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孔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层孔虫(Stromatoporoids)是一类古老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生存于寒武纪至白垩纪,在志留纪及泥盆纪最为繁盛[1],常形成礁体,石炭纪至三叠纪无化石记录,中生代仅有少数代表,现已完全灭绝。
于1826年首次被命名和描述。曾被认为是藻类、有孔虫、海绵、古杯、水螅、苔藓虫等,现在被视为多孔动物门下的一纲。它们是重要的指相化石,可以藉其判断该地层过去的沉积环境。[2]
分布
层孔虫化石的地理分布甚广,在世界各地志留纪、泥盆纪的碳酸盐沉积地层中几乎都有它们的代表。中国的层孔虫化石很多,常见的属包括拉贝希层孔虫(Labechia)和方格层孔虫(Clathrodictyon)等。珠穆朗玛峰的侏罗纪中发现有准放射层孔虫(Actinostromina)等。在日本则多产于侏罗纪的鸟巢石灰岩上。
特征
其化石为粒状或纤维状,仅发现由碳酸钙组成之块状或层状群体之骨骼化石,未发现动物体。骨骼由石灰质组成,外形变化很大,有半球状、块状、分枝状、薄层状、圆柱状等,最小直径仅数毫米,最大则可达数米以上,由同心层状排列的钙质细层和与之垂直的支柱构成,常相互垂直,形如网格。细层平直、弯曲或褶皱,支柱限于细层之间或穿过细层,有时细层及支柱发育不完整而形成不规则的网格状。细层及支柱均是坚实的或穿有细孔。此外,内部还有厚层、虫室、假虫管等构造。
层孔虫的微细构造在分类上十分重要,现已划分出14种类型。有的层孔虫外形为圆柱状,中央具有空心的轴管,管内可具横板,管的周围被细层和支柱或泡沫状组织所围绕,如常见于泥盆纪的双孔层孔虫(Amphipora)。硬体表面常有呈放射状排列的星状沟及刺、瘤、凹陷等。其本身可形成礁,也可和珊瑚及苔藓虫一起形成礁。
参考文献
- ↑ Stock, C.W. 2001, Stromatoporoidea, 1926–2000: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v. 75, p. 1079–1089.
- ↑ Da Silva, A. C.; Kershaw, S.; Boulvain, F. Stromatoporoid palaeoecology in the Frasnian (Upper Devonian) Belgian platform,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interpretation of carbonate platform environments. Palaeontology. 2011, 54: 1–23. doi:10.1111/j.1475-4983.2011.01037.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