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里福德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北投里福德宫,是位于台湾新北市淡水区淡海新市镇北投里的土地祠,在建庙后因地主领走征收费而成了违章建筑,数度面临拆除。
沿革
北投里原为康熙年间北投社所居,又称为“外北投”。早年当地农民轮流供奉一尊木雕土地公神像,由掷筊决定当年炉主供奉,后由北投里长林锦丰与地方仕绅倡议建庙,地主口头约定捐地,民众集资700万元,坐落于淡金公路和北新路交叉口附近,于1991年落成。
庙盖好时,原地主就将内政部营建署的土地征收费领走,庙地转为营建署所有,导致庙宇成了违章。营建署为开发淡海新市镇,希望将庙拆迁,引起地方抗议,经林锦丰等人多次与开发单位陈情,终于获得回应,庙旁兴建200馀坪的社区公园。淡水太子庙也发生同状况,导致需买回庙地。
2002年,淡水新市镇施工时,庙身一度以围篱围住,遭窃贼偷了新台币数十万。次年12月28日,具有百年历史的土地公神像遭窃,当地居民表示数年来已有超过200片以上的金牌被偷。2005年,曾偷钱的陈姓窃贼遭捕,板桥地院判刑4个月。在后来报导,老神像依然供奉于庙内。
随著淡水新市镇的大楼增加,也让此庙香火鼎盛。每年农历十一月初九的安座纪念日,会举行祭祀与宴席。林锦丰在里长任内,兴盖一座戏台作为里民聚会场所,后遭检举违章。2006年2月23日下午,里民抗议政府要拆戏台,经由民意代表与营建署官员协商,将戏台所占的绿地移拨给县府。当时营建署官员私下同意继续使用,却有但书说若日后有纠纷、庙与戏台的合法性遭质疑,视同默契无效,必须依违章拆除。
台北县升格后,庙地所有权拨交新北市政府工务局。林锦丰在里长选举落败,又被新里长李金城质疑这座庙的财务状况,引发双方关系紧张。巧合的是相关单位再接获举发,重提庙与戏台是违章建筑,而再度面临拆除。
土地祠
土地庙,又称土地公庙、福德庙或伯公庙,为民间供奉土地神的地方(庙宇),多于民间自发建立的小型建筑,属于分布最广的祭祀的建筑,乡村各地均有分布。在1949年以前,凡有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地方——土地庙。
土地庙在中国大陆曾由于“文革”作为“四旧”大部分被捣毁。随著“改革开放”和开始信仰自由[1] 以后,自1980年前后有蒸蒸日上的恢复民间信仰和社会的逐渐发展,便有一股建设土地庙的浪潮。这些土地庙多由农民自发组织建设的信仰中心,属于微型建筑,高度从不到2米至正常房屋高度;面积大小小则几平方米,大则十几平方米。1980年代和1990年代大陆官方和媒体一直密切关注这股建设土地庙的浪潮,就以当时农村小学基础教育设施落后为借口和理由,来呼吁乡民多关注乡村基础教育,集中精力投资建学校,不要热衷于“迷信”,但仍旧无法破坏民间信仰的力量。部分地区官方就以破除迷信为借口而进行强行拆除,这股土地庙信仰复兴的热潮最终还是被大陆官方镇压了。然而实际上至2000年以后,几乎每乡至少有一处或多处,其数量分布因地而异。台湾因为拥有宗教信仰自由所以有相当多的土地庙;据官方的调查,其数量超过1300所以上。
与农村地区的土地庙相对的,是供奉城市守护神的城隍庙。
土地神
土地神又称“福德正神”、“土地公”、“土地公伯”、“土地伯公”、“土地爷”,在马来西亚、新加坡一般称为“大伯公”。民间信仰最为普遍的众神之一,流行于汉族地区及部分受汉族文化影响的少数民族也有信仰。土地神属于中国民间信仰中的地方保护神,在1949年及其以前,凡有汉族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现象。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现代多属于祈福、保平安、保收成之意。土地神也是道教诸神中地位较低,也是与人民较亲近的神祇。
土地庙的造型
土地庙因神格不高,且为基层信仰,多半造型简单,简陋者于树下或路旁,以两块石头为壁,一块为顶,即可成为土地庙,俗称“磊”型土地庙。也有简单以水泥或砖块砌成祠,现今台湾甚至有工厂开模以水泥灌制大量生产,也有土地庙因香火鼎盛,逐渐中大型化者。
中国大陆土地庙
潮汕土地庙
土地神在潮汕俗称为伯公。土地庙亦称伯公庙或写作福德老爷庙、福德古庙。每家每户家中都会有伯公神位,商铺也不例外。伯公庙规模通常不大,但分布最为普遍,田野、山岭、村口、街衢,在在皆有。福德老爷身旁通常伴有福德老爷夫人,是和蔼可亲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