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奧納德·伯恩斯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9年8月12日) |
此條目或章節內容可能是從某個來源處複製後貼上, (2019年8月12日) |
李奧納德·伯恩斯坦 | |
---|---|
藝人或藝術家 | |
民族 | 猶太人 |
出生 |
Template:Birthdate 美國麻塞諸塞州勞倫斯 |
逝世 | 1990年10月14日 | (72歲)
代表作品 | 音樂劇《西區故事》《在小鎮上》,輕歌劇《老實人》,三部交響曲,奇賈斯特詩篇,小提琴協奏曲《小夜曲》,電影配樂《碼頭風雲》 |
李奧納德·伯恩斯坦(英語:Leonard Bernstein,1918年8月25日-1990年10月14日),生名「路易士」(英語:Louis Bernstein,後於16歲時更為現名),生於美國麻省勞倫斯,猶太裔美國作曲家、指揮家、作家、音樂講師和鋼琴家。
生平
1935年,入讀哈佛大學,師從辟斯頓、E·B·希爾學習作曲,並於1939年畢業。隨後進入費城柯帝士音樂學院學習指揮。
1941年,擔任波士頓交響樂團助理指揮,並師從謝爾蓋·庫賽維斯基和弗朗茲·萊納。
1943年,臨時代替生病的華爾特上臺,指揮了三首「難曲中的難曲」(包括曲目《唐吉訶德》、舒曼《曼弗雷德》序曲與瓦格納《紐倫堡的名歌手》序曲)而大獲成功,自此在樂壇上嶄露頭角。當時他就已經有不少作品面世,包括第一號交響曲《耶利米》、芭蕾舞劇《自由想像》、音樂劇《夜生活》等等。
自1943年起頻頻擔任紐約愛樂的客席指揮,後在1958年升任為該樂團音樂總監,成為土生土長美國人中,第一位獲得指揮國際級樂團殊榮的指揮家。他在任的12年間,開創了該團的黃金時代,其間他曾榮獲「桂冠指揮家」的稱號,從此一舉確立了第一流指揮家的名聲。這12年間號稱紐約愛樂的黃金歲月(1958-1969)。期間,他還和樂團拍攝了一系列電視節目《年輕人的音樂會》,對古典音樂在美國年輕族群中的推廣,有極大的作用。
1969年,伯恩斯坦自紐約愛樂退休後,後半生轉往歐洲發展,原本是希望多花點時間作曲,不過顯然事與願違,多數時間都在從事教育後進,以及擔任歐洲知名樂團的客席巡迴演出指揮工作。他在歐洲最重要的功績,是與維也納愛樂保持長久而良好的關係,在DG留下許多經典錄音,因此維也納愛樂頒給伯恩斯坦「榮譽副同志」的殊榮。
1989年12月23日和12月25日是他永遠被值得紀念的兩天,伯恩斯坦在鋼琴家朱斯圖斯·弗朗茲的邀請下到柏林指揮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地點分別是柏林愛樂廳和音樂會堂,由Unitel攝影。當時正值柏林牆倒下,伯恩斯坦將交響曲中席勒的歡樂頌改為〈自由頌〉。伯恩斯坦對此說道:「我肯定,貝多芬會同意咱們這麼做的」。超過20個國家,一億人通過電視轉播收看了這場音樂會。
此後,伯恩斯坦所指揮的曲目範圍逐步擴大,從巴羅克到現代各家均有涉獵,尤其是浪漫派作品。其中又以與他同是猶太人指揮兼作曲家的馬勒的作品為最。
作為作曲家,伯恩斯坦一生共創造了3部交響曲(第一交響樂「耶利米」、第二交響樂「焦慮年代」、第三交響樂「猶太詩文」),《夢斷城西》、《天真漢》、《在小鎮上》等多部音樂劇,以及一些歌劇歌曲等,當中不乏傑出之名作。1935年,他完成了第一部個人作品,為鋼琴與人聲所作的《讚歌148》。
經典錄音
早在1950年代開始,伯恩斯坦就於CBS旗下的「哥倫比亞名作音樂 」(今新力古典音樂 )錄音室內參與唱片的錄音製作,並以美國為其活動之中心。
1970年代之後,伯恩斯坦主要在歐洲與德國唱片公司合作;而這個時期的音樂錄製,絕大部分來源自演奏現場的錄音或實況錄影。
- 柏遼茲:幻想交響曲(Sony SMK 47525)
- 蓋希文:藍色狂想曲(Sony SMK 47529)
- 李斯特:交響樂「浮士德」(Sony SMK 47570)
- 馬勒:交響樂全集(Sony SMK 47573~47585)(DG 459 094)
- 貝多芬:d小調第九交響曲「合唱」(DG 410 859)
- 馬勒:聲樂組曲「大地之歌」(Decca 417 783)
- 伯恩斯坦:音樂劇「西區故事」(DG 415 253)
- 伯恩斯坦紀念集(DG 431 946)
伯恩斯坦與馬勒
伯恩斯坦讓同為猶太裔的指揮家、作曲家馬勒的音樂在20世紀後半葉忽然成為主流、為所有音樂廳所接受,並成為古典音樂界普羅大眾都識得的作曲家。在他之前,並非沒有指揮家演奏馬勒的交響樂作品,如謝爾罕、萊恩斯朵夫、克倫培勒、華爾特、甚至是福特萬格勒等人,他們都在馬勒生前曾與他有或多或少的親身接觸,並在他死後也曾在音樂會或唱片錄音上演奏他的音樂。但在伯恩斯坦大力推廣之前,馬勒始終都是古典音樂圈內不能算是第一線的主流作曲家,莫劄特、貝多芬、柴可夫斯基等人才是。馬勒的交響曲最多也只有他的《第一號交響曲「巨人」》,或是《第五號交響曲》因被電影《魂斷威尼斯》配樂使用,才較有機會被演出。
伯恩斯坦運用他的媒體魅力,以及他對馬勒的強烈熱愛,在任何可用得上馬勒作品的場合裡,大力推廣馬勒的音樂:例如在參議員羅伯特·甘迺迪的追悼彌撒上,他指揮紐約愛樂演出《第五號交響曲》中的慢板、以肅穆的手法,讓所有參與彌撒的人產生深刻的共鳴,讓這首作品的旋律深印腦海、永生難忘。而在甘迺迪中心開幕式上,他則指揮演奏馬勒《第八號交響曲「千人」》的第一樂章,並請來多位美國當時頂尖的歌劇演唱家擔綱,用光輝燦爛的手法,詮釋宛如天國開門般歡欣鼓舞的場面,讓所有現場與電視機前的觀眾,都看到馬勒巨力萬鈞的氣勢、以及那種金碧輝煌的莊嚴感。在所有馬勒交響曲中,《千人交響曲》巨大而誇飾的性格,可以說是與伯恩斯坦最能貼近的。從此,馬勒變得不再是音樂會上的票房毒藥,相反的,反而是許多樂團藉以提高票房的保證,唱片公司也開始一而再地灌錄馬勒交響曲全集。如今馬勒的作品業已成為資深唱片收藏者家中必藏之基本曲目,有相當程度應歸功於伯恩斯坦。
紀念
2018年8月25日,Google以首頁塗鴉動畫紀念伯恩斯坦百歲誕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