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書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象山書院,最初稱為象山精舍,由陸九淵及其學生彭世昌於1187年創辦,地點在江西貴溪上清鎮東南的應天山,象山精舍的宗旨是:「明理」、「志道」、「做人」[1]。由於陸九淵的影響力,象山精舍吸引了成百上千的問學者。1191年 (紹熙二年),陸九淵離開精舍後,第二年即去世,象山書院後趨於衰落。
1231年 (紹定四年),象山精舍遷建於貴溪縣城河對岸的三峰山下徐岩,第二年得詔賜「象山書院」匾額,書院逐漸發展興旺。此後元朝時趨於沒落。1484年 (明成化二十年),再度奉詔修繕象山書院,正德、嘉靖年間,象山書院更加發展壯大。但到了1579年(明萬曆七年),由於張居正的影響,象山書院跟其他許多書院一樣被廢除。明朝時期,象山書院與白鹿洞書院、鵝湖書院、白鷺洲書院並列為江西四大書院。
清朝時期,在江西先後出現過:
- 萬安山象山書院,始於1745年(乾隆十年),位於貴溪城西巍峙溪旁萬安山,知縣彭之錦所倡;
- 梅花墩象山書院,始於1810年(清嘉慶十五年);
- 舊當鋪象山書院、始於1863年(同治二年),知縣周葭浦所倡;
- 金溪象山書院,1233年,陳泳之在陸九淵故鄉金溪建造一所象山書院。
歷史沿革
象山書院幾經風霜,幾經遷徙,直至清同治年間遷至縣城東重建書院,又因戰禍,蕩然無存。然而,它的影響始終存在。它為貴溪乃至相鄰各縣的文化發展、培養人才做出了突出貢獻。在宋、明時期,貴溪學子中進士者兩百餘人。南宋嘉定至淳熙四十四年間,貴溪籍鄭天佑祖孫三代11人中進士。
清嘉慶年間有被譽為「精忠貫日月,芳譽溢鄉間」的宰相夏言。有剛正廉潔,「一介不取,一介不予」的應天禮經考官江以朝。他被海瑞稱讚為:「江公百世師表,稱之天下不愧,世世不愧」。徐九思、徐貴明父子更是明嘉靖年間有名的為民興利除弊的水利專家。陸象山的哲學思想(包括他的教育思想)由於歷史的局限,固然有許多唯心主義成分。但是,他的「六經皆注我,我何注六經」的無畏精神;他反對的「自暴、自棄」,強調「自立、自重,不隨人腳跟,學人言語」的開創精神;他的「往哲之言,因時乘理」的深刻見解,不無可取之處[2]。陸象山以他的博學卓識吸引學生,從而使象山書院成為當時全國著名書院之一。
清代學者全祖望評價說:「嶽麓、白鹿、麗澤、陸氏之象山,並起齊名,四家之徒遍天下」。
視頻
貴溪象山書院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在中國書院散步—象山精舍聹聽象山先生講學昔日輝煌如今勝跡難尋,360個人圖書館,2017-9-26
- ↑ 象山悅讀|象山書院,貴溪新聞網,2017-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