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897
次編輯
變更
福建芗剧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style="background: #FFB6C1" align= center| '''<big>芗剧《歌仔戏》</big> '''|-| [[File:芗剧《歌仔戏》.jpg|370px|缩略图| 右居中| 芗剧《歌仔戏》[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76256526919&di=bfaf41078a9db390b771e2b2636c76b9&imgtype=0&src=http%3A%2F%2Ffj.people.com.cn%2FNMediaFile%2F2018%2F0619%2FLOCAL201806191008137899150645362.jpg 原图链接][http://fj.people.com.cn/GB/339045/340948/386259/index.html 来自人民网 的图片]]]|-| style="background: #CDCDCD" align= center| |-| align= light|'''中文名''':芗剧 '''地 区''':福建 '''别 称''':歌仔戏 '''代表曲目''':《月蚀》、《侨乡轶事》 '''分 类''':戏曲 |}
'''福建芗剧'''是二十世纪初叶发源于[[宜兰县|宜兰]]的[[歌仔戏|台湾歌仔戏]]分支。[[台湾]]歌仔戏在回传入福建后,在当地称为芗剧。歌仔戏在台湾正式成型时,传采用[[中国]][[福建]][[漳州]]一带的「歌仔」;「歌仔」又称「杂锦歌」、「什锦歌」、「锦歌」。锦歌是什锦歌之简称;1953年,中国福建省文化厅决定将流传于漳州[[九龙江]],又称芗江,当地的台湾歌仔戏正式称为「芗剧」。编印发行《闽南民间音乐资料汇刊》时,因「什锦」一词过于粗俗,书中略称为锦歌。以早在[[闽南]]有歌仔,没有「锦歌」。而九龙江在龙海县石码地域一段被称为[[锦江]]。因政治考量,曾刻意称当地的歌仔为「锦歌」,并视之为歌仔剧的根源)。乃是吸收民间小戏与民谣曲调而来,以七字或五字组成一句,每四句组成一段,由方言俚语演唱来说故事的一种民歌。
==历史沿革==
陈彬(编曲)、林德和(鼓师,做过厦门市歌仔戏剧团副团长)、郑解放(主弦)曾在[[台湾]][[宜兰县]]的[[宜兰市]]合作1场「歌仔戏主题音乐会」(在台湾的国立传统艺术中心主办,2001年8月31日在宜兰县政府文化局演艺厅世界首演)的闽南歌仔戏部分;台湾歌仔戏部分由[[柯铭峰]](编曲)、[[朱作民]](鼓师)、[[刘文亮]](主弦)合作,并由台湾的国立传统艺术中心出版实况录像光盘。
==视频==
<center>{{#iDisplay:s0307qm71gr|650|480|qq}}</center>
<center>福建闽南芗剧 玉牡丹</center>
<center>{{#iDisplay:m01982sfcm9|650|48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980 戲劇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