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彩調介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彩調

來自網絡的圖片

彩調介紹彩調俗稱調子、劇、彩燈、哪嗬嗨等,屬燈戲系統,源於廣西桂林地區農村歌舞,說唱衍化而成的「對子調」。彩調劇約500種,從形式上看有獨角戲、對子調、大調戲、三小戲、出頭戲、對台戲等。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講講彩調的歷史與文化。[1]

廣西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區,民族民間音樂舞蹈豐富多彩。彩調最早是從民間歌舞和說唱演變而成的「對子調」。

彩調是戲曲劇種之一,屬燈戲系統,是廣泛流傳於廣西城鄉的主要劇種之一。彩調源於桂林地區農村歌舞、說唱衍化而成的「對子調」,起源於廣西北部農村,流傳甚廣,名稱不一。桂林叫「彩調」,柳州、河池地區和梧州部分縣叫「調子戲」;平樂、荔浦一帶叫「採茶戲」、「彩燈」;左、右江的寧明、百色等地叫「大採茶」、「嗬嗨戲」等,1955年以後統稱為「彩調」。彩調形式活潑,通俗易懂,劇目內容十分貼近群眾生活,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被譽為「充滿泥土芬芳的快樂劇種」,已於2006年5月20日成功入選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彩調形式活潑,通俗易懂,劇目內容十分貼近群眾生活,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被譽為「充滿泥土芬芳的快樂劇種」,已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955年,統一定名為「彩調劇」。

彩調原稱調子。是廣西各族人民喜聞樂見的戲曲劇種之一。它屬燈戲系統,源於桂林地區農村歌舞,說唱衍化而成的「對子調」,分布甚廣。

彩調劇約500種,從形式上看有獨角戲、對子調、大調戲、三小戲、出頭戲、對台戲等。彩調劇流行於桂林、柳州、河池、百色等地區。因方言差異,各地名稱不一:桂林一帶稱「彩燈」、「彩調」、「唱燈」;平樂、荔浦、柳州、河池一帶叫「採茶戲」 、「調子戲」;百色和南寧等地區則稱為 「大採茶」、「嗬嗨戲」、「咿嗬嗨」……但以稱「調子戲」、「採茶戲」最為普遍。

1955年,參加北京群眾音樂舞蹈觀摩演出時才統一定名為「彩調劇」。常見的有《王三打鳥》、《劉三姐》等。

廣西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區,民族民間音樂舞蹈豐富多彩。彩調最早是從民間歌舞和說唱演變而成的「對子調」。它由一對男女對舞歡歌,男舞花扇,女揮方巾,表現彼此相愛的喜悅心情,演唱內容多為讚美大自然或歌頌愛情,所用曲調都是民歌、山歌和小調。

清道光、光緒年間,調子由北向南流傳,形成了以桂林、柳州、宜山三地為中心的主要流布區,並繼續向南方傳播。它受湖南花鼓戲、江西採茶戲和桂劇的影響,調子戲漸次由小丑、小旦的「二小戲」發展成為有人物故事的小生、小丑、小旦的「三小戲」(即所謂「三十六出江湖調」)。

在桂北農村出現了「七緊、八松、九快活」即7人、8人或9人組成的「過山班」,要求藝人一專多能,便於在各地村寨之間遊走巡演。通過他們在游村走寨和節日廟會的長期演出,積累了《雙看相》,《雙打店》、《瞎子算命》、《王三打鳥》、《三看親》等36出「三小戲」,當地稱「江湖調」。

這一時期的調子音樂初步形成獨具特色的腔、板、調三大類,已有「九腔十八調」之說,同時在化妝、表演、行當等方面也有所改革。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最負盛名的草頭為圩調班打破「女子不唱調」的舊習,出現了第一批彩調劇女性旦角。

辛亥革命前後,彩調從農村地坪進入城鎮戲台,「過山班」發展成二、三十人的同樂堂、萃樂堂、群樂園等半職業性的調子班。此時,原有的36出「江湖調」已難滿足觀眾的要求,藝人們就根據小說和民間故事編演《二女爭夫》、《一抓抓磨豆腐》、《打爛瓢》、《惡媳變牛》等「大調子」戲。

同時,藝人為謀生計,也創編了不少「對台戲」,如甲班演《娘送女》,乙班就編演《女送娘》,乙班演《三看親》,甲班就編演《四女相親》等。這樣對台競演的結果,既豐富了彩調的劇目,也促進了彩調音樂和表演藝術的發展。

辛亥革命前後,名藝人輩出,如桂林有「四大狀元」:冷貴甫、朱五八、羅少廷、秦老四;宜山有「四大名旦」:吳老年、潘老扭、梁如山、「剃頭佬」;寧明有「鬼臉王」周朝綱;融安、三江有「調子王」李大樹、陳松山等。

1927年以後,藝人倍受摧殘,彩調瀕於衰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彩調獲得新生,桂林桂華調子團、柳州農民調子團等專業劇團相繼成立,業餘調子劇團也遍及城鄉。

1955年春,廣西文藝幹部學校開辦彩調訓練班,培養出一批出色的青年演員,如傅錦華、唐繼、王玉珍、羅亮、楊愛民等。

1956年組成廣西彩調劇團。

1959年,柳州市彩調劇團編演彩調劇《劉三姐》,受到區內外觀眾的熱烈歡迎,對彩調藝術的提高做出了貢獻。

1965年,廣西彩調劇團編演了現代戲《三朵小紅花》,並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攝製成彩色影片。[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