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中山堂 (台北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LJY讨论 | 贡献2020年3月17日 (二) 21:50的版本 參考文獻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山堂

中山堂
图片来自gramho

地理    台湾台北市

旧名    台北公会堂br>

级别    国定古迹

公告日期  2019/01/24

地理位置  台北市中正区延平南路98号

所有与管理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中山堂[1] ,是台湾第一个会展的建筑,位于台湾台北市中正区延平南路。

落成与历史意义

其落成于台湾日治时期的1936年11月26日,当时称为台北公会堂,为日本知名建筑家井手薰的作品。1945年中华民国接管台湾后改为现名。1992年1月,该建筑被中华民国内政部以“台北公会堂”为名公告指定为第二级古迹(今直辖市定古迹)。2019年,中华民国文化部公告升格为国定古迹

投降之会场挂有同盟国四国同等大小的国旗与联合国旗

1845年,大清帝国设置台湾布政使司官职。同年于台北府城西门内的西门街北侧,建布政使司衙门,该衙门是全台湾最高行政机关。1895年5月乙未战争初期,该布政使司亦为台湾民主国的总统府,不过只维持十数天。同年6月日本占领台北并接收该布政使司衙门,17日举行治台始政式典礼,也代表开始展开长达50年的日治时期

1895年至1919年间,该址的布政使司衙门一直为台湾总督府之办公场所,直到新的台湾总督府厅舍(今总统府厅舍)完工为止。

1931年,总督府以纪念昭和天皇登基为由,决定在布政使司筹防局前广场兴建台北公会堂(即中山堂)。除了部分布政使司衙门及钦差行台建筑移往圆山动物园(今台北市立儿童育乐中心昨日世界)及台北植物园保存外,其馀附近房舍(包括台湾巡抚衙门)皆于1932年8月予以拆除。12月台北公会堂开工。并于1936年12月完工,施工期间长达4年。建筑物是由当时的总督府营缮课井手薰负责设计。

1945年,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发布《一般命令第一号》指示各地日军向同盟国投降,陈仪将军接受委派为台湾地区受降的代表,并接受日本台湾总督第十方面军司令官安藤利吉将军的投降,该会堂被国民政府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受降仪式第十五受降区的地点。同年,台北公会堂更名为中山堂。

1946年10月21日,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抵达台北,参加在中山堂举行之“台湾光复一周年纪念大会”。

而后,随著国府迁台,中山堂成为召开国民大会正副总统就职典礼及政府接待外宾的主要场所,直到阳明山中山楼落成为止;但国民大会秘书处仍设于中山堂中华路侧,直到国民大会停止运作。历史上举凡美国总统尼克森南韩首位总统李承晚南越首位总统吴廷琰菲律宾总统卡洛斯·加西亚伊朗国王巴勒维等元首访华,都是在此接受国宴招待。此外,1954年《中美共同防御条约》亦在此签定。

单位组织架构

所本部

  • 主任

内部单位

  • 总务组:文书、档案、出纳、总务、财产之管理与法制、公关、资讯、研考等业务及不属于其他各单位事项。
  • 业务组:场地提供使用与委托经营管理督导、档期审查、售票服务、古迹推广业务、展览策划执行、文宣出版及志工导览业务等事项。
  • 主计机构:依法办理岁计、会计及统计事项。

建筑特色

  • 台北公会堂为台湾日治时期知名建筑师井手薰作品。所谓“公会堂”,乃是日本专为都市举办集会活动所设计的公共建筑。除台北之外,台湾各大都市在日治时期也有兴建公会堂,而台北公会堂是其中最大的一座。昭和11年落成时,台北公会堂的规模与场地设备仅次于东京大阪名古屋,是当时日本第四大的都会公会堂。而设计监造团队除了服务于台湾总督府的设计师井手薰外,还有八阪志贺助、神谷犀次郎,而实际建筑则委由总督府营缮课负责。
  • 中山堂宽60公尺半,侧深达113公尺,共有四层楼,该建筑面积共达4000平方公尺左右。而这建筑又是由集会堂与餐厅两部分组成。其中“集会堂”内分两层,上层与下层合计共观众席2056席。因为可以播放电影,1950年代至1990年代为公教人员免费电影院所在。也曾经是国民大会开会的所在地,到1966年中山楼完工后才改至该处开会。其后面靠中华路一侧,是国民大会秘书处的办公室。
  • 餐厅三层高,室内面积达1400平方公尺。主建筑除了用餐场所外,还包含娱乐室、理发厅、贵宾室、厨房。贵宾室室内正面挂著黄土水的知名作品《水牛群像》。
  • 本来屋顶尚有赤道仪折射望远镜及圆顶观测台,战后已迁至圆山天文台。除此,战后的公会堂广场亦增设一座连基座达五公尺的孙中山像,该铜像基座原位于西门町,为纪念台湾总督府第4任民政长官祝辰巳而建立,为市定古迹。而在1999年,广场上由行政院筹建的“抗日战争胜利暨台湾光复纪念碑”也正式启用。
  • 1936年完工的台北公会堂,因面临全面战争爆发初期,因此建筑采简单、明朗设计概念。该建筑采取1930年代流行的现代折衷主义样式,使用钢骨水泥结构,外表贴由北投窑场所生产的浅绿色面砖,不过两柱与门面,仍有古典图案之装饰。
  • 另外,公会堂特色为采取台湾难得一见的中东阿拉伯拱窗及台湾陶瓦,而运用北投窑场面砖贴出的各种多端变化花纹则是另一项独具特色。

场地现况

中山堂现为台北市政府文化局所有与管理,其经营方式为分厅且公开单日外包,因为场地宽阔且收费合理,现仍为台北演艺界重要表演场所之一。[2]

交通讯息

联营公车站牌名称 Pool Bus

  • 博爱路 Boai Road
  • 衡阳路 Hengyang Road
  • 宝庆路 Baoqing Road
  • 捷运西门站 MRT Ximen Station

台北捷运

板南线西门站第5号出口步行至正门约3分钟。[3]

收费停车场

  • 中山堂地下停车场

(一)周一至周五:8:00-20:00计时40元,20:00-8:00计时10元。

(二)星期六、日及政府行政机关放假之纪念日与民俗节日:10:00-20:00计时40元,20:00-10:00计时10元。

1. 请由重庆南路往总统府方向行驶至武昌街口右转入停车场;由衡阳路行驶之车辆,行至博爱路口时右转,至武昌街时再左转至地下停车场。

2. 本停车场由台北市政府交通局停车管理处管辖,停车费率及收费时间如有变更,以现场公告为准,洽询电话(02)2331-0482。

  • 台湾联通地下停车场

11:00-23:00计时50元,23:00-11:00计时40元。

1. 地址为台北市衡阳路51号,限高2公尺。

2. 停车费率及收费时间如有变更,以现场公告为准,洽询电话(02)2523-5000。

参考文献

  1. 公告资料,国家文化资产网,2019/01/24
  2. 中山堂,台北旅游网
  3. 交通位置,台 北 市 中 山 堂 交 通 位 置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