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有袋上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袋鼠
圖片來自ifuun

有袋上目學名:Marsupialia)動物是雌性個體的腹部下長有育幼袋哺乳類動物,如袋鼠袋狼樹袋熊負鼠袋貂袋狸等。

現存物種如袋鼠樹袋熊主要分佈於澳洲及附近島嶼,負鼠則生活在南美洲,還有少數生活於中美洲北美洲。而其他地方則只有化石紀錄,如袋獅雙門齒獸等。

特徵

雌性有袋類擁有用來撫育幼獸的育幼袋,且擁有兩條共用開口的陰道,分別通往子宮內不同部位;而雄性則通常擁有一具純粹用來輸送精液的分岔陰莖。不論雄性或雌性,廢物都是經由一種稱為泄殖腔[1] 的構造來排放。

懷孕中的雌性會在子宮內長出卵黃囊以供給胚胎營養。由於沒有完整的胎盤構造,幼獸不能從母體獲得足夠的養分,所以胚胎發育約4到5週就會出生,是典型的「早產兒」。之後爬進母親的育幼袋內繼續發育。在育幼袋中的幼獸會很安全,還能通過袋內的乳頭吮吸乳汁。數週之後,幼獸將可暫時或永久性地離開育幼袋。

比起胎盤動物,有袋類較早將幼獸產出,且沒有發展出用來保護胎兒免受母體免疫系統攻擊的胎盤構造。雖然早產且體型小的幼獸在生存上有較大的危險,但如此一來也減少了懷孕時的風險,例如不必在生活不易的季節裡懷有大型胎兒。

由於出生後的幼獸必須爬行到母親的乳頭位置,因此至少在出生時,牠們的前肢比身體其他部位的發育更加完全。而這可能也是造成有袋類的行動範圍較胎盤類小的原因。有袋類的前肢必須發展出可供爬行的爪子,因此不像胎盤類一樣發展出具有其他功能的或是翅膀

典型種

袋鼴的育幼袋與其他有袋類動物不同。每年繁殖季節,母袋鼴腹部會長出一個臨時的育幼袋。繁殖期過後,育幼袋就會消失。袋狼袋貓的育幼袋可以容納好幾隻幼獸藏身和吃奶。

袋口方向

有袋類動物的袋口方向與它們的生活方式有關。袋鼠大部分時間用兩隻後腿站立、行走,身體基本處於直立姿勢,所以育兒袋袋口向前開,防止幼崽掉下來。袋熊袋狸的育幼袋開口朝後,掘土挖洞時,泥土就不會進入育幼袋。樹袋熊的袋子也朝後,有似拉繩的肌肉能綁緊袋子,保護幼獸。

起源與散佈

起源

後獸下綱起源於很小的、大概是沒有育兒袋的食肉類或食蟲類動物。M.J. Spechttn在1982年所發布的化石證據,顯示後獸下綱並非如早期理論認為是胎盤類的原始型態,而是與真獸下綱中生代分別演化成型。目前已知最早的後獸下綱化石發現於中國,是生活於大約1億2千5百萬年前的沙氏中國袋獸Sinodelphys szalayi)。其生存期間大約相當於同一地點所發現的早期胎盤動物化石。

在多數的大陸上,完全無現存的有袋類動物。相對而言,在南美洲至今仍有許多屬於有袋類的負鼠留存。在第三紀時期的南美洲,基幹後獸下綱成為了掠食者,例如古鬣狗(Borhyaenidae)與袋劍虎Thylacosmilus)。在澳洲,沒有胎盤哺乳類的競爭,有袋類成為了支配性的動物(胎盤哺乳類僅有囓齒類與蝙蝠,而後期人類引入的胎盤哺乳類如野兔野狗野貓都造成了生態災難)。

分布

有袋類的祖先最初被發現於南美洲。現存的有袋類是怎樣傳到大洋洲去的,有許多不同的理論。其中一種理論認為,有袋類是在北美洲演化成型,並且從該地開始,經由歐洲散佈到亞洲非洲,之後在南北美洲分離(後來再度相連)以前到達南美洲。接著再經由南極洲來到當時已有胎盤類生存的澳洲(南方路線)。另一種理論認為,有袋類是在澳洲演化成型,之後才經由南極洲到達南美洲北美洲。而發現於中國的有袋類化石,又支持了一種經由南亞到達澳洲的理論(北方路線);不過這項理論的難題,在於新幾內亞地區所發現的有袋類化石,比起澳洲更為年輕。 目前已知的有袋類大約有334個物種,其中超過200種生活於澳洲及其附近島嶼。而在美洲地區也有約100個現存物種,多數生活於南美洲。不過經歷了「南北美洲生物大遷徙」的過程之後,使中美洲也有了13個物種,北美洲則有1個物種。

分類學

有袋類是後獸下綱冠群,其中主要可分兩大類:美洲有袋類與澳洲有袋類。微獸目(Microbiotheria)生存於於南美洲,但親緣關係可能與澳洲有袋類較接近。有袋類中有許多生活在樹上的小型種類,例如美洲負鼠(Didelphidae)和澳洲負鼠(Phalangeriformes)。

參考文獻

  1. 泄殖腔,小小整理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