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依附理論

增加 21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又稱依戀理論,最早由[[約翰·鮑比]](John Bowlby)所提出,他認為小孩一出生就會依賴照顧他的人,以免於自己受到外在的威脅,隨著心理學家的研究,漸漸地被帶到了成人伴侶世界,依附關係影響到的不只是小孩與母親的互動,更是終其一生的生活。<ref name=“pansci">{{cite web |url=https://pansci.asia/archives/99774 | title= 依附理論的起源:我們為什麼會依賴別人──依附理論系列(一) | language=zh | date=2016-09-26  | publisher=泛科學  | author= | accessdate=2019-08-23}}</ref>
== ''' 理論形成'''==
[[File:約翰·鮑比.jpg | thumb | 200px | 約翰·鮑比 <br> [http://www.sohu.com/a/322596244_765933 原圖鏈接] ]]
「依附理論」最早是由約翰·鮑比在1950年代所提出。根據鮑比在其所發表的著作 《依附和失落》(Attachment and Loss,1969)<ref> {{Cite book | author = Bowlby, J. | title = Attachment and Loss | location = New York | publisher = London: Hogarth Press | date = 1969 | ISBN = 0465005438 | accessdate = 2019/08/19 | url = https://www.abebe.org.br/files/John-Bowlby-Attachment-Second-Edition-Attachment-and-Loss-Series-Vol-1-1983.pdf}} </ref> 中提出「依附」是演化上留存下來的產物:小孩子一出生就會依賴身邊重要的人(媽媽),讓自己免於受到外在的威脅,並發展成自我與外界互動的方式。<ref name=“pansci"/> 媽媽在孩子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0-3歲)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這個階段內,孩子跟媽媽之間的互動關係,反映及影響孩子長大後的兩性關係及和其他人的社交生活。 <ref>{{Cite web |url = https://read01.com/AJRo07O.html#.XVlx6q33Xot | title = 4種依戀類型,帶給孩子4種截然不同的人生! | date = 2018/08/11 | publisher = 積木寶貝長春 | accessdate = 2019-08-23}}</ref>
依照當時流行的行為主義,猴子應當會花大部分的時間待在鐵絲媽媽身上,因為鐵絲媽媽提供了奶水,食物是有助於孩子生長下去的關鍵,因此猴子應當會被制約在鐵絲媽媽身上。然而猴子卻將大多的時間都花在布媽媽身上,每天只花三個小時待在鐵絲媽媽身上,甚至猴子在吸吮鐵絲媽媽身上的奶瓶時,仍然緊緊抱著布媽媽。這個實驗證實了依附的重要性,即使我們需要食物來餵飽我們,但除了食物之外,我們更需要愛與溫暖的感覺。<ref name=“pansci"/>
== '''以依附理論看兩性互動''' ==
* 愛因斯沃斯突破性的陌生情境測驗研究工作使後世學者,和我們能夠很好地理解「依附理論」及理論的不同風格,更進一步讓我們了解,這些風格如何影響個體成年後的社交行為。
* 依附關係並不只是影響嬰兒,兒童和母親互動的關係,愛因斯沃斯認為這些孩子長大成人在建立其人際關係時,特別是親密關係,這些特點仍會顯露出來,終其一生依附關係都會影響到個體成年後的兩性關係和其他人的互動關係和社交生活。<ref name=“壹讀">[https://read01.com/mxoMNO.html 【科研助手】瑪麗·愛因斯沃斯的陌生情境測驗 ]</ref>
在安斯沃斯之後更有[[辛蒂‧哈珊]](Cindy Hazan)與[[飛利浦‧薛佛]](Phillip Shaver)兩位心理學家,依安斯沃斯的理論推演,假設愛情亦是一種依附型式,進一步提出愛情關係中的依附型態。<ref name=“kk0"/>
=== ''' 親密依附'''===
人的依附關係在各個年齡階段間各有不同,在幼兒時為親子依附;成年時則為親密依附。依附是「生死相關的事」,因為幼兒若沒有成人可供依附就無法存活。所以當我們依附的對象從「父母」轉到「另一半」時,另一半對自己的一舉一動,才會這麼讓人在意,甚至無法理性的判斷跟處理,那是因為生存的安全感被威脅了。
我們幼時與父母之間的互動,會形塑我們的依附類型,影響我們的親密關係。<ref name=“meetype">{{cite web |url=https://meetype.com/1811/attachment-theory | title= 依附理論與依附類型 | language=zh | date= | publisher=Meetype | author= | accessdate=2019-08-23}}</ref>
==== ''' 依附類型'''====* 1. 安全依附 (Secure Attachment):我好,你也好。能夠有自信的處理好兩人關係,了解自己的想法與需求,也能尊重和信任對方,是在成長過程中情感和安全感都獲得滿足的人。<br>* 2. 焦慮依附(Anxious Attachment):我不好,你好。在成長過程中未獲得足夠重視,對自己沒信心,而衍生出慣性贊同、討好他人的行為。會用一些方法去測試對方對自己的愛,但結果常常都是令他失望的。當發生爭執或關係變差時,容易產生自責、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心態。<br>* 3. 逃避依附(Avoidant Attachment):我好,你不好。不輕易相信他人,對人的信任度低,喜歡自由自在、一個人的生活,把重心放在自己的工作跟興趣上。可能是在成長過程中,對重要他人失望,所以養成凡事靠自己,不依賴他人的行為模式。<br>* 4. 混亂依附(Disoriented Attachment):我不好,你也不好。在關係中有一種矛盾的心態,一方面希望對方能接納自己,另一方面又害怕更進一步的親密關係會帶來傷害,不相信有人愛自己。在成長經歷中,或許曾被情緒化的方式對待,或有一些沒有解決的重要事件,讓他在關係中找不到一個好的相處與對待另一半的方式。<ref name=“meetype"/><br>
他們可能會以用嚎啕大哭、吵鬧等阻止對方離開;失敗的話會情緒低落,又會嘗試與對方疏離,好讓自己別太傷心;要是對方仍不回來的話,他們會嘗試接受分離,正常生活,但想到對方時仍會傷心。<ref name="kk">[https://kknews.cc/psychology/6l9m29m.html 「相處課」不在身邊便懷疑對方,分離焦慮症患者最需要一個抱抱 ]</ref>
* 他們可能會以用嚎啕大哭、吵鬧等阻止對方離開;* 失敗的話會情緒低落 當成年人有需求 又會嘗試與對方疏離,好讓自己別太傷心;* 是對方仍不回來的話 尋求幫助時 嘗試接受分離,正常生活,但想到對方時仍會傷心。<ref name="kk">[https://kknews去依賴身邊重要的人(例如家人、朋友、伴侶)..cc/psychology/6l9m29m.html 「相處課」不在身邊便懷疑對方 如果是伴侶患上 分離焦慮 症患者最需要 的話,簡單 一個 抱 ]</ref>就是最直接的安慰。
* 當成年人有需求,需要尋求幫助時,我們就會去依賴身邊重要的人(例如家人、朋友、伴侶)...* 如果是伴侶患上分離焦慮的話,簡單一個擁抱就是最直接的安慰。 * 依附理論是近年來探索愛情及兩性關係時不可忽視的重要理論。<ref name=“失落">[https://inbound.tw/writer/article/read/2908 「你是不是不愛我?」──從依附理論看情緒勒索 ]</ref>
13,36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