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面鼯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白面鼯鼠 (英文: White-faced flying squirrel),學名:Petaurista alborufus lena。脊索動物門,哺乳綱,囓齒目,松鼠科。臺灣特有亞種,分布於1,000至3,000尺的低、中及高海拔針葉林、闊葉林。雪霸國家公園、太魯閣國家公園以及玉山國家公園皆有其分布。[1]
外觀
體長:35-43公分 尾長:44-48公分。頭部前半面純白,眼眶赤褐色,四肢及腹面亦為白色,雌雄在外觀上沒有明顯差別。[2]背部為棕褐色,頭大,臉圓,眼睛也大。有些身體外觀亦呈黑色,尾巴比身體長,用於控制方向,吻部突出。
特徵
是一種大型飛鼠,展開前後肢間的皮膜可以在樹與樹間作遠距離的滑行移動,又尖又彎的爪子有利於在樹上快速行動。只在夜間出沒,常躲在林間的樹叢間,以樹葉及果實為食物。[3]白面鼯鼠實際上不會飛,只要是靠著飛膜藉由氣流滑行,距離較短時則以跳躍方式移動。[4]
習性
通常單獨覓食 採食嫩葉、嫩芽、種子及果實,食物缺乏時,也啃食樹皮,甲蟲、螞蟻也吃。受到威脅時,會以爪子與牙齒當武器防禦,主要的天敵有白鼻心、褐林鴞、鳳頭蒼鷹、林鵰、赫氏角鴞。
一般會有二個以上的樹洞,其中一個是主要居住的洞,其他的樹洞供緊急時使用。在哺育幼鼠時期,有時母飛鼠會帶著幼鼠覓食。
外部連結
參考來源
- ↑ 白面鼯鼠. 台北市立動物園保育網 (中文).
- ↑ 白面鼯鼠 夜翔高手 萌鼠多窟. 人間福報. 2014-04-05 (中文).
- ↑ 蘭陽之翼
- ↑ 牠不是寵物 是 白面鼯鼠. 人間福報. 2015-11-02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