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寺淑女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慈悲寺淑女祠,简称淑女祠,又称十六仙姑庙,慈悲寺,是位于台湾彰化县大村乡茄苳村的观音寺兼姑娘庙,祭祀于1976年车祸罹难的十六名女学生。
车祸
1976年4月21日下午4点17分,陈义兴驾驶的彰化客运省三─3192号大客车,由员林镇开往彰化市,载满八十三人,经大村乡村上村过沟一巷平交道,未停车让车掌小姐廖素珍下车察看,即迳行驶过。司机也无视于大村国中指派在平交道口的学生指挥。于是公车正好撞上南下的观光号R47号机关车,转了一百八十度,被撞到铁轨旁的葡萄园中,当场造成二十四人死亡,多人送往到员林镇郭综合医院、宏仁医院及张外科后不治。死者也包括司机与车掌,次日清晨罹难人数累积到四十人。
当时台铁设施简陋并没栅栏。检察官调查该客运公司员工工时长达十五个小时,每天早上7点出门,晚上10点下班。台湾省交通处长陈树曦宣示,交通处今后将硬性规定,所有客运车、游览车通过平交道前,随车员应先行下车查看,如有怠忽应即行解雇。时任行政院长的蒋经国,指示动用新台币十五亿元专款,改善全台湾铁路平交道的安全设施。台湾省道路交通安全督导会决定,各级学校的校外生活指导委员会应指派专人负责平交道的安全措施,并且学生专车应指定一名高年级学生为车长提请驾驶人注意,更要上车后介绍驾驶人姓名,由同学鼓掌欢迎,来增进驾驶人责任感。
沿革
此事故四十一名罹难者中有大村国中的十六名女生、四名男生,由彰化县政府在该些学生墓旁建祠。祠堂面对石笱埤圳,又称“十六仙姑庙”。成立之日,大村国中校长李广荣亲率全体师生前来祭拜,并颁赠“永怀英才”匾额一面,省交通处长陈树曦颁赠“以祀以念”匾额一面。也有张贴当时的报导。担任淑女祠管委会总干事的吴清泉,其胞妹也是罹难学生之一。志工吴戊己几乎天天到此凭吊独生女,并整理环境。
在彰化县府和乡公所合力协助下,规画原本只有铁皮屋顶的淑女祠重建为一座大庙,又将女学生骨骸安厝在庙后,并制作两座神位(八人一座)安放在观音菩萨两旁。2003年1月4日,此祠改建,由县长翁金珠及当时的县长吴荣兴共同主持剪彩。次年5月2日,举办完工追思音乐会。
祠
祠,又称祠堂,是一种源自中国,并广为东亚文化圈[1] 传统民间信仰采用的半宗教设施,其主要用于供奉、祭祀神祇、祖先或者先贤、烈士,采用庙堂式建筑形式。
祠往往是社会公众为共同祭祀和供奉广受尊崇的人物而修建。如明代,滕县百姓为纪念在当地为官清廉而即将去京城赴任的赵邦清,为他修建了生祠,“黄童白叟,罗而拜之”。其中忠烈祠是为历代褒扬忠义精神,建祠追祀为国殉难忠臣烈士之处,祠名“忠烈”。台湾的忠烈祠为中华民国政府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所建。依中华民国内政部所颁布《忠烈祠祀办法》,于各直辖市、县市政府所在地设置忠烈祠,中央政府所在地则设首都忠烈祠,由总统主祭。此外又有供奉义民的义民祠。
其他例子有医圣祠、南阳武侯祠、五公祠:位于海南琼山国兴街道。“五公”是指唐宋两代被朝廷贬低来海南的五位历史名臣,即唐朝宰相李德裕、宋朝宰相李纲、赵鼎及宋代大学士李光、胡铨。他们万里投荒,不易其志,为海南岛的文化教育、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海南人民历代建祠祭祀他们。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雷琼道道台珠采修建海南第一楼纪念“五公”,故名五公祠。
- 衢州徐偃王庙:韩愈在《衢州徐偃王庙碑》载:“开元初,徐姓二人相属为刺史,帅其部之同姓,改作庙屋,载事于碑。后九十年,当元和九年,而徐氏放复为刺史……乃命因故为新,众工齐事,惟月若日,工告讫功,大祠于庙,宗乡咸序应。是岁,州无怪风剧雨,民不矢厉,谷果完实
由于祠、庙性质相近,而一些设立时为纪念先贤的祠,后世也会被信众视作祈福避凶之用,所祭祀的对象也被视为神祇,故有时会混用。一些供奉儒教、道教、佛教或民间信仰中的神佛、圣人的场所也以祠为名,如黄大仙祠。
朝鲜半岛的祠自三国时代由中国传入,在高丽王朝逐渐普及开来,在朝鲜王朝达到繁盛,但现今已较少见。
- 台湾民间信仰
台湾民间信仰是台湾民间广为流传的传统信仰,包括揉合中国民间信仰“儒、释、道”三教合流的汉人移民信仰,也包括在地英雄名人神格化,也包括王爷千岁信仰,以及台湾原住民的祖灵信仰,前者随著中国闽南、粤东移民由华南地区渡过台湾海峡东来,于台湾落地生根,逐渐产生具有本土风格的民间信仰,但大体上仍奉祀原有中国民间信仰的神明;次者表现出台湾人充满包容知恩的情感,如供奉舍身救民的日本军人;再次者如各地有应公、万善同归,有的更分灵者众,如南鲲鯓代天府万善爷;后者有些仍保留原始特色,而部分信仰(如阿立祖信仰)则有汉化的情形。
缘起
中国闽粤移民渡海来台时,大多迎请海神或故乡地方神祇之分灵嗣奉。由于移民渡海需面对莫测的海象变化,到台垦殖后,因水土不服,瘟疫四起,又须与台湾原住民族及不同的垦殖团体相互械斗,争夺土地、水源、商业利益等等,又时常危及生命财产,分灵而来的原乡神祇,成为移民的心灵寄托,而信奉同一神明也产生了同乡之间的意识形态认同,渡海来台的海神、乡土神、瘟神(王爷)等信仰,并逐步发展为无所不能的地方守护神。
除了人格化的地方守护神外,也有因为各种职业不同,而奉祀不同职业的保护神。另外主要源自道教、本来流行于泉漳一带的正一派、闾山派道教来台后,经过一段时间与佛教、儒教掺合,逐渐变成民间的传统信仰及文化现象,与只求个人与家庭之“富贵财子寿”的台湾多神格“民间信仰”。
1911年《台湾私法》引《台湾府志》,列举玉皇上帝、东岳大帝、玄天上帝、天上圣母、神农大帝、保生大帝、三山国王、水仙尊王、开漳圣王、广泽尊王、注生娘娘及临水夫人、五显大帝、元帅爷、王爷、大众爷、义民、城隍爷、福德正神、灶君、文昌帝君及魁星诸神皆属儒教。1921年片冈岩的《台湾风俗志》也是承袭这种宗教观,扩大了日治时期儒教宗教的范畴。片冈岩,《台湾风俗志》,1921,(台北:台湾日日新报社),(1990年众文图书中文版)643-679页。日治时期儒教并不局限于民间信仰,1941年《大众人事录》〈黄纯青〉词条:黄纯青的宗教是“儒教”,1958年的魏清德〈身世报告书〉,自述宗教信仰是“儒教”。黄纯青、魏清德都由日治时期横跨到战后,宗教信仰都定位为儒教,1918年八芝兰公学校(今士林国小)所编的《乡土志》,儒教即列为“宗教”之首。
尚有一种民间信仰被专家把它归类为“儒宗神教”,因为就其信仰内容来看,大都是藉著神明持笔挥鸾来阐述儒宗孔教的伦理道德教化,相容圣人、佛祖、神仙的三教合一思想,强调修身、齐家、行善、劝化;即以劝化世人,挽救人心,导正社会颓风恶习为宗旨。
至于基督宗教、伊斯兰教等虽也落地生根,成为具有台湾风格的信仰,但由于人口比例较低,暂不列入。有的则如一贯道供奉五教圣人,将其塑像奉祀,已非原基督宗教、伊斯兰教之模式。
乡土神简表
台湾是多元族群融合的社会,在汉人民族方面包含了许多不同的省籍族群,他们在移居台湾时带来了原乡的信仰,这些神祇称为乡土神。玉皇大帝、三官大帝、观音菩萨、天上圣母(妈祖)、关圣帝君、福德正神(土地公、土地伯公)等,属于不分祖籍共同信仰的神灵,但有些地方对某一神祇特别虔诚,有乡土神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