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节度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河西节度使,唐朝在凉州设置的节度使。唐玄宗时,作为十大节度使之一。晚唐以后复置的河西军,是作为唐末五代时凉州一带的官军残余势力。
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四月以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河西节度使负责断隔吐蕃、突厥,治凉州(武威郡,今甘肃武威),统辖凉州、甘州、肃州、瓜州、沙州、伊州、西州等7州。
历任节度使
贺拔延嗣 711年[1]——714年
郭虔瓘 714年——720年
杨敬述 720年——721年
王君㚟(音chuò,广韵丑略切) 721年——723年
张敬忠 723年——727年
李嗣直 727年
萧嵩 727年——729年
牛仙客 732年——737年
崔希逸 737年——738年
萧炅 738年——740年
盖嘉运 740年——742年
王倕 742年——744年
夫蒙灵詧 744年——746年
皇甫惟明 746年
王忠嗣 746年——747年
安思顺 747年——752年
高仙芝 751年(未任)
哥舒翰 753年——756年
王思礼 756年
周佖 756年——757年
丰王李珙 756年
郭子仪 757年九月——759年三月
来瑱 759年
杨志烈 759年——765年十月
杨休明 约765年下半年——766年
周鼎 约766年——771年 唐大历六年(公元771年),周鼎为阎朝所杀,朝廷不再任命河西节度使,河西节度使遂废。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阎朝被迫投降吐蕃,沙州遂陷落。
复置
自安史之乱后,吐蕃乘机东进,曾兵临长安城下,后遂以六盘山为界,以西为吐蕃所有,原河西节度使撤销。公元842年,吐蕃赞普朗达玛被杀,吐蕃陷入内乱之中,敦煌一带的汉族和其他民族在张议潮带领下驱逐吐蕃驻军,并向东向西进军,一度收复了河西一带的唐朝故土,在入朝后被授予河西等十一州观察处置使[2]。朝廷派遣兵卒郓人二千五百员戌守凉州(西凉府),因黄巢之乱而隔绝,而西面则因为甘州为回鹘所夺取与瓜沙归义军阻断,遂自立。
朱氏 中和年间
胡敬璋 895年
翁郜 唐昭宗时
五代时历史
五代时,河西地为回鹘、党项分占,唯有凉州、甘州、瓜州、沙州常遣使进贡。瓜沙二州是归义军辖地,中间有甘州隔开,只有凉州较靠近中原。后梁太祖时曾以朔方节度使兼领河西节度,而观察甘、肃、威等州。然而徒有其名,凉州人民自立守将。
后唐明帝长兴四年(933年),凉州留后孙超遣大将拓跋承谦入朝进贡,受明帝召见,奏称:“凉州东距灵武千里,西北至甘州五百里。旧有郓州人二千五百为戍兵,及黄巢之乱,遂为阻绝。超及城中汉户百余,皆戍兵之子孙也。其城今方幅数里,中有县令、判官、都押衙、都知兵马使,衣服言语略如汉人。”明帝遂即任命孙超为凉州刺史,兼河西军节度留后。
清泰元年(934年),留后李文谦来请命。几年后,凉州人逐出李文谦,灵武节度使冯晖遣部下吴继勋代李文谦为留后,时为天福七年(942年)。次年(943年),后晋高祖遣泾州押牙陈延晖携诏书安抚凉州,凉州人挽留陈延晖,立为刺史。后汉隐帝乾祐年间(948年-950年之间),权知凉州留后折逋嘉施遣使者入朝廷请命,受封为节度使。嘉施是当地土豪。
后周广顺二年(952年),折逋嘉施到开封卖马,并且请求朝廷派遣将帅官吏,时任枢密使的王峻奏请起用故人申师厚以左卫将军拜为河西节度使。申师厚至凉州,推荐押衙副使崔虎心、阳妃谷首领沈念般等以及当地汉人王廷翰、温崇乐、刘少英为将吏,又自安国镇至凉州,设立三州以控扼诸羌,用当地酋豪折逋葛支等人为刺史,得到朝廷允诺。但是当地汉人和少数民族杂居,申师厚又不能安抚,后周世宗显德元年(954年),申师厚为其所迫,命儿子为留后而独自逃归,被贬官。凉州遂与中原断了联系。
视频
河西节度使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贺拔延嗣,华夏经纬网,2004-01-20
- ↑ 国土不可失,他是“驱逐吐蕃收复河西”民族第一人 ,搜狐,2016-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