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 (清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張英(1637年-1708年),字敦覆、夢敦,號圃翁,安徽桐城人。清朝政治人物,官至大學士。張廷玉是其次子。
生平
張英為康熙六年(1667年)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編修。充日講起居注官,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康熙十六年(1677年),入直南書房,史載:「每從帝行,一時制誥,多出其手。」曾充任《國史》、《一統志》、《淵鑑類函》、《政治典訓》、《平定朔漠方略》總裁官。聖祖嘗語執政:「張英始終敬慎,有古大臣風。」康熙四十年(1701年),以衰病求罷,詔許致仕。書房自書對聯:「讀不盡架上古書,卻要時時努力;做不盡世間好事,必須刻刻存心。」[1]
晚年隱居安徽桐城龍眠山。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康熙帝南巡,張英迎駕於江蘇淮安,帝賜御書榜額,隨至江寧。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康熙帝再度南巡,張英迎駕於江蘇淮安清江浦,仍隨至江寧。卒諡文端,雍正時贈太傅。着有《聰訓齋語》、《恆產瑣言》、《文端集》等。
家族
張英曾祖張淳為明隆慶二年進士,官至陝西布政使。祖父張士維,官至中憲大夫,撫州知府。父張秉彝為貢生。叔父張秉文,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進士,官至山東左布政使;叔父張秉貞,崇禎四年(1631年)進士,後降清,官至兵部尚書。
張英以降,家族更是人才輩出,家族六代共出進士十三人,其中入翰林者十二人。張英長子張廷瓚,康熙十八年(1679年)進士,入翰林,官至詹事府少詹事;次子張廷玉,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進士,入翰林,官至保和殿大學士,雍正時設立軍機處,最初典章皆出其手,與鄂爾泰等同為軍機大臣,且恩遇最隆。張英、張廷玉父子二代為相,「父子雙學士,老小二宰相」、「門第榮耀,世不多見」,是中國歷史的美談。[2]
後代
- 張若靄,雍正十一年(1733年)進士,選庶吉士,官至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襲伯爵。
- 張若澄,乾隆十年(1745年)進士,選庶吉士,官至內閣學士。
- 張若渟,貢生出身,乾隆十四年(1749年)捐刑部主事,官至刑部尚書加太子少保。
- 三子張廷璐,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榜眼,官至吏部侍郎。
- 張若需,乾隆二年(1737年)恩科進士,選庶吉士,官至侍講。
- 張曾敞,乾隆十六年(1751年)進士,選庶吉士,官至詹事府少詹事。
- 張若震,雍正元年(1723年)獲賜舉人出身,官至湖北巡撫。
- 曾孫張聰賢,嘉慶十年(1805年)進士,選庶吉士,官至潼關廳同知。
- 四子張廷瑑,字桓臣,雍正元年(1723年)恩科進士,選庶吉士,官至內閣學士。
- 張若潭,乾隆元年(1736年)進士。
- 玄孫張元宰,嘉慶七年(1802年)進士,選庶吉士。
- 張聰賢 張英六代孫 嘉慶十年二甲第四名進士 潼關廳同知
- 張紹華 張英七代孫 同治十三年三甲十一名進士 江西、湖南、山西 布政使
逸事
至今還流行張英「六尺巷」的故事,張英家與鄰爭地,最後張英寄給家人一信,信上有詩曰:「千里捎書為一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於是張家主動後退三尺,鄰居吳氏大受感動,亦後退三尺,最後留下六尺巷的美談。[3]
在安徽省桐城市的市區中有「六尺巷」的恢復建築。
軼事典故
六尺巷
清代康熙年間,張英的老家人與鄰居吳家在宅基的問題上發生了爭執,因兩家宅地都是祖上基業,時間又久遠,對於宅界誰也不肯相讓。雙方將官司打到縣衙,又因雙方都是官位顯赫、名門望族,縣官也不敢輕易了斷。於是張家人千里傳書到京城求救。張英收書後批詩一首云:「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張家人豁然開朗,退讓了三尺。吳家見狀深受感動,也讓出三尺,形成了一個六尺寬的巷子。[4]
節儉濟貧
張英60歲大壽時,他的夫人計劃專門雇一個戲班子唱一場"堂會",並設宴款待那些前來賀壽的親朋好友。張英得知後,堅決不同意他勸說夫人放棄這一計劃,並用這筆錢做成了100件絲綿衣褲,施捨給行走在路上的窮人們。
注釋
參考資料
40x40px | 維基語錄上的相關摘錄: 張英 (清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