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靈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9年2月17日 (日) 18:13 由 Ggxx973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大靈貓相片來自google搜尋

大靈貓(Viverra zibetha)又名麝香貓、九江狸、五間狸、九節狸、靈狸,屬於食肉目靈貓科靈貓屬的一種動物。









物種特性

大靈貓體長60-80厘米,比家大得多,大小與家相似,長約65—85厘米,尾長40-51厘米,體重約6-10千克;毛色為灰黃帶褐,背部有黑紋和斑點,頸部和喉部有3條有黑白相間的波狀紋,尾部具5-6條黑白相間色環,末端黑色;肛門下方具芳香腺囊,分泌油質液體,稱為「靈貓香」。

頭略尖,耳小,額部較寬闊,吻部稍突,前足第三、四趾有皮瓣構成的爪。體毛為棕灰色,帶有黑褐色斑紋,口唇灰白色,額、眼周圍有灰白色小麻斑。背中央至尾基有一條黑色的由粗硬鬃毛組成的縱紋,頸側和喉部有3條顯著的波狀黑領紋,其間夾有白色寬紋,腹毛淺灰色。四肢較短,黑褐色,尾長超過體長的一半,尾具5~6條黑白相間的色環,末端黑色。

雄性在睾丸與陰莖之間、雌性在肛門下面的會陰部附近,皆有一對發達的囊狀芳香腺,雄性開啟的香囊呈梨形,囊內壁的前部有一條縱嵴,兩側有3-4條皺褶,後部每側有兩個又深又大的凹陷,內壁生有短茸毛;雌性開啟的的香囊大多呈現方形,內壁的正中僅有一條凹溝,兩側各有一條淺溝。香囊中縫的開口處能分泌出油液狀的靈貓香,起著動物外激素的作用。

大靈貓生性機警,聽覺及嗅覺都非常靈敏,善於攀登樹木、游泳,為了捕獲獵物經常涉入水中,但主要在地面上活動。每胎2~4仔,發情期大多集中在每年的1~3月份,懷孕期為70~74天,每年的4~5月份為產仔高峰期。

分布區域

分布於印尼印度(東北部)、孟加拉錫金尼泊爾克什米爾地區、中南半島、不丹、以及中國大陸的江西廣西陝西貴州安徽雲南湖南海南四川江蘇廣東福建浙江湖北等地,大多生活於熱帶亞熱帶的林緣種類、主要棲息在熱帶雨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林緣灌木叢、草叢中。在以前大靈貓是很常見的動物,現今已越來越少了。

習性

機警,夜行性,喜歡於樹樁、岩石上摩擦陰部。晝伏夜出、行動敏捷、聽覺靈敏,性狡猾多疑,又稱狐狸貓。

白天隱藏在灌叢、草叢、樹洞、土洞、巖穴中,晨昏開始活動,常在森林邊緣、農耕地附近、溝谷、甚至到民宅附近覓食,兩三小時後又回到棲息地。除繁殖期外,基本上營獨。

在活動區內有固定的排便處,可根據排泄物推測其活動強度。遇敵時,可釋放極臭的物質,用於防身。捕獵時大多採用伏擊的方式,有時將身體沒入兩足之間,像蛇一樣爬過草叢,悄悄地接近獵物,突然衝出捕食。

食性較雜,動物性食物包括小型獸類、類、、昆蟲、蚯蚓、老青蛙蝸牛植物性食物包括茄科植物的莖葉、多種無花果果實布渣果酸漿果等,但大靈貓對植物的消化能力差。部份未能消化的食物會遺留在糞便之內。

大靈貓有種特殊的定向方式,這是靠囊狀香腺分泌出的靈貓香來指引的。它在活動時,凡棲息地內的樹幹、木樁、石棱等沿途突出的物體,都會用香腺的分泌物經常塗沫,俗稱「擦樁」,這種擦香行為起著領域的標記作用,也對其他同類起著聯絡的作用。當它獲得食物或遇到敵襲後,就能以最快的速度循著留下的標記所指引的路線準確地返回洞穴。這種分泌物的特點是,氣味揮發性強,留存時間久,非常適合大靈貓在離洞穴一定距離的位置,或者空間有植物障礙,以及相隔時間長一些的情況下得到信息。

繁殖

春季發情,夏季生育,野生大靈貓出生13—15月齡時,就可達到性成熟,人工養殖條件下,大多在2歲左右才達性成熟。大靈貓每胎3至4隻,發情期多集中在每年的1~3月份,懷孕期為70~74天,每年的4~5月份為產仔高峰期。

與人類之間

大靈貓的經濟價值很高,毛皮厚而密可製成,使用底絨,染色後可製作衣領、帽子等。而分泌的靈貓香香料工業重要原料,亦可入藥。因此每年捕獵量都超過種群增殖量。 在生態上,大靈貓對抑制鼠害蟲害也有重要作用,也是重要的種子傳播者,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屬於國家二級受保護動物。在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中記錄為漸危。

視頻

世界上有一種貓科動物被稱為靈貓,但是這種動物卻很稀少!

參考文獻

Viverra zibetha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大靈貓

中國珍稀野生動物-大靈貓

俗稱靈狸的「大靈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