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樹聲 - 清代官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張樹聲 - 清代官員 |
本名;張樹聲 所處時代;清末 民族族群;漢 出生地;安徽肥西 出生日期;1824年 逝世日期;1884年 主要作品;《張靖達公奏議》8卷, 《张靖达公杂著》1卷, 《庐阳三贤集》16卷 |
張樹聲(1824-1884),字振軒,1824年(清道光四年)生,安徽合肥人,廩生出身,清末淮軍將領。歷任道台、按察使、布政使、巡撫、總督、通商事務大臣等職。是淮軍開明派代表人物,提倡"采西人之體,以行用"。
字號;字振軒
人物簡介
1853年,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張樹聲與父親張蔭谷及弟弟樹珊、樹屏、樹槐等在周公山下殷家畈築堡寨(後擴建為張老圩),興辦團練,對抗太平軍。先受道員李元華指揮,在本縣及六安、霍山、無為等地作戰,又多次配合李文安、李鴻章父子所率團練,在合肥一帶圍攻太平軍,授知府銜。大潛山周圍的劉銘傳、董鳳高和紫蓬山下的周盛波、周盛傳等部團練與張家團練互相呼應,號為"三山"團練,聲勢較大。1862年(同治元年),曾國藩命李鴻章組建"淮軍"。李鴻章令張樹聲招集劉銘傳、周盛波、周盛傳、潘鼎新、吳長慶等團練首領,到安慶見曾國藩。經曾國藩認可後,回鄉集合團練,3個月成軍,編為"樹字"等營。由安慶乘輪船開赴上海,攻打李秀成部太平軍。1864年(同治三年),攻占常州、湖州,以按察使記名。1865年,授直隸按察使,隨曾國藩鎮壓捻軍。次年仍歸李鴻章。將捻軍東、西兩部先後鎮壓下去。1870年調補山西按察使、布政使,不久署理山西巡撫。1872年後升漕運總督、江蘇巡撫。1872年11月25日至1873年2月3日期間署理兩江總督(以江蘇巡撫署理),曾大力治理太湖、興修水利;不久因母死歸鄉。1877年(光緒三年),任兩廣總督,先後鎮壓苗民起義多起。1882年,因李鴻章喪母歸葬,張樹聲署理直隸總督。時值朝鮮內亂,日本駐朝公使花房義質率兵500名侵朝。朝鮮王室請求中國出兵幫助平亂。張樹聲迅速調淮軍吳長慶部自山東入朝鮮,迫使日本簽約撤兵,使日本企圖藉機吞併朝鮮,侵略中國東北的陰謀破產。清廷嘉獎張樹聲能幹,加太子少保銜。次年還督兩廣。1884年(光緒十年)法軍侵略越南,張樹聲派軍入越南抗擊法軍,為防法軍入侵,他派兵在越南諒山、高平等省擇要住守。主張公開支持劉永福的黑旗軍和越南軍民抗法。但朝廷戰和不定,淮軍在北寧戰敗後,張樹聲自請解除總督職務,專門治軍。不久受革職留任處分,仍辦理廣東防務,期間親住黃埔行營,勘察地形,訓練部伍。當年11月病逝於廣州,諡靖達。著有《張靖達公奏議》8卷,《張靖達公雜著》1卷,《廬陽三賢集》16卷。[1]
主要階段
出生門第
張樹聲,字振軒,於道光四年(1824年)出生於肥西張老圩(今屬紫蓬山管委會)。張氏家族是當地一個大家族,據家譜記載:張氏為清河郡,百忍堂。先世自江西遷合肥之南鄉;明季有鏊公者,再由南鄉遷西鄉,世居周公山下。至張樹聲一代,已傳衍十一世。張樹聲的父親名張蔭谷,是一位取得郡庠生 名號的讀書人。張樹聲自幼生長於一個書香門第,其父治學以實行為先,沉潛經史,貫通大義,尤其側重於經世濟時之務,不屑於凡夫俗儒、記誦詞藻的風氣。
張蔭谷學業勤勉,但科場卻始終不順,三應秋試皆未能中式。由於家口眾多,食指浩繁,生計日漸蹙迫。無奈之下,他只得放棄舉業,為生計衣食奔忙。每晚便教諸子讀書,授解課文,剖析意旨,講解不倦。同時還要他們臨帖習字,眾子在嚴父訓導下,不敢懈怠,也能旦夕勉勵,學識皆日漸精進,為以後事業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礎。
張樹聲兄弟九人,他排行居長,二弟樹珊、三弟樹槐、五弟樹屏,後來皆為淮軍將領。樹聲受到家學薰陶,志向高遠。少年時期,他刻苦用功,績學勵行,除重點攻讀"四書""五經"外,於天文、歷算,地理、兵法等都有着濃厚的興趣,在同時學友中甚為傑出,深得學界耆宿的讚賞,預言此子日後必成大器。不久,樹聲即以博學冠群,錄取為縣學廩膳生員(簡稱為廩生),就是可以獲得朝廷錢糧資助的優秀生員。正常途徑一般都是經過科舉考試,考中者可以依次升為國子監學生(貢生)、舉人、進士,取得功名,然後進入仕途,平步青雲。
張樹聲平日憑窗苦讀,但卻無意於功名。每有客至,愛談天下形勢,"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信念深植在他的心中。離家不遠就是周公山,傳說為三國風雲人物周瑜年輕時讀書的地方,張樹聲幼時就特別崇拜周瑜,常和夥伴們登山遊玩,來到山頂周公廟、周公洗硯池等處,憑弔這位古代文武兼備的英雄。他曾寫有一首《過周公瑾墓》的詩中,就有"鼎足功收一炬紅","半壁江山效死忠"之句,抒發了立志報國的情思。
辦理團練
清代咸豐年間,社會矛盾激烈,內憂外患,天下大亂。太平天國起義席捲大半個中國,捻軍在淮河流域與之遙相相應,江淮地區到處土匪、盜賊猖獗橫行。合肥西鄉民眾惶恐不安,父老鄉親經常聚集在士紳張蔭谷家中,磋商應對之策。當時,各地有辦理團練以自保之舉,曾國藩就是在籍辦理團練而創建湘軍的。於是,張蔭谷挺身而出,率先捐出家中存糧數百石,並動員富裕人家出資,貧窮之戶合力,招募青年壯勇,親率樹聲、樹珊、樹屏、樹槐數子,在周公山下殷家畈築堡壘寨(後擴建為張老圩),創辦團練,以圖自保。團練初成,張蔭谷便制定了條約紀律,定期集訓,使得鄉民同心,西鄉局勢得以基本穩定。他們還與周圍不遠處的大潛山劉銘傳、紫蓬山周盛波、周盛傳等部團練互相呼應,號為"三山"團練,聲勢較大。
當時西鄉團練聲勢之盛,"百里之內,互為聲援;賊來則戰,去則耕;賊近則守,遠則出擊。" 不但地方官奉為上賓,時相招請出戰;團練之間則是"寇至則相助,寇去則相攻,視為故常。" 據說,葉志超為謝先亮團練練勇時,途遇一女,強行搶奪過來。後來,卻知此女竟是張氏兄弟的中表妹。其中有實力者如劉銘傳,更思"乘時糾集團眾,獨樹一幟,為異軍之突起" 。據說,肥西幾路團練一度準備加入太平軍,會盟定議時,忽然大風颳斷旗杆,劉銘傳軍師劉盛藻以為"天不助也",遂未成行。
咸豐二年(1852年)十二月太平軍攻克武漢後,沿江而下,很快席捲皖省。攻占安慶後,繼續北進,所到之處,清軍望風而逃,不戰棄城。曾先後數圍廬州,咸豐八年(1858年)還取得著名的"三河大捷"。在此期間,張家團練多次受清朝官府之命,受道員李元華指揮,在本縣及六安、霍山、無為等地參與抵抗太平軍的戰鬥。後來,又為李鴻章父刑部郎中李文安所招,在廬州一帶圍攻太平軍。李文安去世後,張樹聲率部又回到李元華部下,曾外出至無為、巢縣、潛山、太湖等地作戰,累功被保薦為同知。由於他和李文安、李鴻章父子相互過從的關係,為以後隨召集組建淮軍打下基礎。
組建淮軍
同治元年(1862年),湘軍統帥曾國藩由於"三河之戰"湘軍大敗,主力被殲七千餘眾,無力分兵援滬,命當時為其幕僚的李鴻章招募兩淮營勇,組建"淮軍",以補湘軍力量的不足。李鴻章受命後,正躑躅間接到曾雖其父辦團練、抵禦太平軍的張樹聲派人送來的一道稟帖。帖中張樹聲洞陳安徽形勢,表示了願意投效的意圖,還談了合肥西鄉團練的一些情況。於是,李鴻章即將此信轉呈曾國藩,並附信寫到:
張生血性忠義,歷年辦團帶勇,現居廬六交界,結鄉民築數十寨以自衛。肥、舒賊不敢近,可謂疾風勁草矣。所陳皖事亦有體要,謹將原件附呈鈞閱……
曾國藩閱信後,對張樹聲大加稱讚:"獨立江北,真祖生也!"於是,李鴻章給張樹聲復函,要其帶劉銘傳、周氏兄弟、潘鼎新、吳長慶等人來安慶見面。張樹聲接信後,立即奔走聯絡各家團練首領,憑籍李氏父子在鄉辦團練所建立起來的關係網,各團練頭目踴躍響應,過程比較順利。同治元年(1862年)新年一過,首批招募的樹(張樹聲)、銘(劉銘傳)、鼎(潘鼎新)、慶(吳長慶)四營陸續開到安慶集中。曾國藩對這批新招淮勇十分關注。各路團練來不久,曾國藩就在府中親自召見張樹聲、劉銘傳、潘鼎新、吳長慶等新任營官,以及準備充當營官的李鶴章、吳毓芬、吳毓蘭、張樹珊、周盛波、周盛傳等十餘名將領。以張樹聲領頭,劉銘傳等人排班而入:
靖達體修碩,而劉公短小精悍,文正迎至廊下。蹀躞往來,獨步至兩小時之久,未出一語相諮詢。自靖達 以次,肅穆寅恪,鶴立鵠候,莫敢聲咳。時壯肅 氣最盛,以文正之侮已也,揮袖磨拳,勢將用武。在此間不容髮,文正遂笑迎之曰:"諸君均人傑也,今日之會,天其有意致中興乎?已飭麾下列几筵,請與諸君聚飲,盡今日歡。"席次,暢談用兵方略,規復計劃,沆瀣相合,有如宿契。
曾國藩推重"相人術",常常先憑對手下相面(即所謂第一印象)作出考評。觀察下來,發現張樹聲最為沉着耐心,而劉銘傳則性格暴烈,二人尤得曾國藩之賞識。未過幾日,李鴻章正式移駐北門外新營盤,建立起獨立的指揮部,標誌"淮軍"正式建立。曾國藩親自"為定營伍之法。器械之用,薪糧之數,悉仿湘勇章程,亦用楚軍營規訓練之……" 。在淮軍組建過程中,主帥李鴻章始終身在安慶,淮軍初創時的主體部分--廬州團練,基本上都是由張樹聲聯絡邀約的;"樹聲為言劉銘傳及周氏兄弟才武,左提右摯,各建旗鼓,淮軍之興實樹聲之倡也。" 由於李鴻章在廬州團練的各種關係和基礎,也由於張樹聲的奔波勸說和積極倡導,淮軍的組建、招募才得以比較順利。因此,完全可以認為張樹聲是淮軍的實際組建者或聯絡召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