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9年8月12日) |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9年8月12日) |
余玠(生年不詳-1253年),字義夫,號樵隱。蘄州廣濟(今湖北武穴市余川鎮)人。南宋名將。
早期事跡
幼時家貧,就讀於滄浪書院、白鹿洞書院。少年時不慎在茶館打死人,失學後投軍,初為淮東制置使趙葵幕僚,後因功補進入副尉,不久又擢升作監主薄。[1] 端平三年(1236年),趙癸任淮東安撫制置使兼揚州(今屬江蘇)知州後,余玠晉謁,被留置幕府。嘉熙二年(1238年)正月,任招信軍(今安徽嘉山東北)知軍兼淮東制置司參議官。嘉熙四年(1240),余玠率水軍由運河進攻至開封有功,升任淮東提點刑獄,後又兼淮安知州、淮東制置司參謀官。淳祐元年(1241年),又以率軍援救安豐(今安徽壽縣)有功,升任淮東制置副使。
主政四川
淳祐二年(1242年)六月,余玠晉見宋理宗,願以恢復四川為己任,升任權兵部侍郎、四川宣諭使。從此,領導四川抗戰。淳祐三年十二月,又升任兵部侍郎、四川安撫制置使、兼重慶知府。當時四川已殘破,並經常受到蒙古軍的侵擾。余玠到任後,招賢納士,共商大計。冉璡、冉璞兄弟應召入幕,首先建議於合州(今重慶合川)城東釣魚山上築城,並移州府於釣魚城。余玠任命冉氏兄弟為合州長官,負責築城。此前,已修築多處山城,此後也修築了十多座山城,許多州府移居山城,頑強地抗擊蒙古軍。余玠實行輕徭薄賦政策,俞興又開屯田於成都(今屬四川),經濟有所恢復。淳祐十年(1250年),余玠率部巡邊,一直進到被蒙古軍占領的興元(今陝西漢中)。十二年(1252年),又率部西向嘉定府(今四川樂山)抗擊南犯的蒙古軍,出現了宋元戰爭爆發四川以來最好的軍事、政治、經濟形勢。
余玠決定在此基礎上,逐步清除跋扈的大將,以統一四川的軍政。他乘到嘉定府之機,首先將當時也在嘉定的利州路都統制王夔處死,派楊成代統其部屬。但移駐雲頂山(當在今廣元境內)的利州都統制司,卻自行推舉統制姚世安接任都統制之職。余玠率部至雲頂山下,派新任都統制楊成上山任職,遭到姚世安的抵制。姚世安又通過避居雲頂山現任宰相謝方叔的親屬,向謝方叔誣陷余玠。
晚年結局
寶祐元年(1253年)五月,南宋朝廷猜疑余玠,決定將他召回。七月,余玠暴卒於四川(另有一說是服毒自盡)。余玠死後,繼續受到攻擊,還受到追削資政殿學士職名的處分。直至寶祐三年(1255年)八月,謝方叔罷相以後,才又「詔追復余玠官職」。
紀念遺跡
後世紀念
余玠薨於重慶。其子余如孫奉旨扶公之柩,安葬於溧陽荊山之原。後來,故鄉人民紀念他,為其造衣冠塚,墓址在今太平山風景區橫江(崗)山下青蒿村余公林。東邊是滄浪書院景區,西邊是梅川的源頭。為了紀念英雄余玠,當時廣濟縣用余姓作為地名,余川,餘蒷由此命名。蜀人得知餘玠抱恨而死,又?興建「餘玠遺愛碑」及「餘公祠」。在其故鄉蘄水,將余玠列為宋元八賢之一,入「八賢祠」。
人物遺跡
2010年5月,南宋抗蒙山城體系締造者餘玠(即南宋抗蒙最高軍事長官)的帥府所在地在重慶渝中區被發現。位於渝中區望龍門街道的巴縣衙門,後該地下考古現場開始發掘。該處小地名叫老鼓樓,按照考古學慣例,這個遺址被命名為老鼓樓遺址。至此,抗蒙山城體系已經完全清楚:核心級的指揮部就是如今發現的老鼓樓衙署;次級為釣魚城、白帝城、瀘州神臂城等;三級有南充苦竹隘等;四級如渝北多功城等。
參考文獻
- ↑ 《宋史‧余玠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