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家鄉的年味(阮仕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家鄉的年味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家鄉的年味》中國當代作家阮仕釗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家鄉的年味

不似春光勝似春光。 不知不覺,一年一度的春節眼看又快要到來了。在我們家鄉,把春節俗稱為「過年」。

其實,「年」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人們常說,忙了一年了,過年得好好休息幾天。一年有四季,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人生要有節奏,張弛有度。最重要的是,我們能在過年中感受到一種家的溫馨和幸福。

我是出生在農村,在農村長大的,雖然參軍、轉業進城50多年了,但對農村過年的趣事記憶猶新。

曾記得,那個時候過年,甚至能從年前的農曆臘月初八開始,一直會延續到第二年正月十五的元宵節。殺豬宰羊灌香腸、打豆腐生豆芽、熬糖炸麻葉、炒花生炒瓜子,辦年貨、敬祖先等等,一路過來,無疑給過年增添了許多神秘而神聖的氣氛。

每逢春節都會有很多獨特的習俗,比如吃年夜飯、穿新衣、放鞭炮、壓歲錢。而貼對聯又對春節尤為重要,所以,貼對聯是重中之重。

在我讀小學四年級的時候我第一次為自家寫對聯了。我們家每年都是我叔叔寫對聯,他是師範畢業的語文老師,一手毛筆字寫得很漂亮。一到春節期間,鄉里鄉親都請他寫對聯。

這年三十,照常還是叔叔寫對聯,我也幫忙準備紙筆墨硯。奶奶對我說,你也讀四年級了,也算是有文化的人了,今年你也寫對聯。我說怕寫不好讓別人笑話。奶奶說:孔夫子不嫌字丑,醜媳婦總要見公婆,好歹也是你自己寫的啊,誰是生來就會寫對聯。在奶奶的鼓勵下,我也就大起膽子過了一把寫對聯的「癮」。

在學校用的小毛筆,大字本只有2公分見方的米字格,可寫對聯要用大號毛筆。我怕寫不好,就找來一些廢報紙,先練習一下,寫了好多遍也沒有一張像樣的。

叔叔鼓勵我要大膽的寫,同時也教導我,寫字時身子要坐直,不要趴在桌子上,還手把手的教我怎樣使用毛筆。聽了叔叔的一番話,我終於掌握了使用毛筆的一些最為基本的方法。

我初次寫對聯,不能寫大門上的對聯,只能寫「開門大吉」、「出入平安」以及豬圈雜屋的「六畜興旺」門腳、斗方之類小條幅。有了奶奶和叔叔的鼓勵,我也頗有成就感。

從此以後,每逢春節我就自己寫對聯了。從小學到初中高中,學校出牆報、校刊,我都負責畫報頭、插圖、寫標題。以至於後來開大會寫橫幅、刷大標語,逐漸走上美術書法創作道路。

在我的家鄉,流傳着「三十的火,十五的燈」。大年三十火要燒得旺旺的,通宵不能熄滅,十五的燈籠通宵達旦。正月里最熱鬧的事情要屬舞龍燈了,每年從正月十五,舞龍燈成了我們當地的習俗。

龍燈走到人家家門口時,主人都會擺好禮品,放上鞭炮迎接龍燈,鞭炮越響舞龍的越有勁。龍燈隊停頓時候採蓮船就划起來唱起來,都會用吉祥好聽的詞語祝福主人。

我的家鄉十字溝就有舞龍燈、玩獅子、劃採蓮船的習俗。正月十五早上從宋家坪到胡家壩、羅家崗、楊家台、沙嘴壩、譚家壩、阮家台,直到陽坡羅家岩,我也提着燈籠跟隨着一直玩到後半夜才回家。龍燈真正好看的還是晚上,讓人流連忘返。

而如今家家都住上了樓房,生活條件好了,卻年味越來越少了,越來越沒有過年的氛圍了。

越來越多的農村年輕人進城打工、買房,有的把子女都帶到城裡上學讀書,過年時家裡只剩下老人了,能熱鬧得起來嗎?

父母在的時候,無論有多麼困難都會千方百計地回家過年。但是,當父母不在了時候,家就變成了「老家」,兄弟姐妹也就變成了親戚。原生家庭其實就已經解散了,在意更多的是自己的小家,來往就少了,回老家過年,很顯然沒有必要了。

隨着農村逐步城鎮化,有的老家的老房子拆了,回農村過年,住哪裡都是問題,你想想,他們還會回來過年嗎?

不要說農村過年沒有年味,城裡也沒有了過年的氛圍了。相對來說,農村的人越來越少,城裡的人越來越多,五湖四海的人進城打工,貸款買房,城市人口劇增。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現在的城市也變得沒了以往的人情味。同住一個小區,同一個門棟,甚至門對門,相互都不知道對方的姓名,也不打招呼,擦肩而過,視而不見。到了春節放假,街面上的大小店鋪都關門歇業,也不少的人關着門打麻將、鬥地主。街上來往的車輛和行人也比平時少了許多,年味也就少了許多。

我們家鄉還流傳着「大人望種田,小孩望過年」的俗話。大人們祈求來年風調雨順,糧食好收成。小孩過年吃好玩好,穿新衣裳,還發壓歲錢。

而現在也流行一句話:老人怕過年。因為每次萬家燈火的時候,老人們都特別的孤獨,因為兒女都不回來陪老人過年。有的人家雖說是兒孫滿堂,可子女到外省外國定居,遠隔千萬里,難得回家陪老人過年。這也正是「子女越優秀,離父母越遠。」

以往,人們要想穿到新衣服,或者說吃到豬肉及其他的美食,就必須等到春節。現如今食物不再匱乏,美食不再稀缺,最直接的體現便是年夜飯上的美食變得不再稀罕了,天天就像以往過年一樣。雖然大家依舊會走走形式,但美食能夠帶給人的幸福感已經大打折扣了。因此對於過年的期待感就逐漸少了,同時也少了許多「年味」。

以往過年除了吃年飯、看龍燈、趕廟會外,最忙的就是拜年走親戚。有的親戚多,七大姑八大姨,拜年要半個月。

那時候走親訪友都要帶着禮品,翻山越嶺,走街串巷,登門拜訪。如今智能手機的普及了,便有了電話拜年、短信拜年、視頻拜年,連拜年短信都是抄襲的,雷同的。如此,網絡化的發展,它帶給人們許多有趣的事兒。而另一方面,它也削弱了現實的年味了。

有的地方作出規定,春節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春節沒有了「響兒」,沒有了過年的儀式感,冷冷清清,更沒有年味了。

另外,西方的「洋節」也逐漸充斥了中國的傳統節日特別是近幾十年來,很大一部分人趕時髦,過起了洋節。比如雙十一、平安夜、聖誕節,人流涌動,熙熙攘攘,購物狂歡。反觀,中國的「春節」就沒有了那那種熱鬧氛圍了。

總之,中國的傳統節日是建立在宗族文化基礎上逐漸形成的,春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的喜慶團圓節日。所謂年味兒,美食、爆竹和窗花都只是表面,親情才是年味的本質,而沒了血脈傳承何來親情?年味是喜慶的氛圍,是積極向上的精神,是洋溢着人情味的文化傳統。年俗里飽含着人們對吉祥如意的嚮往,對和諧美滿的渴望,對至善至美的執着追求。留住濃濃的年味,就是留住我們的精神家園,留住我們的文化基因!

願「年味」永遠飄香,成為你我他心中美好的記憶,成為民族的共同記憶…… [1]

作者簡介

阮仕釗(1947—),十字溝人,大專文化,副研究館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