勒)|第五號交響曲]]》中的[[慢板]]、以肅穆的手法,讓所有參與彌撒的人產生深刻的共鳴,讓這首作品的旋律深印腦海、永生難忘。而在[[甘迺迪]]中心開幕式上,他則指揮演奏馬勒《[[第8號交響曲 (馬勒)|第八號交響曲「千人」]]》的第一樂章,並請來多位[[ 美國]] 當時頂尖的[[歌劇]]演唱家擔綱,用光輝燦爛的手法,詮釋宛如天國開門般歡欣鼓舞的場面,讓所有現場與[[電視機]]前的觀眾,都看到馬勒巨力萬鈞的氣勢、以及那種金碧輝煌的莊嚴感。在所有馬勒交響曲中,《千人交響曲》巨大而誇飾的性格,可以說是與伯恩斯坦最能貼近的。從此,馬勒變得不再是[[音樂會]]上的票房毒藥,相反的,反而是許多樂團藉以提高票房的保證,[[唱片]]公司也開始一而再地灌錄馬勒交響曲全集。如今馬勒的作品業已成為資深[[唱片]]收藏者家中必藏之基本曲目,有相當程度應歸功於伯恩斯坦。
==紀念==
4,01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