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洲白族古建築群
喜洲白族古建築群位於中國雲南省大理市喜洲鎮,2001年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喜洲鎮地處洱海西北岸,是大理市北上的必經之道,自古即為白族的聚居地,現有居民一千餘戶。喜洲建築群是典型的白族民居建築,以「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為特徵,一般為土木磚石結構,其中著名的有楊家院、董家院、嚴家院等民居。
目錄
歷史起源
布局結構
喜洲白族古建築群位於雲南省西部的大理市蒼山五台峰下,滇藏公路東側。現存明、清、民國時期較完整的民居101院,加上現代承襲白族傳統形式民居共約1500餘院。各院平面布局有一向一坊、一向二坊、二向三坊、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五福壽、六合同春、走馬轉角樓等式樣[1]。
房屋構架為抬梁穿斗結合五柱落地的形式,內院屋檐為出廈、吊廈或倒座。建築造型主房高、耳房低,正面設照壁。照壁多為三滴水面照壁,設廡殿式壁頂及脊,下用斗栱。壁上多題代表家庭地位與家風的文字。照壁、大門、遊廊和門窗為民居建築裝飾的重點。
藝術價值
喜洲早在六詔與河蠻並存時就已是白族聚居之地,隋代稱「史城」[2],唐宋間為南詔、大理國「大厘城」。清末民初,當地民族經濟發展較快,主要建築遺存多於此時建造,民國時又有營造,如清末趙家院、1920年建的嚴家院、1948年建的楊家院和董家院等。喜洲白族民居有較高的民族學、建築學等科學及藝術價值。
周邊景點
視頻
喜洲白族古建築群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歷史文化古跡——雲南大理喜洲白族古建築群(一)【圖文】,360個人圖書館,2017-1-1
- ↑ 雲南大理喜洲五朵金花的故鄉,中國園林網,2016-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