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南海區桂城中心小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佛山市南海區桂城中心小學是廣東省首批省一級學校。學校創辦於1957年,由華僑黃玉清女士資助辦學。
簡介
荔灣區華僑小學是廣東省首批省一級學校。學校創辦於1957年,由華僑黃玉清女士資助辦學。1970年,因文化大革命而停辦,1985年由荔灣區委、區政府復辦。華僑小學原來的校舍比較殘舊,學生活動的場地較小,生均只有2平方米,與省一級學校的要求有較大的差距。市、區政府非常關心我校辦學用地問題,在2001年,學校西側橡膠五廠被征拆時的1800多平方米(價值2000多萬元)的用地批撥了給我校,生均占地面積立即擴大了一倍,教育局也馬上撥出100多萬元,全面改善學校的辦學條件,特別是區在財政較困難的情況下,拔出200萬元建設我校的校園網,使我校做到教師人手一機,學生平均六人一機,各教室都有教學平台,為現代信息技術[1]教育的開展提供了優越的條件。特別是在2005年7月,學校接管原荔灣實驗學校的學生和教學場地。學校由兩個校區組成,原中山八路校區為東校區,荔港南灣校區為西校區。校園占地面積為15500平方米,學校建築面積為21500平方米。學校現有教學班56個,學生2280人,教職員工156人。
擴大後的華僑小學,在全體師生的努力下,藉助四個機遇,即抓住並校的機遇,凝聚人心,實現隊伍素質提高;抓住品牌學校創建的機遇,理清學校辦學思路;抓住社會日益重視教育的機遇,實現融資辦學,加速學校發展;抓住課改機遇,實施科研興校,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實現學校突破式發展。學校聲譽不斷提高,得到國家教委和省、市,區有關領導的充分肯定,學校是廣州市和荔灣區對外開放宣傳的窗口學校,曾多次接待外國、港、澳地區和省內外兄弟學校同行參觀,是一所充滿朝氣、催人奮進的示範性小學。
教師隊伍
華僑小學學校領導班子團結務實、開拓進取,教師團結協作、愛生敬業。學校在繼承優良辦學傳統的基礎上提煉出「面向世界,多元交融」的辦學理念,逐步形成了「以科研為龍頭,帶動各學科均衡發展,在全面育人基礎上,注重張揚學生個性特長」的辦學模式,突顯出「科研、德育、學科均衡發展、體教結合」的辦學特色。學校的品牌得到同行、家長、社會的肯定,在「三品工程」建設中成就了8個品牌學科,22名品牌教師。
華僑小學擁有一支團結務實、開拓進取、愛生敬業、追求卓越的高素質的幹部、師資隊伍。學校里有全國優秀教師、廣東南粵新秀、省特級教師、市優秀教師、品牌教師等。我們通過構建學習型校園,把教師引領到教書育人和專業追求上,我校有關教師教學反思、案例、故事、論文等集結成40多冊,課改成果、課改經驗在《中國教育報》、《小學教學參考》、《小學語文教學》、《廣東教育月刊》、《中國電化教育》等上刊登,反映了教師的成長曆程。在班主任工作中,許多老師結合開展的德育活動撰寫了不少心理輔導個案、幫教後進生個案、德育論文等,在參與2007年1月的全國中小學思想道德建設優秀成果展評中,共推薦82篇成果參與評比,有33人分別獲得一、二、三等獎,學校獲集體二等獎。
學校榮譽
學校先後被評為全國科研興教示範基地、國家教育部團體心理輔導實驗基地、廣東省知識產權教育示範學校、廣州市知識產權教育示範學校[2]、市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市青年文明號、市德育特色學校、市五項體育傳統項目學校、荔灣區首批五星級書香校園。
素質教育
華僑小學重視學生個性特長的發展,積極開展多項課外活動,學校有田徑、游泳、圍棋、射擊、溜冰、乒乓球、合唱、舞蹈、笛子、科技、計算機、奧數、小主持、小記者、繪畫、書法等興趣小組,我校學生參加各類各級比賽獲獎的有815人次之多。特別是近兩年,我校學生參加「張道真」杯英語競賽和全國小學生華羅庚數學競賽獲獎人數和獲獎名次均居全區首位。尤其是在「張道真」杯英語競賽中,全區98名獲獎者中有17名是我校學生;在全國小學生華羅庚數學競賽中全區11名二等獎者中有4名是我校學生,此次競賽我校共有7名學生獲獎。學校的兩支合唱隊分獲廣州市第十屆學校合唱節二等獎;學校的藝術展演隊獲廣州市第二屆青少年藝術節一等獎。學校開展的各項活動有50多次刊登在《廣州日報》、《新快報》、《現代中小學生報》及《嶺南少年報》上,廣州電視台和南方電視台也多次對我校的活動進行了報道。
校園設施
學校有寬敞的操場、游泳池、多媒體階梯電教室、電腦室、自然實驗室、美術室、科技室、勞作室、圖書館、生物園、電子琴室、鋼琴室、[span]舞蹈室等功能室,是一所教學條件一流的學校。
華僑小學重視學生個性特長的發展,積極開展多項課外活動,學校有田徑、游泳、圍棋、射擊、溜冰、乒乓球、合唱、舞蹈、笛子、科技、計算機、奧數、小主持、小記者、繪畫、書法等興趣小組。
視頻
佛山市南海區桂城中心小學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現代信息技術在現代教育技術中的應用,道客巴巴,2015-03-20
- ↑ 【頭條】示範學校評選應回歸本真 ,搜狐,2018-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