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經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十二經脈,經絡分類名,亦稱十二正經。為人體手、足三陰三陽十二條主要經脈的合稱。十二經脈是經絡學說的主要內容。
在人體經絡系統中,以十二經脈為主幹,它們縱橫交貫,遍布全身,將人體內外、臟腑、肢節聯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經脈是運行氣血、調節陰陽的主幹,是粗大的,貫通上下,溝通內外,相對來說是位於深層的。絡脈是經脈的分支,具有網絡的含意、位於淺層、較細小,縱橫交錯遍布全身。經絡是運行氣血、聯繫臟腑和體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體功能的調控系統。
《靈樞.海論》[1]:「夫十二經脈者,內屬於腑臟,外絡於肢節。」十二經脈是人體運行氣血的主要通道,也是經絡系統的主體。
經脈者,不可不通
《黃帝內經》[2]曰: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說的是,人的健康與否和經脈密切相關。
又曰:經脈者,所以能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中醫認為,經絡影響着人體氣血的運行和各個臟腑的正常運作,身體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經絡不通身體就會有疼痛。
十二經脈列表
這12條經絡分別連着人體12個臟器,所以這些經絡都是用相連的臟器命名。其中,三焦[3]是指人的整個胸腹,心包是保護心臟的一塊區域,是心的屏障,其餘的都比較容易理解。記住這12個臟器名稱是很重要的,如果身上哪裡不舒服,就看是哪條經絡經過此地,一對應就出來了。
十二經脈即手三陰(肺、心包、心),手三陽(大腸、三焦、小腸),足三陽(胃、膽、膀胱),足三陰(脾、肝、腎)經的總稱。由於它們隸屬於十二臟腑,為經絡系統的主體,故又稱為「正經」。十二經脈的命名是結合臟腑、陰陽、手足三個面而定的。陽分少陽、陽明、太陽;陰分少陰、厥陰、太陰。根據髒屬陰、腑屬陽、內側為陰、外側為陽的原則,把各經所屬臟腑結合循行於四肢的部位,定出各經的名稱。十二經脈的作用主要是聯絡臟腑、肢體和運行氣血,濡養全身。
手太陰肺經主要分布在上肢內側前緣,其絡脈、經別與之內外連接,經筋分布其外部。
手陽明大腸經主要分布在上肢外側前緣,其絡脈、經別與之內外連接,經筋分布其外部。
足陽明胃經主要分布在頭面、胸腹第二側線及下肢外側前緣,其絡脈、經別與之內外連接,經筋分布其外部。
足太陰脾經主要分布在胸腹任脈旁開第二側線及下肢內側前緣, 其絡脈、經別與之內外連接,經筋分布其外部。
手少陰心經主要分布在上肢內側後緣,其絡脈、經別與之內外連接,經筋分布其外部。
手太陽小腸經主要分布在上肢外側後緣,其絡脈、經別與之內外連接,經筋分布其外部。
足太陽膀胱經主要分布在腰背第一、二側線及下肢外側後緣,其絡脈、經別與之內外連接,經筋分 布其外部。
足少陰腎經主要分布在下肢內側後緣及胸腹第一側線,其絡脈、經別與之內外連接,經筋分布其外 部。
手厥陰心包經主要分布在上肢內側中間,其絡脈、經別與之內外連接,經筋分布其外部。
手少陽三焦經主要分布在上肢 外側中間,其絡脈、經別與之內外連接,經筋分布其外部。
足少陽膽經主要分布在下肢的 外側中間,其絡脈、經別與之內外連接,經筋分布其外部。
足厥陰肝經主要分布在下肢內 側的中間,其絡脈、經別與之內外連接,經筋分布其外部。
十二經絡如何快速記憶?
疏通經絡十二經脈,人體身體運行才能更順暢,更健康。根據經絡運行規律,傳統醫學將十二經脈劃分三大系列,也很方便記憶——
第一組:走在外側,是肺經→大腸經→胃經→脾經
第二組:走在內側,是心經→小腸經→膀胱經→腎經
第三組:走在中間,是心包經→三焦經→膽經→肝經[4]
十二經絡的連接順序歌訣
寅時氣血注於肺
卯時大腸辰時胃
巳脾午心未小腸
申屬膀胱酉腎位
戌時心包亥三焦
子膽丑肝各定位[5]
視頻
十二經脈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靈樞·海論》原文|譯文|要點,5068兒童網,2018-10-26
- ↑ 黃帝內經,古詩文網
- ↑ 搞懂了人體「三焦」,所有疑難雜症,都迎刃而解! ,搜狐網,2018-10-17
- ↑ 12時辰與12條經絡便於記憶法! ,搜狐網,2019-10-23
- ↑ 十二時氣血流注歌,中醫世家,202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