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T75手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T75手槍是於1986年(民國75年)由中華民國聯勤205兵工廠開發 ,原型仿自貝雷塔92F手槍[1]

設計

T75手槍為單/雙動扳機,試作型與92F相同,但定型版有所改良,扳機護圈,頂殼杆都重新設計,照門座與套筒采一體化設計,因要維持射擊精準度,加工難度相對地比較高,因此T75手槍的製作工藝相當不錯。

提到基本結構,T75與92系列均是效仿二戰時期的德制瓦爾特(Walther)P38手槍,它的短后座系統原理是:槍管下方之閉鎖鈎於上膛時管制套筒,射擊時后座力帶動套筒與槍管同時向後水平移動,此時控制閉鎖鈎的頂杆與其斜面相互作用,制導閉鎖鈎向下移動並釋放套筒繼續後退,完成其退膛動作。整套系統運作時,槍管中心線與瞄準基線相對視角不變,理論上射擊精度比較理想,但射手會感覺到后座能量較為猛烈而集中[2],是這一種設計的特徵。

另外,T75手槍上的照門座與套筒為一體成型的設計,之所以採用這一種設計,據以往報導是因為在早期的某次競標測試之中,原本分離設計的照門竟於試射時受震動而掉落,導致此槍落選,為避免再有類似意外,遂採用一體成型設計。這樣的話,在加工時尺寸誤差會直接影響射擊精度,因此每一把T75在出廠前均經嚴格的彈著檢測與機件可靠度測試,品管程序十分嚴密。一如其他對於輕兵器的嚴苛要求,T75手槍亦得通過海水、泥漿水浸泡後射擊,以及極高、極低溫環境等戰術測試。

截至1999年為止,9毫米口徑的T75手槍依舊是205廠的主力產品之一。然而,廠方研發部門曾經以警方查獲的非法彈藥,試製.40S&W口徑的手槍;即將T75的槍管、套筒加以放大修改,經測試後也沒有技術上的困難。雖然目前國內軍警單位並無使用.40口徑彈藥的迫切需求,但未來有外國客戶下單訂購時,該廠還是具備有相同的產能。

T75與T75K1皆可搭配聯勤402廠研發的XT82激光指示器,最新版本的激光指示器開關可由扳機連動(由205廠研發)。

視頻

T75手槍 相關視頻

高端消音器的作用大不大?這支伯萊塔92F手槍告訴你!
貝雷塔手槍裝上新加裝置,真厲害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