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革命戰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土地革命戰爭又稱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英文:Agrarian Revolutionary War),中國現代史上共有三次國內革命戰爭,第一次是北伐戰爭,第二次就是土地革命戰爭,第三次是解放戰爭。
土地革命戰爭是共產黨領導的紅軍與蔣介石的國民黨反動派之間進行的第一次武裝戰爭,是共產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重要階段。由於共產黨在蘇區推行利於農民的土地政策,而且這次戰爭的主要目的就是以根據地為中心進行的,故曰土地革命戰爭。
名 稱 | 土地革命戰爭 |
---|---|
別 稱 |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 |
時 間 | 1927年8月—1937年例 |
地 點 | 中國 |
參戰方 | 中國工農紅軍——國民革命軍 |
參戰方兵力 | 紅軍50萬, 國軍100萬 |
主要指揮官 | 毛澤東、蔣介石 |
結 果 | 國共停戰,進入第二次國共合作 |
傷亡情況 | 紅軍最後只剩3萬 國民黨各派系軍隊傷亡約12萬 |
目錄
戰爭背景
十年內戰是指中國在1927年-1937年間,由中國國民黨領導的國民政府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地方性政權發動的戰爭,此戰爭於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結束。中國國民黨稱之為「剿共」,中國共產黨稱之為土地革命戰爭或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1]
國民黨方面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蔣介石在南京建立了國民政府,後與汪精衛武漢政府合併「寧漢合流」,對共產黨人進行「清共」和屠殺。1928年末國民政府舉行「二次北伐」,占領北京,奉系軍閥張作霖退到關外。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服從國民政府,形式上統一了全國。但國民黨新軍閥間連年混戰給人民帶來極大災難。在國民政府統治下,四大家族憑藉國家政權,迅速聚斂巨額財富,成為中國官僚買辦資產階級的代表。後因國民黨內部矛盾衝突,爆發「中原大戰」,形成新軍閥割據局面。1931年,日本發動了侵略中國東北的「九·一八」事變。由於國民黨集團的不抵抗政策,致使東北三省淪亡。國民政府在對日作戰和「剿共」的取捨上舉棋不定。
共產黨方面
1927年召開「八七會議」,糾正了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錯誤,發動了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創建紅軍,開闢農村根據地,進行土地革命,開闢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同年10月,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的部隊到達井岡山,開展游擊戰爭,進行土地革命,組織工農政府,建立地方武裝,創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會師後,逐步擴大了根據地。
戰爭經過
紅軍誕生和根據地建立
1927年8月1日,以周恩來為書記的中共前敵委員會和賀龍、葉挺、等領導國民革命軍(北伐軍)的2萬多人在南昌舉行起義, 8月7日,中共中央決定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 9月11日,毛澤東等領導由農民自衛軍、工人糾察隊和革命士兵組成的工農革命軍,舉行秋收起義。12月11日,葉挺、葉劍英等領導工人赤衛隊和革命士兵在廣州舉行起義。到1928年6月,中國共產黨在全國範圍內領導了近百次武裝起義, 1928年5月開始,各地工農武裝陸續稱為紅軍。
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隊伍於1927年10月,轉戰到井岡山地區,創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1928年4月,朱德、陳毅率領工農革命軍(由南昌起義軍餘部編成)和湘南農軍到達井岡山,同毛澤東領導的部隊會師,鞏固和發展了井岡山根據地。 1929年3月至1930年10月,國民黨新軍閥之間,相繼爆發混戰。各地紅軍乘機積極發展革命戰爭。桑植起義後,在湘鄂邊界地區逐步發展起來的紅軍於1929年7月在南岔、赤溪戰鬥中取得基本殲滅國民黨軍1個旅的勝利,黃麻起義後,在鄂豫邊界地區逐步發展起來的紅軍於同年6~10月取得3次反「會剿」的勝利。
秋收起義部隊於1927年9月在三灣改編時,就確立了共產黨對軍隊領導的根本原則,在軍隊內部開始實行民主制度。又制定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1929年12月,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通過了以《關於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為中心的決議案,即古田會議決議。這個「決議」,規定了紅軍的無產階級性質和基本任務。[2]
紅軍反「圍剿」的勝利
毛澤東、朱德指揮紅一方面軍粉碎了國民黨軍三次「圍剿」。湘鄂西蘇區的洪湖區軍民也相繼挫敗了國民黨軍的第一、第二、第三次「圍剿」,保衛了蘇區。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紅軍於1931年1月打破國民黨軍第一次「圍剿」, 5月又打破第二次「圍剿」,紅四方面軍於11月至1932年6月主動發起攻勢作戰,使國民黨軍的第三次「圍剿」計劃破產。
在紅軍反「圍剿」勝利形勢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和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簡稱中革軍委)於1931年11月在中央蘇區的瑞金宣告成立。毛澤東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朱德任中革軍委主席。
「左」傾錯誤和革命挫折
中國共產黨六屆四中全會產生的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錯誤領導者,推行許多「左」的錯誤政策,過分誇大紅軍3次反「圍剿」的勝利和國民黨軍的失敗,要求紅軍不顧主客觀條件,進攻和占領中心城市,實現一省數省的首先勝利,乃至爭取全國的革命勝利。
在這個軍事冒險主義方針指導下,10月,蘇區中央局在寧都舉行會議,毛澤東受到不公正的批評和指責,會後被免去紅軍領導職務。
1933年2月,蔣介石對中央蘇區發動第四次「圍剿」。中央紅軍主力在周恩來,朱德指揮下,打破了國民黨軍第四次「圍剿」。9月下旬開始對中央蘇區又進行第五次「圍剿」。臨時中央的領導機構進一步推行「左」的錯誤政策,在第五次反「圍剿」的作戰指導上實行了一系列錯誤的原則。到10月,中央紅軍在蘇區內粉碎「圍剿」的可能性完全喪在湘鄂西蘇區,紅軍也受到嚴重挫折。
遵義會議和長征勝利
1934年8月,湘贛蘇區紅軍根據中央指示,執行中央紅軍長征先遣隊的任務。10月10日,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率軍,從瑞金出發,向湘西轉移,開始長征。
1935年1月7日,中央紅軍占領遵義。中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義舉行擴大會議,糾正了王明「左」傾冒險主義在軍事上的錯誤,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確領導,制定了紅軍爾後的戰略方針。3月,組成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3人軍事指揮小組。遵義會議以後,中央紅軍5月上旬渡過金沙江,取得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10月19日到達陝甘革命根據地。中央紅軍主力歷時1年,縱橫11個省,行程2.5萬里的長征,勝利結束。
1936年10月9日、22日,紅四、紅二方面軍分別在甘肅省會寧城和靜寧的將台堡,同紅一方面軍會師。至此,紅軍長征全部勝利結束。[3]
抗日統一戰線的確立
在中共地下黨組織的領導下,北平學生在1935年12月9日舉行聲勢浩大的抗日遊行,遭到國民黨軍警鎮壓。由此開始的一二九運動迅速波及全國。上海和其他地方的愛國人士、愛國團體也紛紛成立各界救國會,要求停止內戰,出兵抗日。抗日救亡鬥爭迅速發展成為全國規模的群眾運動。
8月1日,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和中共中央的名義,起草了被稱為「八一宣言」的《為抗日救國告全國同胞書》,公開發表。
中共中央結束長徵到達陝北後,於12月17日至25日在瓦窯堡召開會議,會議通過張聞天起草的《中央關於目前政治形勢與黨的任務決議》。12月27日,毛澤東根據會議精神,作題為《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的報告,明確提出黨的基本策略任務是建立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1935年底,中共中央派劉少奇到華北重建和加強遭受嚴重破壞的華北各地黨組織。1936年上半年,中共中央和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先後派人到上海,與那裡的黨組織重新建立聯繫。5月,愛國人士宋慶齡、沈鈞儒、等發起成立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主張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12月12日,國民黨東北軍將領張學良和第17路軍將領楊虎城在西安扣留了前來部署「剿共」的蔣介石及其同來的高級軍政官員,發動了西安事變。中共中央派周恩來等前往西安參加談判,促成事變的和平解決。
此後,在中國共產黨和全國人民的繼續鬥爭下,國內和平基本實現。 [4]
主要事件
革命意義
十年土地革命,從戰爭實踐中,造就了大批優秀的軍事指揮員,積累了豐富的鬥爭經驗,提高了部隊戰鬥力,而且鍛煉出一條馬克思主義的軍事路線,從而為實現全國抗戰和中國革命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5]。
在這個時期中,黨曾兩次經受嚴峻的考驗:一次是大革命的失敗,一次是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這十年的歷史證明:那種理論脫離實際,照搬照抄外國經驗的教條主義,或由一個遠離中國的國際指揮中心來指揮中國革命的做法,都是錯誤的。這十年中,黨在指導思想上雖然幾度犯過「左」的錯誤,但終於依靠自己的力量糾正錯誤,汲取教訓,實行正確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實現從土地革命戰爭到抗日民族戰爭的轉變,把中國革命推向了新的階段。
視頻
關於中國土地革命視頻
參考文獻
- ↑ 淺析十年內戰背景及影響 參考之家 ,201-11-18
- ↑ 紅軍的建設和作戰原則的基本形成,中國軍網, 2015-02-26
- ↑ 重溫長征故事——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人民網
- ↑ 建立最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重溫黨中央在瓦窯堡的戰鬥歲月,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 2018-09-03
- ↑ 土地革命意義,志趣文摘, 2019-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