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群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永樂群島 |
中文名稱: 永樂群島 別名: 西側群島 所屬地區: 中國西沙群島 主要島嶼: 全富島、晉卿島、銀嶼 所屬行政單位: 海南省三沙市 |
永樂群島,地處於中國南海,是屬於西沙群島的一組島群,舊稱下八島或西八島,位於北緯15°46′-17°07′、東經111°11′-112°06′範圍內。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為了紀念明朝鄭和船隊在南海諸島的活動,中國政府將此島群命名為"永樂群島"。
永樂群島是以永樂環礁為主體和中心,包括北部的北礁、中部偏南的華光礁、東部的玉琢礁、南部的盤石嶼、西南部的中建島。共有13個島嶼。還有六個水道門用於內部瀉湖與外海航運。
永樂群島管委會位於晉卿島。歷史上珊瑚島是永樂群島的首要島嶼,由海南島來的船隻先到這個島。三沙永樂龍洞在永樂群島附屬島嶼晉卿島-石嶼礁盤的中部。[1]
歷史沿革
先秦:距今7000年前的人類"新石器時代"和"漁獵時代",居住在中國南方沿海的先民就憑藉船隻向南海索取生存資料。3000年前的殷周時代,南海沿岸的土著越族就與中原地區開始往來。從那時起,中國漁民便常年不斷地在南海航行和從事捕撈作業,並最先發現了南海諸島,詳細記載在一種叫《更路簿》(或《水路簿》)的特殊手抄本中,作為航海指南世代相傳。至少在先秦時代,海南島與南海諸島已內屬中原王朝。
秦朝:始皇元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統天下,把全國分為36郡,其中在嶺南地區設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這三郡所轄之地,大都瀕臨今南海的北部和西部海域,也就是東沙群島和西沙群島海域。
漢朝:東漢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伏波將軍馬援南征時曾至"千里長沙"。在1973年出土於長沙馬王堆漢墓的文物資料,南海海域被第一次標註在漢代地形圖上。
三國時期:東吳孫權派康泰、朱應出使扶南(今柬埔寨)等國,康、朱二使親歷南海諸島部分島嶼,並仔細觀察"珊瑚洲",所著《扶南傳》是世界上最早科學描述珊瑚島成因的文獻。
晉代:西晉時,裴淵《廣州記》記載了南海的全日潮和半日潮。東晉時,南海郡太守鮑靚定期巡視南海和南海諸島。
南朝:南朝宋國的謝靈運在《武帝誄》中記載,大約在晉義熙六年(公元410年和411年),宋武帝劉裕"虎騎騖隰,舟師漲海",與盧循進行了一場戰鬥,其主戰場即在其所轄的南海諸島。
隋朝:《隋書》記載,隋大業三年到六年(公元607年至610年),隋煬帝派常駿、王君政出使赤土國(今馬來半島泰國東南一帶),航程經西沙群島的"焦石山"和南沙群島西側。
唐朝:《舊唐書·地理志》記載:振州(今海南省三亞市)的疆域"西南至大海三千里",顯然,已經包括了西沙群島。《韓昌黎集》卷21記載了唐穆宗時嶺南節度使所管轄的四至範圍,其曰:"隸府之州遠者至三千里,懸隔山海……多洲島。"表明在唐代南海諸島不僅已經成為振州行政區劃的一部分,而且嶺南節度使還對南海諸島實施行政管理。
宋朝:北宋曾公亮所著軍事制度和國防大事的《武經總要》將九乳螺洲(西沙群島)歸屬宋代海疆。南宋《宋史紀事本末》記載,南宋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十二月丙子日,南宋端宗皇帝曾駐驛西沙群島(七洲洋)。
元朝: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同知太史院士郭守敬到南海進行測量,元代至大四年至延佑七年(公元1311-1320年),朱思本繪、羅洪先增補的《廣輿圖》繪有千里長沙(西沙群島)、萬里石塘(南沙群島)。
明朝:明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編繪的《鄭和航海圖》將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標繪在大明版圖內。明代唐胄《正德瓊台志》"疆域"條中記載:瓊州府有"千里長沙"、"萬里石塘"。海南人王佐(公元1465~1505年)所著的《瓊台外紀》中記載,萬州轄有"長沙、石塘"。
清朝:如金光祖《廣東通志》、蔣廷錫《欽定古今圖書集成》、胡端書《萬州志》、明誼《瓊州府志》等將永樂群島以山川單位置於瓊州府萬州轄下。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印行的《清直省分圖》之《天下總輿圖》,朝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印行的《皇清各直省分圖》之《天下總輿圖》、朝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印行的《大清萬年一統天下全圖》和《大清萬年一統全圖》、嘉慶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印行的《大清一統天下全圖》等,均把西沙群島標繪在中國版圖的政區之內。清朝官方地圖《清繪府州縣廳總圖》是將永樂群島列入中國版圖並設府管轄的最早的一張地圖。光緒五年(公元1879年)王之春繪製的《清朝預柔遠記·寰海全圖》是以中華為中心的世界地圖,詳繪有永樂群島。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印行的《大清天下中華各省州縣廳地理全圖》中,永樂群島用雙線方格圖例標繪,屬廣東轄區內的府級政區單位。
民國時期:辛亥革命後,廣東省政府宣布將永樂群島劃歸海南崖縣(今三亞市)管轄。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公布名稱為庫勒生特列島(僅指永樂環礁部分)。日本投降後,國民政府於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11月24日,派海軍"永興"、"中建"兩艦接管了永樂群島,建立收復西沙紀念碑;包括永樂群島在內的整個南海諸島暫時隸屬于海軍司令部。民國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5月間,中華民國國防部召開了西南沙群島建設實施會議,將群島名稱定為永樂群島;(包括14個島、1沙洲,4礁。中國漁民向稱西八島、下八島或下峙),會上決定由海南島特別行政區對永樂群島進行行政管理。
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5月海南島解放。在行政區劃上,永樂群島仍然屬於廣東省,行政關係隸屬於廣東省海南行政區;1959年3月24日,經中央和廣東省批准,設置包含永樂群島在內整個南海諸島為"廣東省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辦事處",政府駐地為西沙永興島;1969年3月4日,改稱"廣東省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革命委員會"(不是一級政權);1974年,撤銷廣東省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革命委員會,由中國共產黨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工作委員會實際履行對該地區的行政管轄職權。1979年,恢復廣東省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革命委員會(不是一級政權);1981年10月22日,恢復設立"廣東省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辦事處"(不是一級政權);198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公布名稱為永樂群島。1988年海南建省後,包括永樂群島在內的整個中國南海海域的島嶼於9月19日更名為"海南省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辦事處"。
2012年6月21日,國家民政部發布國務院批准三沙設市的公告,撤銷海南省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辦事處,設立地級三沙市,管轄包括永樂群島在內的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
2013年7月,三沙市永樂群島管理委員會(簡稱永樂管委會)成立,與中國共產黨三沙市永樂群島工作委員會(簡稱永樂工委)合署辦公。永樂工委、管委會代表中共三沙市委、三沙市政府管轄永樂群島所有島礁及其海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永樂群島是三沙市西沙群島西部島群,位於永興島西南約40海里處,分布在北緯15°46′-17°07′,東經111°11′-112°06′之間,其主體為永樂環礁,海南漁民習慣稱為"西八島"或"下八島"、"下峙",共有島嶼14座,沙洲1座,暗礁4座。
地質構造
永樂群島(環礁)由七個分隔的礁體組成,環礁中部瀉湖水深約40米。各礁坪有着相似的地貌特徵,可分出外斜坡、外凸起、外坪地、島嶼(沙、礫或岩石島)、內坪地、內斜坡等生物、沉積物各異的相帶。全富島外有二道海灘岩,由岩石構成的石嶼島呈背斜構造,為沉積背斜。
各礁體發育到現今,按其礁坪的地形特徵可分出斜坡、凸起和坪地三個基本單元(帶)。島嶼的向外海一側和向內海 (瀉湖) 一側都相應地發育了這幾個帶,分別為內、外斜坡,內、外坪地和在外斜坡與外坪地間的凸起。小環礁除另有內瀉湖外,其他也基本相似。這幾帶的沉積物和生物各有自己的特點。外斜坡向外海方向地形由緩到陡,是各種珊瑚生長茂密的地帶,特別是外緣尤甚這裡起伏較大,凹 坑、突起發育。凹坑內沉積了砂礫,突起呈丘狀、蘑菇狀,是珊瑚大量生活的場所,以抗浪性強的濱珊瑚、蜂巢珊瑚和粗壯的鹿角珊瑚為主。向外緣深處,枝狀的漸多。此帶由海浪沖蝕形成許垂直於礁體外緣的溝槽。
溝槽內沉積充填有砂礫。內斜坡向瀉湖方向坡度同樣由緩到陡。有的礁體此帶為砂底,珊瑚稀少 ,有的礁體此帶為礁岩基底,珊瑚發育,但遠不及外斜坡帶。凸起是除島嶼以外礁坪的較高部位,退潮時露出水面。它只在受強風浪影響的礁坪上發育,被搬運來的礫塊逐漸堆積形成凸粉燦理。止一 帶腳汀能有活珊瑚生活,但珊瑚藻育, 形成礫塊的包殼層。 這裡雖然珊瑚藻發育,但還遠夠不上" 藻脊" 的程度。被海浪搬運的大量砂級碎屑越過此帶在坪地上沉積下來,最後海水搬運 能量耗盡,部分砂屑逐漸堆積成砂島。外坪地一般比較平坦,是生物砂礫屑的沉積地帶。坪地中部或靠近島嶼處有時稍低凹 一些, 低潮時水深1米左右。此帶珊瑚不規則地成片生長或呈叢狀。珊瑚多枝狀的,或呈小個體的,大塊的也只能側向生。
地形地貌
永樂群島海域遼闊,陸域低、平、小,島礁均為海洋型島嶼,除高尖石為火山角礫岩組成的基岩島外,其餘全是以珊瑚、貝屑為主組成不同岩土的珊瑚島礁,珊瑚礁盤大;部分海岸發育有海灘岩,地形平坦,地貌類型較簡單。
"門"是珊瑚一類島的島區交通門戶,是外海來瀉湖捕魚的漁船、和颱風期入湖避風的船隻的狹窄通路(太寬就不稱門)。在海洋中,淺水瀉湖還是優良港口和潛艇或艦隊的基地。永樂群島地區共有六個"門"。
老粗門
珊瑚島和甘泉島之間的通海水道叫老粗門,因珊瑚島土名老粗島而得名。老粗門是一條寬廣的水道,寬達2400米,水深有些地方在2米以內,深處可達45米。其底部為珊瑚碎屑,少見活珊瑚生長。
全富門
全富島和珊瑚島之間的水道稱全富門。全富即是說這裡物產豐富,來此可以變富之故。為南海航路主要航道。水道中少珊瑚礁頭髮育,多為沙底,西南潮流又大,門寬達3000米,深20米以上。
銀嶼門
在銀嶼和全富島間的水道,稱為銀嶼門,這條水道較差,深5至20米,寬度在1200米以上,水淺並有礁墩發育。
石嶼門
石嶼門指石嶼和銀嶼之間的水道寬度在1500米以上,當東北季風吹拂,風急流緊,水道淺,深5~16米。
晉卿門
在琛航島和晉卿島之間的晉卿門,為淺湖外通重要航道,現和宣德群島交通船隻多經由此,而入湖作業漁船也以此為主要航道。該航道寬2000米。深達40--50米,以沙底為主。
甘泉門
在甘泉島和羚羊礁之間的門,稱為甘泉門。門的一側為島一側為礁。故門的形態不明顯。本門受西南流影響大,水道深寬,最狹處也寬1000米水深在20米以上。
水文特徵
綜述
永樂群島位於北緯15.6°-17.4°之間,所處緯度和在南海中的位置等因素,決定其水文要素有其明顯特徵。
水溫
永樂群島附近表層水溫29.8-30.2℃,溫差0.4℃;其中,琛航島附近表溫28.4℃,比其它海區溫度要低得多。各島周圍水域溫度彼此差異不太大,但淺水上下層混合強烈,80米水深處水溫可降至20.8℃。在水深30米以內的表底層溫差不超過1℃
鹽度
永樂群島鹽度分布形成從西南向東北逐漸升高的趨勢,靠近金銀島和羚羊礁南部為33.86‰等鹽線控制,向東北漸次升高,在島礁圍成的海域內鹽度為33.86~33.87‰;到了銀嶼-石嶼-琛航島東北面,鹽度一下增加到34.0-34.2‰以上。底層變化較複雜,在銀島和石嶼北及東北岸邊,45米以淺的表、底層鹽度基本一致;而金銀島、羚羊礁和甘泉島附近表層鹽度較低,但底層鹽度卻是該區域較高的,40米水深處鹽度為34.10‰,60米水層鹽度為34.39‰,60米以下鹽度超過34.50‰。其東北岸一帶甚至40米以上鹽度仍較均勻;至50米以深才發生較大變化,到55米水層鹽度比表層才增加0.55‰,70米水層鹽度比表層平均增加0.70‰,到80米水層才比表層增加0.78‰。鹽度日變化情況,據觀測資料,底層日變幅達0.5‰;鹽度年變化與該海區降水量成反比,2月份降水最少,鹽度最高達34.0‰,9~10月份降水最多,鹽度最低,為33.4‰。
透明度
永樂群島海域除金銀島外,其餘7個大礁盤所圍成的內海區深度淺於50米,在此水域和島礁附近因風浪掀起懸沙降低了透明度,一般只在15~20米之間,但島礁稍遠處透明度便超過30米,金銀島周邊透明度最大達34米。
人文歷史
南越侵占
20世紀50年代後半期,前南越當局開始覬覦中國南海諸島的南沙群島、西沙群島兩大群島。1956年5月26日起,就提出領土要求。
1956年至1958年先後侵占了永樂群島的珊瑚、甘泉、琛航和金銀4島,後除了繼續占據珊瑚島外,先後撤離侵占其餘三島的部隊。
1959年2月22日,南越海軍HQ225號炮艇侵入西沙,使用武力劫走中國漁船5艘,漁民69人。為維護西沙主權,中國政府決定由海軍南海艦隊組織西沙巡邏編隊。
驅逐南越
1974年1月19-20日,中國西沙群島西部的核心區永樂環礁海域,中國海軍與越南共和國海軍發生的小規模海戰(詳情請參閱:西沙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