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籽馬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長籽馬錢 |
中文學名:長籽馬錢 拉丁學名:Strychnos wallchiana steud.Ex Dc.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捩花目 科:馬錢科 屬:馬錢屬 |
長籽馬錢是馬錢科馬錢屬下的一個植物種。長籽馬錢(全國中草藥匯編)別名:尾葉馬錢(雲南植物志)、雲南馬錢(雲南經濟植物)、鬧狗藥(雲南西疇、麻栗坡)、皮氏馬錢(藥學學報)。[1]
形態特徵
植株
木質藤本,長達20米。
莖
莖皮灰白色,有皺紋;小枝對生,圓柱形,光滑,常變態成為單生或成對的螺旋狀曲鈎。
葉
葉片紙質或近革質,橢圓形、倒卵形至近圓形,長5-17厘米,寬3-5厘米,頂端短漸尖或急尖,基部楔形或近圓;離基3出脈,橫出網脈纖細;葉柄長5-7毫米。
花
圓錐狀聚傘花序頂生,長4-5厘米;花序梗及花梗被短柔毛;花5數;花萼裂片卵形,長1-1.3毫米,外面被微毛,邊緣有睫毛;花冠黃白色,長14毫米,外面常有小乳頭狀凸起,花冠管長約11毫米,內面基部被長柔毛,花冠裂片長卵形,長約4毫米,頂端稍厚;雄蕊着生於花冠管頂端,花絲極短,花葯長圓形,長約1.5毫米,頂端短尖或圓;雌蕊長8毫米,子房卵形,直徑約1毫米,花柱伸長,柱頭頭狀。
果
漿果圓球狀,直徑4-6厘米,成熟時桔紅色,果皮厚2-3毫米,內有種子多顆;種子扁,圓形、橢圓形或長圓形,長2-3厘米,表面密被淺灰棕色絹毛。
花果期
花期4-6月,果期8月至翌年1月。
生長環境
生海拔600米以下熱帶山地、山谷蔭濕處或熱帶石灰岩地區溝谷闊葉林中。
分布範圍
產於雲南東南部。分布於印度、孟加拉國、斯里蘭卡、越南及安達曼島。
主要價值
味苦,性寒;有大毒;歸肝、脾經。風風濕勻痹,筋脈拘攣,頑麻疼痛者,馬錢子可與蒼朮、川烏、乳蚝、沒藥等配伍;凡痰火鬱結,喉痹腫痛者,馬錢子可與青木香、山豆根、半夏等配伍。
1、馬錢子治喉痹作痛:番木鱉,青木香、山豆根等分。為末吹。( 《醫方摘要》 )
2、馬錢子治中耳炎:馬錢子五錢,焙黃去毛皮,然後用胡麻油一兩煎之,至漂起為度,去馬錢子,留油備用。治療時先洗去膿垢,然後漓入藥油兩滴。一日二次。(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3、馬錢子治纏喉風腫:番木鱉仁一個,木香三分。同磨水,調熊膽三分,膽礬五分,以雞毛掃患處。( 《唐瑤經驗方》 )
4、馬錢子治狂犬病:馬前子一粒,酒磨成粉末,開水吞服。(《貴州省中醫驗方秘方》)
5、馬錢子治癰疽初起,跌扑內傷,風痹疼痛:番木鱉(入砂鍋內,黃土拌炒焦黃為度,石臼中搗磨,篩去皮毛,揀淨末)、山芝麻(去殼,酒炒)、乳香末(箬葉烘出汗)各五錢,穿山甲(黃土炒脆)一兩。共研末。每服一錢,酒下,不可多服,服後避風,否則令人發戰慄不止,如人虛弱,每服五分。(《救生苦海》馬前散)
6、馬錢子治癍瘡入目:苦實把豆兒半個,輕粉、水花銀硃各五分,片腦、麝香、枯礬少許。為末,左目吹右耳,右目吹左耳,日二次。( 《飛鴻集》 )
7、馬錢子治中耳炎:番木鱉一個,以井水磨汁滴耳內。(《光華醫學雜誌》11:38,1933)
8、馬錢子治熱牙痛不可忍:番木鱉半個,井花水磨一小盞,含漱,熱即吐去,水完則疼止。(《握靈本草》)
9、馬錢子治骨折:馬錢子、枳殼。每斤生馬錢子加甘草一兩,同置缸內用冷水浸泡,每日換水一次,16天後將馬錢子毛刮淨,切片曬乾,用細砂炒成黃色,再浸在童便中(冬季2~3周,夏季4~5天),然後用流水沖洗一天半,陰乾碾細。枳殼(生熟皆可),用童便浸泡2~3天,取出用水洗淨,陰乾碾細。將馬錢子粉與枳殼粉按1:2混合即可,也可制為蜜丸。成人日服三次,每次2克,極量一日8克。兒童酌減。同時進行斷骨復位,小夾板固定。孕婦、高血壓、高燒及精神病人慎用。服藥量大時,出現肌肉抽搐,患處跳動感,頭暈,可大量飲水(或甘草水)解之。(《全展選編•外科》 )
10、馬錢子治腳氣,手足麻痹,半身不遂,小便不禁或自遺:番木鱉(去皮,磨細粉)六分,甘草(細粉)六分。煉蜜為丸40粒,每日三次,每次1~2粒,食後溫水送服,連服七日,停七日再服。(《現代實用中藥》)
參考來源
- ↑ 《中國藥典》:馬錢子, 中醫世家,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