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扎魯特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扎魯特旗,系蒙古族部落名。位於內蒙古通遼市西北部,東經119°14′至125°57′,北緯43°50′至45°50′。扎魯特旗人口由蒙、漢、回等13個民族組成。全旗土地面積1.75萬平方公里。2015年,全旗總人口達305309人。

扎魯特北部高山,中部低山丘陵,南部為平原和沼坨。屬中溫帶半乾旱季風氣候。礦藏有石墨葉臘石雲母螢石石灰岩等。通霍鐵路和304國道、306省道穿境而過。名勝古蹟有金界壕、遼代文化遺蹟阿貴洞,山地草原旅遊區,皇太極和荷葉花濕地等。

2019年4月18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決定扎魯特旗退出貧困旗縣序列。

歷史沿革

商周至秦漢時期,這片土地屬於東胡人的牧場。

漢至晉朝時期,系烏桓、鮮卑人住地。南北朝及隋唐時期,是契丹住地。

遼代,為北大王擦喇之牧地,契丹人居住。

金朝時期,金界壕以南為北京路,女真人居住。元代屬上都路,到北元及明朝時期,歸於烏梁海三衛占地。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內喀爾喀五部,征服三衛之一的公寧衛,附屬於察哈爾部。烏巴什繼承其父和爾朔齊哈薩爾諾顏之位,自稱偉徵諾顏,駐牧於泰寧東部。對所管轄的部號稱扎魯特。從此「扎魯特部」這一名稱開始載於史冊。

天聰二年(1628年)歸屬後金。皇太極為了更好地利用科爾沁部和扎魯特部的勢力,於天聰五年(1631年)對蒙古地區開始實行軍政令統一的旗(和碩)佐領(蘇木)制度。從此以後,扎魯特部在行政和軍事上,失去了傳統的自主權力。

天聰十年(1636年),後金改名為大清國,整個內蒙古49旗完全置於清王朝的直接統治之下。

清順治五年(1648年),清廷追封內齊為多羅貝勒,並由內齊之子桑嘉布繼承其父多羅貝勒爵位,占有扎魯特部原有牧地和部眾,賦予扎魯特旗札薩克之職,世襲罔替。同年,清廷又追封色本為多羅達爾汗貝勒,由色本次子桑噶爾繼承其父多羅達爾汗貝勒爵位,從扎魯特部劃出一部分牧地和部眾據其所有,賦予扎魯特旗札薩克之職,世襲罔替。所領的牧地為扎魯特右翼旗。自此,原為一體的扎魯特部,分為並立的扎魯特左翼和右翼兩個行政旗。旗以上設盟,扎魯特左右二旗屬昭烏達盟。

中華民國建立後,基本上沿襲清廷的行政體制,原理藩院改為蒙藏院,其下屬機構如故。直奉軍閥之間混戰之際,為在蒙古地區擴展勢力,把熱河作為前沿陣地,袁世凱委託熱河都統(後改稱省長)直接掌握和監督昭烏達盟管轄下的各旗縣事務。設縣和沒治局,着手開發墾殖蒙地,大抓財政稅收,以補充戰亂所需的大筆開支。

民國12年(1923年)12月27日,熱河都統委任高義山為魯北沒治委員兼備隊統領官。

民國13年(1924年),高義山正式建魯北沒治局(魯北縣)。在扎魯特左右二旗的領地上,出現了旗縣分治的局面。縣管開墾區,旗管未開墾區。旗縣同時存在,縣居旗之上。

民國22年5月(1933年5月),偽滿洲國在熱河省昭烏達盟西拉木倫河以北地區,設置興安西分省(省會開魯),扎魯特左右二旗歸興安西分省管轄,廢除魯北縣置。

民國24年4月(1935年5月),偽滿洲國政府下令,原扎魯特左右二旗合併為一個扎魯特旗,旗公署指定在魯北。

1945年11月,扎魯特旗成立臨時政府。

1946年1月,東蒙古自治政府成立,3月,扎魯特旗建立自治政府,隸屬於昭烏達省政府。

1946年承德「四·三」會議以後,明確了中國共產黨對內蒙古自治運動的領導。撤銷東蒙古自治政府,中共昭烏達省改稱昭烏達盟行政委員會,隸屬熱河省。扎魯特旗自治政府改為扎魯特旗民主政府。

1946年8月,中共昭烏達盟委員會組成扎魯特旗工作委員會,到扎魯特旗開展工作。1947年5月,扎魯特旗劃歸遼吉省哲里木盟,1947年7月,成立扎魯特旗政府。

1948年8月,遼吉省撤銷後,隸屬於遼北省哲里木盟。1949年4月,隨哲里木盟劃歸內蒙古自治區管轄。1949年10月1日,改為扎魯特旗人民政府。1956年建鎮。

1958年稱紅旗人民公社,1965年恢復魯北鎮建制。1969年7月5日至1979年5月30日,隸屬于吉林省。1979年5月,隨哲里木盟重新劃歸內蒙古自治區。

1999年,國務院撤銷哲里木盟建制,成立地級通遼市,扎魯特旗歸通遼市管轄。

2000年,扎魯特旗轄6個鎮、5個鄉、14個蘇木。

2001年9月蘇木鄉鎮機構改革,工農鄉和伊和背鄉併入魯北鎮,2006年6月蘇木鄉鎮再次機構改革,毛都蘇木併入魯北鎮,魯北鎮是由原魯北鎮、工農鄉、伊和背鄉、毛都蘇木4個蘇木鄉鎮合併構成。

行政區劃

截至2014年,扎魯特旗轄7個鎮、8個蘇木:魯北鎮、黃花山鎮、嘎亥圖鎮、巨日合鎮、巴雅爾圖胡碩鎮、香山鎮、阿日昆都冷鎮、巴彥塔拉蘇木、烏力吉木仁蘇木、道老杜蘇木、格日朝魯蘇木、前德門蘇木、烏蘭哈達蘇木、查布嘎圖蘇木、烏額格其蘇木。旗政府駐魯北鎮。

人口

2015年,全旗總人口達305309人,總戶數為141543戶,戶均人口為2.16人/戶,非農業人口105713人。

按民族劃分:漢族人口142348人;蒙族人口為154075人;其他民族人口為8886人。

全旗出生人數為2796人,死亡人數為1099人,自然增長人口1697人,自然增長率5.56‰,出生率9.16‰,死亡率3.6‰。

交通

通霍鐵路縱穿南北,在境內里程71公里,省際通道橫貫東西,境內里程101公里,扎魯特旗「三縱五橫」主骨架公路已基本形成。截至2009年,公路總里程2203公里,其中國道198.9公里,縣道349公里,鄉道992公里。現有二級客運站1處,四級客運站8處,運輸公司1家。

2015年,全旗公路里程為2674.969公里,其中:國道199.946公里;省道96.95公里;縣道352.331公里;鄉道622.697公里;村道1362.625公里,專道40.42公里。全旗養護公路里程為2674.969公里,其中:國道199.946公里;省道96.95公里;縣道352.331公里;鄉道622.697公里;村道1362.625公里,專道40.42公里。全旗共有150座橋,國道級有大橋8座,中橋25座,小橋32座;省道級有大橋4座,中橋4座,小橋22座;縣道級有大橋6座,中橋3座,小橋17座;鄉道級有大橋2座,中橋3座,小橋6座,專用公路級有大橋3座,中橋5座,小橋7座;村道級有大橋2座,小橋1座。全旗營運貨車共計2170輛,其中大型貨車423輛,重型貨車323輛,中型貨車14輛,小型貨車1733輛。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扎魯特旗地處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西北部,大興安嶺南麓,科爾沁草原西北端,屬內蒙古高原向松遼平原過渡地帶。位於東經119°13′48″—121°56′05″,北緯43°50′13″—45°35′31″之間。東與興安盟的科爾沁右翼中旗接壤,西與赤峰市的阿魯科爾沁旗毗鄰,南同通遼市開魯縣、科爾沁左翼中旗交界,北與錫林郭勒盟的東烏珠穆沁旗、西烏珠穆沁旗及通遼市的霍林郭勒市相連。扎魯特旗土地總面積1.75萬平方公里,近通遼市土地總面積的1/3,東西寬110公里,南北長240公里,版圖形狀為西北至東南呈狹長形。

地勢地貌

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北部為山地,中部為低山丘陵區,南部為西遼河沙丘地平原。扎魯特旗最高點吞特爾山位於罕山林場,海拔1444.2米,最低點位於道老杜蘇木的塔拉花牧鋪,海拔179.2米,旗所在地魯北鎮海拔為265米。

氣候特點

扎魯特旗屬於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一年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太陽輻射較強,日照時間長。年均氣溫6.6℃,年均日照時數2882.7小時。無霜期中南部較長,北部較短,平均139天,其中,北部約91-114天,中南部約130-147天。春旱多風,年均降雨量382.5毫米,主要集中在7-8月份,年均蒸發量1800毫米以上,年均濕度49%,年均風速2.7米/秒。

水文特徵

扎魯特旗境內有較大河流共9條,支流49條,分屬嫩江和遼河兩大水系。海日罕山以北,發源於特金罕山的霍林河、烏布日昆都楞河和阿日昆都楞河屬嫩江水系;海日罕以南,發源于海日罕山的前進河、魯北河、巴彥巨流河、巴彥塔拉河和源于格日朝魯蘇木境內的艾林河及由阿魯科爾沁旗流入我旗的烏力吉木仁河屬遼河水系。境內有大小湖泊泡沼90餘處,水面4.6萬畝,主要分布在南部半農半牧區。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截至2013年,礦產資源總量約占通遼市礦產資源總量的80%。扎魯特旗共發現各類礦床(點)120餘處。主要有等稀有稀土屬,等有色金屬,石墨葉臘石雲母螢石高嶺土石灰石石英等非金屬礦產。其中,煤炭儲量120億噸,「801」稀有金屬儲量2億噸。

水資源

截至2013年,扎魯特旗可利用水資源總量10.3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總量5.7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總量4.6億立方米。扎魯特旗現存小型水庫3座,有小河西水庫、黃花山水庫和八一水庫。扎魯特旗現有配套完好的農用機電井7700眼,有效灌溉面積85.3萬畝,自來水受益嘎查94個。

生物資源

截至2013年,扎魯特旗有樹種資源200餘種,已鑑定的有30科、54屬、117種,主要有松樺、山楊柞樹等。野生動物150餘種,主要有馬鹿、野豬、黃羊、狍子、野雞等。在山坡谷澗和草原深處生長着許多珍貴的植物,可食用的有木耳蘑菇黃花蕨菜等;中草藥材有麻黃防風乾草柴胡赤芍黨參等200多種,已利用的有50餘種。

野生動物有馬鹿黃羊猞猁狍子狐狸野豬棕熊雪兔金雕灰鶴鳳頭蜂鷹等150多種。野生植物有黃花菜蕁麻山韭菜山蔥金針菜木耳蘑菇蕨菜、馬連等200多種。

林業資源

截至2013年,扎魯特旗有森林面積650萬畝,其中天然林557萬畝,山杏林面積300萬畝,年產山杏核250萬公斤以上,號稱「全國山杏第一林」。年產蘆葦500萬公斤。扎魯特旗扎魯特旗天然次生林724.3萬畝,立木蓄積量271.2萬立方米。扎魯特旗有成片的山杏灌木林354.4萬畝,年產山杏核265萬公斤以上。

經濟發展

概述

2015年全旗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970938萬元,同比增長7.8%,增速與全市平均水平持平,經濟總量全市排名第四位。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346448萬元,同比增長4.8%,增速高於全市平均水平0.6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1033047萬元,同比增長8.7%,增速高於全市平均水平0.1個百分點,經濟總量全市排名第三位,其中全部工業增加值完成949193萬元,同比增長8.8%;建築業增加值完成83854萬元,同比增長7.3%;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591443萬元,同比增長7.8%,增速高於全市平均水平0.1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7.6:52.4:30,與2014年18.1:53.2:28.7相比,第一產業比重下降0.5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下降0.8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提高1.3個百分點。2015年全旗人均生產總值為72661元,同比增長7.8%(人口數為常住人口數)。人均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932元,比上年增加440元,同比增長9.8%。

2015年,全旗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150596萬元,同比增長10.1%。財政總支出完成433356萬元,同比增長17.6%。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完成26521萬元,同比增長8.0%。

第一產業

2015年,農作物播種面積達219.8萬畝,比上年減少4.96萬畝。糧食作物播種面積達169.5萬畝,比上年增加0.8萬畝,其中綠豆播種面積達12.2萬畝。全年糧食產量達54萬噸,比上年增加1.5萬噸。經濟作物播種面積50.3萬畝,比上年減少5.76萬畝,其中油料作物播種面積10.53萬畝,比上年減少4.1萬畝。經濟作物產量達13.12萬噸,其中油料產量達1.61萬噸。

牧業年度全旗牲畜總頭數5519705頭(只)。其中牛存欄649236頭,羊存欄4347036隻,生豬存欄464236口。全旗農牧業機械總動力達699987千瓦。拖拉機擁有量為31800台,比上年增加1050台。其中小型拖拉機11500台,比上年減少2510台;大中型拖拉機20300台,比上年增加3560台。全旗現有農業科技示範園區500處,占地共計4200畝,其中村級500處,占地共計4200畝。

2015年,全旗人工造林作業面積3.56萬畝,合格面積為3.56萬畝。其中:三北防護林工程人工造林0.586萬畝(喬木造林0.4萬畝、灌木造林0.186萬畝);造林補貼試點項目人工造林2萬畝,跡地更新1萬畝。全旗封山(沙)育林任務7.7萬畝,實際完成7.7萬畝,完成任務的100%。全旗飛播造林7.8萬畝,完成任務的111.4%,全旗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建設15萬畝,完成任務的100%。完成退耕還林6萬畝,完成任務的100%。完成鎮村綠化10個,完成任務的100%;義務植樹完成120萬株、四旁植樹完成30萬株、育苗完成2000畝。森林覆蓋率達到33.23%,國土綠化達標率144.48%。

水利年度全旗所有井累計達45478眼,其中規模以上7646眼,規模以下37832眼。有效灌溉面積達64.77萬畝。

2015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980142.72萬元,比上年減少213646.98萬元,同比下降17.9%。其中農業產值558130.76萬元,林業產值3234.35萬元,牧業產值401488.59萬元,漁業產值1399.81萬元,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5889.21萬元。

2015年,化肥施用量(按折純量計算)61976噸。農用塑料薄膜使用量376噸,其中地膜使用量為335噸。地膜覆蓋面積2231公頃。農用柴油使用量為11672噸。農藥使用量1391噸。

全旗現有蘇木鎮15個,嘎查(村)委會206個,分場29個。其中農區村委會63個。全旗自來水受益嘎查(村)120個,通汽車嘎查(村)183個,通電話嘎查(村)206個,通寬帶村164個,通有線電視村164個,垃圾集中處理的嘎查村120個。

全旗鄉村從業人員126733人。其中男性70008人,女性56725人。鄉村從業人員按國民經濟行業劃分:農林牧漁業從業人員103141人,占農村從業人數的81.4%,其中種植業從業人員68578人;牧業從業人員26969人;工業從業人員1804人;建築業從業人員4847人;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從業人員1630人;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從業人員509人;批發與零售業從業人員2869人;住宿和餐飲業從業人員2103人;其他行業從業人員9830人。

第二產業

2013年,扎魯特全部工業增加值完成108.8億元,增長13.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94億元、增長17%,銷售收入達270億元、增長20.7%。4個續建項目和21個新建項目投資體量大、建設進度快,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147.2億元、增長28.1%。

工業生產初具規模。扎魯特有國有企業、集體和鄉鎮企業千餘家,初步形成了煤炭、化工、皮毛、肉乳、釀造、食品、糧油加工、機械製造修理、建材等工業體系。其中:「塞外狼」酒,硬脂酸鹽類產品,糖化酶,「罕山」牌奶粉等多次被評為區優產品和質量大賽名優產品。

重工業以煤炭工業為主導,塔拉營子煤礦開採的隱晶質石墨作增炭劑,用於煉鋼生產每噸可代替生鐵5—12噸,提高爐溫10—28℃。90年通過部級科技成果鑑定,填補了國內空白。

2013年扎哈淖爾工業園區、高技術煤化工園區、魯北工業園區晉升為自治區級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園區。扎魯特旗煤炭產能超過2000萬噸,風電併網65萬千瓦、在建火電70萬千瓦,電解鋁形成產能35萬噸、鋁後加工產能達到40萬噸;生產原煤1750萬噸,發電8.5億度,生產原鋁28萬噸、鋁產品10萬噸、鋁後產品達到11個。

2013年,扎魯特與內蒙古地勘十院達成了礦產資源勘探合作協議,上海鴻元與中核集團合作的「801」稀有金屬礦開發項目開始啟動並已完成征地;有色金屬年採選能力達到100萬噸,生產類石墨100萬噸;中材泰玻20萬噸葉臘石微粉項目形成新增產能。

2015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長速度為9.3%。產品銷售收入達2609684萬元,同比增長13.7%;利稅總額達262292萬元,同比增長23.1%。其中稅金總額達136430萬元,同比增長20.5%。規模以上工業主要產品產量有原煤1982.4萬噸,同比增長9.7%;風力發電74999.68萬千瓦時,同比增長9.0%;電解鋁376694噸,同比增長31.8%;塑料助劑9874噸,同比下降31.8%。

第三產業

2013年旅遊接待達75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9億元;物流業增加值完成11.7億元、增長17%。

201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305340.3萬元,同比增長8.0%。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實現消費品零售額213402.1萬元,同比增長8.5%;鄉村實現消費品零售額91938.2萬元,同比增長6.8%。按行業劃分:批發和零售貿易業零售額完成478807.5萬元,同比增長12.5%;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完成60738.4萬元,同比增長18.3%。按銷售所在地劃分:縣級零售額達213402.1萬元,同比增長5.5%;縣以下零售額完成91938.2萬元,同比增長14.2%。

2015全年完成貨運量1126萬噸,比去年增加811萬噸;貨物周轉量164604萬噸公里,比去年增加138014萬噸公里;完成客運量136.2萬人,比去年減少119.8萬人;旅客周轉量14422.8萬人公里,比去年減少557.2萬人公里。

2015全年實現郵電業總收入22696.5萬元。其中郵政業務收入1411.5萬元,同比增長3.41%;電信業務收入1200萬元,同比增長20%;移動業務收入16299萬元,同比增長16%;網通業務收入3786萬元,同比下降1.31%。

社會事業

教育

2015年,扎魯特旗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全旗現有小學28所,其中獨立設置少數民族小學11所,教學點41個。現有初級中學8所,九年一貫制學校2所,獨立設置少數民族學校4所,高級中學2所。全旗小學當年招生2663人,在校生16531人,畢業生2724人;初中當年招生2654人,在校生8479人,畢業生2954人;普通高中當年招生2122人,在校生6101人,畢業生1738人。職業高中當年招生258人,在校生670人,畢業生876人。全旗現有專任教師3670人,其中幼兒園專任教師423人,小學專任教師2053人,初中專任教師776人,高中專任教師413人,特殊教育專任教師5人。中等職業學校專任教師137人。全旗校舍建築面積436013.77平方米,其中幼兒園校舍面積56035.67平方米,中小學校舍面積376462.1平方米,特殊教育校舍面積3516平方米。

衛生

2015年,全旗共有衛生機構445個,其中醫院5個,衛生院26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4個,村衛生室375個,診所、衛生所、醫務室26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5個,其他衛生機構4個。衛生機構共有床位957張。全旗衛生技術人員達到1209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476人,註冊護士355人。全旗醫療機構共診療1101212人次。

社會保障

2015年全旗城鎮失業人員有1320人(上年結轉1335人),城鎮新增就業人數1823人,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400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65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9%。2015年全旗參加失業保險17000人;醫療保險參保人數78943人,其中居民參保人數51637人,職工參保人數27306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04250人,其中城鎮居民參保人數4639人,新農保99611人;企業職工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2979人。城鎮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的有8542人,農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的有19529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在全旗206個行政村全面展開,參保人員達214943人。

環境保護

2015年,全旗現有自然保護區17處,面積266883公頃。其中國級1處,面積91333公頃;自治區級1處,面積52823公頃;市級8處,面積85544公頃;旗級7處,面積37183公頃。旗級自然保護小區11處,面積38587公頃。自然保護區和保護小區面積占全旗總土地面積的17.9%。市級生態示範區6處。

文化

烏力格爾

扎魯特旗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烏力格爾。烏力格爾在內蒙古草原上流傳了數百年。

烏力格爾的漢語意思是「說書」,是蒙古族的一種曲藝說書形式。在蒙古族民間,徒口講說表演而無樂器伴奏的烏力格爾被稱為「雅巴干·烏力格爾」「胡瑞·烏力格爾」;使用樂器潮爾伴奏的烏力格爾被稱為「潮爾·烏力格爾」;使用四胡伴奏的烏力格爾被稱為「胡仁·烏力格爾」。

烏力格爾的節目有短篇、中篇、長篇之分,尤其是長篇最為引人入勝,如《鎮玉莽古斯的故事》、《唐五傳》、《元史演義》、《三國演義》、《紅樓夢》等都是其中的經典。烏力格爾的題材來源非常廣泛,有的源自民間敘事詩、敘事民歌,如《嘎達梅林》、《達那巴拉》等;有的根據現實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創作,如《煙酒之害》;有的從漢族文學故事移植改編而來,如《封神演義》、《三國演義》、《劉胡蘭》、《黃繼光》、《草原兒女》、《創業》等。

蟒古思故事

故事一般由專業民間藝人以蒙古族傳統樂器「朝爾」(馬頭琴)或「胡爾」(說書藝人的低音四胡)伴奏,用韻文或韻散文結合的形式說唱,故事內容主要講述由天神下凡托胎人間的英雄迅速成長,在天神和眾助手的幫助下解救被惡魔蟒古思搶劫的人們並最後消滅惡魔全族,完成保衛人間美好幸福的使命。從蒙古英雄史詩的地理分布和蒙古各部落史詩之間的相似性和淵源、繼承關係看,扎魯特—科爾沁史詩是蒙古英雄史詩的重要組成部分。

民歌

扎魯特民歌源遠流長,它從不同側面表現了民眾的情感和生活情趣。歌詞易唱易記,曲調悅耳動聽、引人入勝。修辭上運用比喻、誇張、雙關等手法,內容涉及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詞韻以押頭韻為主,尾韻次之,有長調短調之分,風格各異,在內蒙古東部地區有代表性。《西蘇梅林》與《四季歌》是扎魯特最具代表性的蒙古民歌。

其他藝術

拉場戲、二人轉、皮影戲、版畫。

旅遊

扎魯特旗旅遊資源可分為以下9類:草原森林、泉水、山地、冰雪、野生動物、民族風情、歷史文化古蹟、濕地。較有特色的主要景區、景點有:

譽泉溝景區

旅遊區位於內蒙古通遼市扎魯特旗烏日根塔拉農場境內,距旗政府所在地魯北鎮40公里,國道304線744公里處東側5公里。占地面積為35000畝,因其西鄰遼代譽洲城遺址,且溝內有一神泉而得名。旅遊景區以山地茂密自然森林為主,近處可見典型科爾沁草原景貌。

扎魯特山地草原旅遊區

扎魯特山地草原旅遊區位於巴雅爾圖胡碩鎮境內。距旗政府所在地魯北鎮60公里、304國道西側,交通便利。該地區又名軍馬場,曾經是遼代譽洲古城將士馴養戰馬的地方。是世界四大原始草原之一。也是扎魯特旗開發較早、基礎設施建設較完備的一處旅遊景點。旅遊區面積2.8萬畝,核心區面積5000畝。旅遊區包括生活區、管理區、水上娛樂活動區、山地草原觀賞區、牧民生活區、狩獵區。主要活動項目有草原觀光、牧戶訪談、水上娛樂、篝火晚會、賽馬、摔跤、狩獵、射箭、體驗牧民生活、自做民族餐、扎魯特蒙古族婚禮表演等。 [1]

金門山景區

金門山位於扎魯特旗旗政府所在地魯北鎮東北50公里處,嘎亥吐鎮境內,總面積189284畝,核心區面積41085畝,其中天然林地171480畝。

金門山上有喇嘛廟遺址,遺址面積5600平方米,建築面積6棟,15間,672平方米。喇嘛廟始建於清朝,隸屬莫力廟管轄,經歷十一代主持延續200多年,被毀於1945—1947年。

金門山85%的植被以山杏為主要樹種,金門山內有野生動物50多種,天然次生林樹種30多種,多種鳥類,野生藥材等。金門山內有三處遼代古墓群和大量零星分布的遼墓遺址。

視頻

扎魯特旗廣播電視台最新出品形象宣傳片《最美扎魯特》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