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TAM坦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TAM坦克的全名是Tanque Argentino Mediano(亦即阿根廷中型坦克)目前服役於阿根廷陸軍,在缺乏坦克製造經驗與資源的情形下,由阿根廷國防部發包給德國Thyssen Henschel公司(2000年與萊茵金屬合併)。車體是由德國與阿根廷的工程師團隊共同研發,其底盤是以德國黃鼠狼步兵戰車為基礎[1]

阿根廷陸軍坦克需求具備現代化輕型裝甲、低車身與充分的火力來應付當時的裝甲威脅。整個發展從1974年開始,並在1977發展出三輛原型車,最後在1979年進入完整規模生產。組裝地點是在當地由阿根廷政府為此計劃設立的工廠(TAMSE),占地9600平方米。1983因為財政上的困難而暫停生產,但在1994年又重新開始生產線TAM直到完成阿根廷陸軍200輛的訂單。

TAM家族總共有七種延伸型,例如155毫米自走炮、迫炮自走車、…等,連同坦克生產總數超過280輛。曾經為秘魯陸軍製造TAM與VCTP,但後來訂單取消,已生產的TAM與VCTP轉供應阿根廷陸軍,也有出口版的TAM但自始至終TAM沒有任何出口紀錄。 雖然有17輛以VCTP部屬在克羅地亞,執行聯合國的維安行動,但TAM家族車輛至今沒有任何戰鬥紀錄。

歷史

1960年代阿根廷開始計劃換裝來自二次世界大戰的剩餘裝備(包括英國的螢火蟲雪曼坦克與M3半履帶車)而向美國提出購買需求,但是美國僅同意提供M113裝甲運兵車與M41坦克(實際上並未運交),阿根廷於是轉向歐洲國家尋求出售的意願,並且可以引進到國內生產。

1973年阿根廷國防部提出新的坦克性能需求,其中包括重量不能超過30公噸,最大行駛速度70公里/時,行駛距離最少500公里。主要裝備是一門105毫米坦克炮,兩挺機槍與榴彈發射器。由於欠缺相關經驗,阿根廷找上德國 Thyssen-Henschel公司協助設計和建立生產線。 Thyssen-Henschel公司經過評估,決定以德國陸軍的鼬鼠式裝甲戰鬥步兵車的車體為基礎來開發[2]

第一輛原型車於1976年在德國出廠,接着展開兩年的各項測試。阿根廷方面則是從1979年開始生產。原先計劃生產至少200輛坦克與300輛使用相同車體的裝步戰車,然而受到經濟不景氣的影響,預算大幅刪減,最後僅生產350輛坦克。

除了坦克以外,其他使用這個車體的車種還包括裝步戰車,使用意大利制155毫米榴彈炮的自走炮,坦克救濟車,多管火箭發射車和彈藥補給車。

視頻

TAM坦克 相關視頻

阿根廷為表南美強國地位造TAM坦克
二戰德國發明改良後的五號中型坦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