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制内市场”的版本间的差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创建页面,内容为“《'''制内市场'''》,副标题:中国国家主导型政治经济学,郑永年,黄彦杰 著,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书籍对于…”)
 
 
第1行: 第1行: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
|<center><img src=https://www0.kfzimg.com/sw/kfz-cos/kfzimg/ffcfbbcb/cdfac12e6380e297_s.jpg width="260"></center>
 +
<small>[https://www0.kfzimg.com/sw/kfz-cos/kfzimg/ffcfbbcb/cdfac12e6380e297_s.jpg 来自 孔夫子网 的图片]</small>
 +
|}
 +
 
 《'''制内市场'''》,副标题:中国国家主导型政治经济学,郑永年,黄彦杰 著,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制内市场'''》,副标题:中国国家主导型政治经济学,郑永年,黄彦杰 著,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24年6月22日 (六) 18:04的最新版本

来自 孔夫子网 的图片

制内市场》,副标题:中国国家主导型政治经济学,郑永年,黄彦杰 著,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书籍对于人类原有很重大的意义,但,书籍不仅对那些不会读书的人是毫无用处,就是对那些机械地读完了书还不会从死的文字中引申活的思想[1]的人也是无用的。 —— 乌申斯基[2]

内容简介

本书从中西比较的视野,探索了中国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历史及当代演变,并以“制内市场”的总体框架来揭示中国的国家和市场的关系。本书提出,“制内市场”是一种在中国的漫长历史中不断演进的政治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中,市场并非自主的、自我调节型的秩序,而是一个以国家为中心的秩序的组成部分,服从于国家治理的规制。具体体现为一个三层市场共存的等级制的结构:底层的自由市场经济,顶层的国家资本,以及介乎两者之间的政府机构和私营企业相互作用的中间地带。作者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全球化,中国国家、市场和社会之间的内部平衡不但关系中国自身未来的前景,也可能会对世界各地的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目录

导论

中国和市场经济

中国和资本主义

中国及其当代经济奇迹

研究计划和主要观点

本书的结构

第一部分理论

第一章市场、国家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与中国

西方的国家与市场

市场体制和资本主义

市场体制和资本主义的历史性

现代工业资本主义

凯恩斯主义

新制度经济学

发展型国家理论与东亚新兴工业经济体

结语

第二章制内市场:一个中国的政治经济学理论

中国的国家和经济

帝制时期中国国家和经济的话语论述

“两种市场”概念

中国的市场和市场体制

结语

第二部分历史

第三章帝制中国的国家和市场

帝制国家、家庭和市场

帝制时期政治经济的常态与非常态

自治和统治

帝国经济秩序的再造

结语:帝制经济秩序的理想与现实

第四章现代中国政治经济的起源:地缘政治、大众动员和国家构建

地缘政治、国家构建与现代中国政治经济

晚清的危机与地方改革:184—1895年

晚清“新政”的国家构建实验及其后继者:1895—1927年

党国的崛起与南京政府的1年:192—1937年

全面抗日战争和动员经济的年代:1937—1953年

冷战时期动员经济的转型:1953—1979年

结语:当代“制内市场”经济体制的起源

第三部分当代机制

第五章基层资本和市场化:当代市场改革的动力

当代市场化

从边缘成长起来的市场:1978—1994年

全面市场化:1994年以来国家主导的市场改革

当代中国的市场化及其限度

第六章中间地带:国家和私营企业之间的纽带

当代私营企业的来源

伙伴关系模式:作为先行者的私营企业

国家代理模式:国家作为主导行为者

国家吸纳与主导的机制

结语

第七章货币体制:财政和货币改革及其限度

货币化:改革和结构变革

打造一个新的宏观经济结构

1994年后的地方金融与现金纽带

结语:货币在“制内市场”体制和中国社会中的媒介作用

第八章国有资本:央企和经济主导

“家庭自留地”理论和国有部门

国有企业改革

央企的扩张

作为财政体制的央企

作为政治行为者的央企

作为经济行为者的央企

央企的监管困境

结语:国有企业与国家主导的动力

总结

“制内市场”的社会后果

“制内市场”与中国政治体制

全球背景下的“制内市场”体制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参考文献

  1. 思想指导人生,豆丁网,2013-01-15
  2. 乌申斯基的教育思想,中公教育,2021-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