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薯蕷(學名:Dioscorea polystachya;chinese yam;cinnamon-vine)又稱為「蒣」,是薯蕷科[1](Dioscoreaceae)薯蕷屬(Dioscorea)的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2],纏繞草質藤本。薯蕷的塊莖稱為山藥,冬季採挖。原產地位於中國豫西北的焦作地區附近,古稱懷慶府,因而也得名懷山。
薯蕷塊莖長圓柱形,垂直生長。莖通常帶紫紅色,右旋,無毛。單葉,在莖下部的互生,中部以上的對生。雄花序為穗狀花序,長2-8厘米,近直立,2-8個着生於葉腋。蒴果不反折;種子着生於每室中軸中部。花期6-9月,果期7-11月。
塊莖為常用中藥「懷山藥」,塊莖富含澱粉,可供蔬食;入藥能清熱解毒、補脾胃虧損,治氣虛衰弱、消化不良、遺精、遺尿及無名腫毒等。
名稱典故
山藥一名首見於《山海經·北山經》藷藇,又名署預(《山海經》)、薯蕷、山芋(《本經》)、懷山藥(《本草綱目》《神農本草經》)山藷(《名醫別錄》)、薯藥(《清異錄》)、淮山藥(《飲片新參》)、淮山、懷山、野山豆(江蘇睢寧)、野腳板薯(湖南南嶽)、白薯、長山藥[3]或者面山藥(甘肅徽縣)。[4][5]
中國古代稱薯蕷,唐朝時,為避唐代宗李豫諱(「蕷」與「豫」同音),改稱薯藥。宋朝時,又為避宋英宗趙曙諱(「薯」與「曙」音近),改稱山藥[6]。
形態及採收
多年生草質纏繞藤本。葉片形狀多變,葉腋間常生1-3個珠芽(氣生塊莖)。地下具圓柱形肉質塊莖,垂直生長,表皮粗糙,黃褐色,密生細鬚根。夏季開乳白色花,花單生,少有結實,都實行塊莖繁殖。三棱狀扁圓形的蒴果(成熟後裂開)。
採收
山藥通常深埋於地下,與淺埋的馬鈴薯不同,不能直接拔起採收。需在田畦深挖溝後,細心挖掘長塊莖。地上部葉腋間則可收穫腋芽,即零餘子(山藥豆)。
分佈範圍
原產於中國大陸,分布於河南、福建、山東、河北、浙江、湖南、湖北、江西、河北、安徽、江蘇、雲南、廣西、貴州等地。17世紀前已傳至朝鮮、日本。台灣近年來開始經濟性種植。生長於海拔350米至1,100米的地區,多生在山坡、山谷林下、路旁的灌叢中、溪邊及雜草中。
藥用價值
中醫
長在地下的塊莖曬乾後可當中醫藥材,稱為淮山。中醫認為它具有補脾益腎、養肺、止瀉、斂汗之功效。味甘而性平,入脾、肺、腎三經。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一書提及山藥能「益腎氣、健脾胃、止泄瀉、化痰涎、潤皮毛」[4]。山藥也是四神湯的材料之一。
燥熱體質及容易脹氣者,建議少吃,如身體虛弱或患有急性炎症、便秘等,建議不宜食用。[4]
科學研究
現代科學分析,山藥的最大特點是含有大量的黏蛋白。黏蛋白是一種多糖蛋白質的混合物,對人體具有特殊的保健作用,能防止脂肪沈積在心血管上,保持血管彈性,阻止動脈粥樣硬化過早發生;可減少皮下脂肪堆積;能防止結締組織的萎縮,預防類風濕關節炎、硬皮病等膠原病的發生。
其所含的多巴胺,具有擴張血管、改善血液循環的重要功能,該成分在治療中佔有重要位置。
注意事項
山藥皮中所含的皂角素或黏液裡含的植物鹼。有些人接觸會引起山藥過敏而發癢,處理山藥時應避免直接接觸[4]。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 薯蕷 Shuyu 藥用植物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 山藥 Shanyao 中藥材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 山藥 Shan Yao 中藥標本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 3705-薯蕷_淮山 柴娃娃植物網
- Dioscoreaceae 薯蕷科 - TaiBNET 台灣物種名錄
- Dioscorea collettii Hook. f. 華南薯蕷 臺灣生物多樣性資訊入口網
- 薯蕷屬Genus Dioscorea - 臺灣生命大百科
- 薯蕷【中藥】【中醫百科】
- 山藥_中藥百科 - 百科故事
- 藥用植物主題館 - 農業知識入口網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 山藥的營養成分::台灣癌症基金會FCF
- 山中妙「藥」!山藥5大營養報你知 華人健康網
- 山藥不是「藥」卻能護胃、抗癌又抗老 康健雜誌
- 山藥營養價值高 吃山藥需注意這9大事項 食品頻道--人民網
- 山藥營養成份
- 食品營養成份資料庫- 山藥平均值
- 日式山藥食譜、作法共54個 全球最大料理網站- Cook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