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海功號試驗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海功號

圖片來自agriharvest

海功號中華民國行政院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投資建造的漁業試驗船。

歷史

1973、1974年間,爆發世界糧食危機,世界各國都在憂心未來的糧食資源問題,當時僅有蘇聯與日本等少數國家成功探勘南極漁場,於是行政院與國科會等單位因此共同投入3,000萬元打造海功號試驗船。1975年7月12日下水,1975年12月24日首航,海功號進行台灣北部漁場試驗調查,曾4度遠赴南極探測南極蝦漁場資源,第1次是在1976年12月,橫渡印度洋,經南非開普敦南冰洋,但船隻設備完全不適合航行南極海域,回程帶回一百三十多噸南極蝦,讓台灣掌握南極蝦加工技術,之後海功號又去了三趟南極洋,卻改撈捕南極鱈魚。至1993年1月功成身退。1995年台灣省政府將海功號贈與基隆區漁會,1998年基隆區漁會移駁海功號上岸,成為碧砂漁港重要地標,為台灣創下許多令人驕傲的歷史紀錄。[1]

海功號執行多達53航次海洋試驗調查,其中以1976年12月2日從基隆遠航南極恩得比海最轟動。這趟南極行,前後四個多月,還有記者隨船採訪報導,但僅捕獲南極蝦數噸,從未登陸南極大陸

軼聞

就在海功號出發前,台灣省水產試驗所所長鄧火土聽了屬下進言,親手將寫在宣紙上的一篇《禮運大同篇》封進玻璃瓶,鄭重交付給擔任領隊的水試所漁業系主任李燦然,要他將之埋藏在南極大陸冰層下。這篇文章的落款為:「中華民國台灣省水產試驗所海功號試驗船開發南極漁場至此作業,用誌鴻爪,永留紀念。」

船上還帶了一面中華民國國旗,準備插在南極大陸、冰山或南冰洋小島上;但由於海功號不適合航行南極海域,此旗從未安插於南極大陸上。

秘密任務

在1976年12月,海功號橫渡印度洋,經南非開普敦到南冰洋,帶回百餘噸南極蝦資源。同時,當年在台灣省水產試驗所海洋漁業系擔任股長、遠航南極的主要負責人戚桐欣說,南極行原是單純的開發漁場計畫,大家都不知道有秘密任務。海功號駛抵恩得比海域完成預定試驗計畫後,回航至南非開普敦港,停留約一周進行補給作業。

海功號返航台灣前夕,戚桐欣和已故的水試所長李燦然(當時是海洋漁業系主任),突然接獲當時的中華民國駐南非大使館通知赴大使館與大使見面。當時大使很客氣地請水試所幫忙,協助運送一件包裹回台灣。大使未說明包裹裡裝的是什麼,只是千叮嚀萬囑咐:「回程時,絕對不能再靠泊任何港口。」海功號離開南非的前一晚,大使館運來一隻木條箱子,直接放進海功號試驗船的實驗室。為了不讓人知道大使館托運包裹的事,海功號在啟航前夕放船員和研究人員休假上岸。

不過目前仍在水試所海洋漁業組任副研究員的王敏昌,當晚留在實驗室,曾目睹木條箱上船。他說,這只木條箱長約三公尺、高約四十公分,透過木條箱的間隙,看到一件用黑膠布包住的物品;看不出來是什麼東西,只知道是大使館托運的包裹,船上人還被交代儘量不要進實驗室。「當年我國的國際形勢,有些事是能做不能說,」戚桐欣說:「從包裹外形研判,我認為是一枚飛彈。後來這件包裹送往中山科學研究院,研判應與研發武器有關。」

不過,當時就有人傳說包裹裝的是鈾235[2]。但根據2001年出版的前駐南非約翰尼斯堡總領事館領事劉瑛回憶錄《您好,大使閣下!》所述,當年安哥拉內戰期間,南非成功擄獲了一些蘇聯製造的飛彈,中華民國駐南非大使館成功索取到1枚型號不明的飛彈,中華民國政府先派遣專家至南非將炸藥蒸餾出彈體,再將飛彈本體藉由海功號運回台灣。在民國70年中華民國國慶閱兵時出現的昆吾飛彈,很有可能就是這些秘密任務獲得的成果。

相關成員

參考文獻

  1. 船舶與港口-船舶種類. [2012-1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24). 
  2. 阮南輝. 30年前海功號南極行 載回核武原料?. 聯合報. 2006-05-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