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劉齊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8年12月2日 (日) 16:35 由 Blackberry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劉景先(?-690年11月29日),本名劉齊賢,唐朝官員,在唐高宗晚年和武后(武則天)為唐中宗唐睿宗攝政期間擔任宰相。684年,他為被指謀反的宰相裴炎辯護,得罪武后,被捕遭貶。689年,他再次被捕,自縊而亡。[1][2]

家庭背景

劉齊賢出自廣平劉氏,是漢景帝之子趙敬肅王劉彭祖的後裔,他的祖父劉林甫唐高祖唐太宗年間歷任內史舍人、中書侍郎、吏部侍郎,封樂平男,爵位由他的父親劉祥道繼承。劉祥道在高宗年間任宰相,封廣平郡公。劉祥道於666年去世後,劉齊賢繼承了廣平郡公的爵位。[1][3]

唐高宗年間

劉齊賢起初任侍御史,後來任晉州司馬。高宗聽聞他方正,很禮敬他。一次,將軍史興宗隨高宗狩獵時說,晉州的鷂很有名,可以命劉齊賢抓幾隻。高宗答:「劉齊賢難道是捕鷂人嗎?你為什麼這樣看待他?」拒絕了。[3]為了避太子李賢諱,劉齊賢改名劉景先。[1][4]高宗年間,劉景先曾任朝散大夫守給事中[5][6]儀鳳四年(679年)八月,以給事中兼修國史。[2][7]

681年,吐蕃入寇,工部尚書劉審禮率軍迎戰,大敗陣亡。唐高宗駭然,召侍臣問禦敵之策。中書侍郎郭正一認為應當嚴格守邊,等國庫豐盈、人心所向之際可一舉滅吐蕃。劉景先和同僚皇甫文亮等也認為應當如此。[2][8][9]

永淳元年(682年)十月,時任黃門侍郎兼修國史的劉景先被封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實際上相當於宰相。[1][2][7]從此兩省長官及其他官沒做到三省最高長官就拜相的,都稱同中書門下平章事。[10]二年(683年)五月,高宗病重,命太子李哲(李賢於680年被廢)監國,由劉景先、侍中裴炎、郭正一兼東宮同平章事輔佐太子。十二月,高宗駕崩,[7][11]李哲繼位,是為唐中宗,實權大部掌握在攝政的武太后手中。[12][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