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黃土水 |
---|
|
黃土水(1895年7月3日-1930年12月21日),男,是一位本籍臺北艋舺的雕刻家。
生平
早年生活
1895年7月3日,黃土水出生於艋舺祖師廟後街的一個貧寒家庭;他的父親黃能是一位人力車的木工修理師傅,母親名叫黃施素;當時,他的大哥先已夭折,他的二哥已經八歲。
1906年,他進入艋舺公學校就讀;11月8日,他的父親去世。
1907年,他隨母親投靠住在大稻埕繼承父業的二哥黃順來,並轉入太平公學校就讀。
1912年,他自太平公學校畢業,並考上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簡稱「國語學校」)公學師範部乙科。[1]
他自幼年即對於位在大稻埕的傳統宗教用品店十分熟悉。[2][3]
創作生涯
1915年3月,他自國語學校畢業,並隨後於太平公學校就任訓導一職;同年,他在總督府民政長官內田嘉吉及國語學校校長隈本繁吉等人選拔推薦下獲得東洋協會臺灣支部頒贈獎助金 ,並藉由作品《李鐵拐》通過審查免試進入東京美術學校雕塑科木雕部,跟隨高村光雲研習木雕;當時,他寓居於小石川町高砂寮宿舍。
1918年(或1917年),他返回臺灣探視母親病情,並於不久後為母親辦理喪事。
1919年,他開始創作《甘露水》。
1920,他以作品《山童吹笛》入選第二回帝國美術展覽會(簡稱「帝展」),成為第一位作品入選帝展的臺籍人士。
1921年,他自東京美術學校本科畢業,並獲准免試進入同校研究科成為「實技研究生」繼續深造;他就讀於塑造科並師從朝倉文夫;同年,他以《甘露水》入選第三回帝展。
1922年3月,他在研究科畢業後返鄉,並設臨時工作室於親族位在艋舺之米舖廠房,以鑽研水牛之形態;10月,他以《擺姿態的女人》入選第四回帝展;10月30日,他完成受昭憲皇太后及攝政宮委託製作之《帝雉》、《華鹿》,並將之獻與宮內省。
1923年4月,他在東京雕刻《三歲童子》,並由總督府將之獻與裕仁皇太子;4月23日,該作品被運回臺灣於博物館展示;4月26日,他獲裕仁皇太子召見;6月30日,他與石川欽一郎、富永信篤、戶田庸三等藝術家在銀座籌辦聯展;7月,帝展參選作品《水牛牧童》開始創作;9月,東京大地震發生,帝展取消舉辦,他的工作場所也被燒毀,他隨後決定將《水牛牧童》義賣賑災;同年,他與廖秋桂結婚,隨後兩人一同前往日本定居;他在池袋設立個人工作室兼住家。
1924年6月,他返回臺灣探視二哥病情,並繼續製作《水牛牧童》;7月初,二哥逝世;9月,他返回日本;10月,他以《郊外》入選第五回帝展。
1925年春,陳植棋、陳澄波提議在日本籌組「春日會」,但遭他反對;同年,他將以侄子為模特兒創作的塑像作品《小孩》送入帝展,但未得入選;隨後,郭春秧、黃純青、林熊徵等仕紳發起「黃土水後援會」,呼籲社會高層人士向其訂製肖像雕塑以支持其創作與生活。
1926年10月,他完成新年動物作品青銅兔雕塑50件,並交由臺灣日日新報報社代售;12月初,完成櫻木素木描金作品《釋迦出山》,該作品隨後安座於艋舺龍山寺。
此間,他替多位仕紳製作胸像。
1927年7月,他完成總督川村竹治的雕像;10月,他完成新年龍銅雕作品,交由臺灣日日新報報社代售;10月12日,他返回臺灣;11月5日至6日,他的個展於臺北博物館舉行,展出作品共10餘件;11月26日至27日,他的個展於基隆公會堂舉行。
1928年2月至9月,他替久邇宮邦彥親王夫婦塑像;5月15日,他獻贈銅雕作品《臺灣雙槳船》與總督上山滿之進;8月20日,他前往日本;9月5日,臺北州有關當局決定以其所製水牛像作秋御大禮獻禮;9月13日,他返回臺灣;10月22日,他攜帶臺北州御大典作品《歸途》水牛塑像返回東京,以呈獻天皇登基賀禮;同年,他開始製作《志保田鉎吉校長像》。
1930年,他完成巨型作品《水牛群像》;隨後,他因盲腸炎併發腹膜炎於12月21日逝世。
身後
1930年12月22日,他的遺體被送至火葬場火化,親友再將骨灰送回其位於池袋之住處;張秋海、郭柏川、陳承藩、何德來、李梅樹等人與其親族共同為其舉行相關儀式。
1931年,親友等人為其於臺北東門町曹洞宗別院舉行追悼會,隨後將其遺骨葬於三橋町墓地;5月9日及10日,親族及友人為其於臺北舉行遺作展,現場展出作品共七十九件。
1932年10月30日,《志保田鉎吉校長像》立於臺灣總督府臺北第一師範學校。
1937年2月2日,為其舉行遺作捐贈奉告祭,並將《水牛群像》陳列於臺北公會堂。[4][5]
1980年代後期,他的作品在臺灣本土化風潮中大受歡迎。[6][7]
知名作品
- 山童吹笛(1918)
- 石膏像,入選1920年第二屆帝國美術院展覽會,為臺灣藝術家首次入選日本最高權威美術展之例。原作下落不明。
- 甘露水(1919)
- 大理石雕像,入選1921年第三屆帝國美術院展覽會。原藏於台灣省議會,之後下落不明。
- 女孩胸像(1920)
- 大理石雕像,黃土水致贈母校大稻埕公學校(現台北市立太平國民小學)典藏。
- 擺姿勢的女人(1922)
- 入選1922年第四屆帝國美術院展覽會。原作下落不明。
- 帝雉、華鹿(1922)
- 獻日本宮內省(現宮內廳)典藏。
- 郊外(1924)
- 入選1924年第五屆帝國美術院展覽會。原作下落不明。
- 南國的風情(1927)
- 入選第一屆東京聖德太子美術奉讚展覽。原作下落不明。
- 釋迦出山(1927)
- 受魏清德委託製作給艋舺龍山寺[8]。原作木雕像毀於1945年台北大空襲中,後由倖存之石膏原模進行翻鑄,分別典藏於台灣省立美術館(現國立台灣美術館)、台北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國立歷史博物館、艋舺龍山寺、台南開元寺、黃土水家屬。1997年,北美館又再度翻鑄五座,被外界質疑館方是否翻製過多。
- 久邇宮邦彥親王夫婦像(1928)
- 獻久邇宮典藏。
- 水牛群像(1930)
- 石膏浮雕,黃土水生平最後大作,亦為最為知名之經典作,列為國寶。原作嵌於台北中山堂後廳壁上,並存三件原模複製作,藏於台灣省立美術館(現國立台灣美術館,玻璃纖維製)、台北市立美術館(青銅製)、高雄市立美術館(青銅製)。
影片
參考文獻
- ↑ 675.1895-1930.黃土水. 年表. 2007-05-04 [2017-06-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5-04).
- ↑ 黃土水. archive.is. 2017-06-03 [2017-06-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03).
- ↑ 675.1895-1930.黃土水.簡介. 2006-06-24 [2017-06-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6-24).
- ↑ 黃土水. archive.is. 2017-06-03 [2017-06-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03).
- ↑ (美術), 李欽賢. 大地.牧歌.黃土水. 雄獅. 1999 (中文).
- ↑ Taiwanenes, 【台灣百年人物誌】雕刻家黃土水, 2007-08-27 [2017-06-03]
- ↑ 01 Tu-Shui Huang p.08+09 (PDF). archive.is. 2017-06-03 [2017-06-0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7-06-03).
- ↑ 蔡文怡. 《藝林之美》. 台灣: 中央日報出版部. 1983 (Chinese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