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潤道中有懷錢塘寄述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常潤道中有懷錢塘寄述古》是蘇軾的作品之一。
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並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1]。
“ |
従來直道不辜身,得向西湖兩過春。 沂上已成曾點服,泮宮初采魯侯芹。 休驚歲歲年年貌,且對朝朝暮暮人。 細雨晴時一百六,畫船鼉鼓莫違民。 草長江南鶯亂飛,年來事事與心違。 花開後院還空落。燕入華堂怪未歸。 世上功名何日是,樽前點檢幾人非。 去年柳絮飛時節,記得金籠放雪衣。 浮玉山頭日日風,涌金門外已春融。 二年魚鳥渾相識,三月鶯花付與公。 剩看新翻眉倒暈,未應泣別臉消紅。 何人織得相思字,寄與江邊北向鴻。 國艷夭嬈酒半酣,去年同賞寄僧檐。 但知撲撲晴香軟,誰見森森曉態嚴。 穀雨共驚無幾日,蜜蜂未許輒先甜。 應須火急回征棹,一片辭枝可得粘。 惠泉山下土如濡,陽羨溪頭米勝珠。 賣劍買牛吾欲老,殺雞為黍子來無。 地偏不信容高蓋,俗儉真堪着腐儒。 莫怪江南苦留滯,經營身計一生迂。 |
” |
— [北宋]蘇軾 |
名動京師
嘉祐元年(1056年),蘇軾首次出川赴京,參加朝廷的科舉考試。
蘇軾的《刑賞忠厚之至論》獲得主考官歐陽修的賞識,卻因歐陽修誤認為是自己的弟子曾鞏所作,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蘇軾在文中寫道:「皋陶為士,將殺人。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歐、梅二公既嘆賞其文,卻不知這幾句話的出處。及蘇軾謁謝,即以此問軾,蘇軾答道:「何必知道出處!」歐陽修聽後,不禁對蘇軾的豪邁、敢於創新極為欣賞,而且預見了蘇軾的將來:「此人可謂善讀書,善用書,他日文章必獨步天下。」
在歐陽修的一再稱讚下,蘇軾一時聲名大噪。他每有新作,立刻就會傳遍京師。當父子名動京師、正要大展身手時,突然傳來蘇軾蘇轍的母親病故的噩耗。二兄弟隨父回鄉奔喪。嘉祐四年十月守喪期滿回京,嘉祐六年(1061年),蘇軾應中制科考試,即通常所謂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為「百年第一」,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 四年後還朝判登聞鼓院。治平二年,蘇洵病逝,蘇軾、蘇轍兄弟扶柩還鄉,守孝三年。三年之後,蘇軾還朝,震動朝野的王安石變法開始了。蘇軾的許多師友,包括當初賞識他的恩師歐陽修在內,因反對新法與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見不合,被迫離京。朝野舊雨凋零,蘇軾眼中所見,已不是他二十歲時所見的「平和世界」。
作者簡介
蘇軾(1037年~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諡號"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父親蘇洵的長子,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散文家和詩人。豪放派代表人物。他與他的父親蘇洵(1009~1066)、弟弟蘇轍(1039~1112) 皆以文學名世,世稱"三蘇";與漢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齊名。他還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
主要作品
作品有《東坡七集[2]》、《東坡易傳》、《東坡樂府》、 《瀟湘竹石圖卷》、《枯木怪石圖卷》等。
視頻
常潤道中有懷錢塘寄述古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原來這32個成語都出自蘇軾的詩詞,無愧於一位天才的文學巨匠!,個人圖書館,2019-02-21
- ↑ 東坡七集,可可詩詞網,2019-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