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泌尿 |
泌尿 由血液攜帶的代謝 廢物和有毒物質在腎的過濾作用下形成尿液、排出體外的過程。正常的泌尿系統由腎、輸尿管、膀胱和尿道組成,分別執行尿的生成、輸尿、貯尿和排尿的功能。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泌尿 [1]
外文名稱 Urinary
生成器官 腎
泌尿系統 腎、輸尿管、膀胱和尿道組成
拼音 mì niào
泌尿
腎和尿的生成 腎是尿生成的器官,有1對,位於腰部兩側,似豆形,內側緣有一腎盂,輸尿管始於此處。將腎橫向剖開(圖 1),可見腎的實質分為內、外兩部分,外部為紅褐色的皮質,內部為淡紅色的髓質。皮質充滿微小的球體,稱腎小體,其核心為一個毛細血管團,稱腎小球,是過濾血液的部分。腎小體和腎小管相結合而成一個完整的功能結構單位,稱腎單位(圖2),是腎臟的基本結構,尿就在此生成。據估計,牛的二腎約有800萬以上的腎單位,表面積達40米2。腎小管很長,包括最初在皮質中的一段彎曲,稱近曲小管;在髓質中由上升支和下降支組成的U形彎曲,稱髓袢;以及由髓質折返皮質的一段彎曲,稱遠曲小管;最後通入集合管。每一集合管接受多條遠曲小管。許多集合管最後匯集成較大的乳頭管,開口於腎乳頭,尿由此流入腎盂。
尿的生成在腎單位和集合管中進行,包括兩個階段:①腎小球過濾。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血細胞和血漿蛋白外,其餘物質都可通過腎小球毛細血管壁而進入腎小囊腔,這種濾液稱為原尿。腎小球毛細血管的結構特徵,使它既增加了有效的過濾面積,又有較高的過濾壓(正常情況下可達40毫米汞柱),因而可使原尿不斷地生成。②腎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當原尿流經近曲小管時,幾乎全部氨基酸、葡萄糖、K、無機磷以及大部分水、Na、Cl、HC囶等都被主動地重吸收。髓袢的下降支可讓水、鈉和尿素自由通過,形成被動的重吸收,而上升支則能主動地重吸收鈉和尿素。遠曲小管和集合管能重吸收水、Na、Cl等物質,但受抗利尿素等激素或醛固酮的調節。如抗利尿素可促進對水分的重吸收;醛固酮可促進對鈉的重吸收,同時增加鉀的分泌,起保鈉排鉀的作用。腎小管上皮還通過自身的代謝活動,分泌H、K、NH等物質於腎小管腔,置換出腎小管液中的Na,並重吸收入血,從而調節離子和酸鹼平衡。此外,它也能將血液中某些不易代謝的物質如酚紅、青黴素排入管腔中。原尿流經腎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後匯入腎盂時,尿量約減少99%,成分也起了很大變化。
家畜尿的特徵 一般家畜的尿都呈透明水狀,而馬屬動物的尿則因含有碳酸鈣和粘蛋白而呈混濁、粘稠。尿的顏色常因飼料、飲水、使役、氣溫等情況而有變異,從無色、淡黃色直至褐色,主要取決於所含尿膽素的濃度。尿的比重隨溶質和水分的相對比例即尿量而變化。一般地說,尿量愈多,比重也愈低,草食動物尿的比重高於雜食動物,如馬、牛、羊約為1.030~1.040,豬為1.012 。尿的酸鹼度主要決定於飼料的種類,草食動物的尿呈鹼性,肉食動物一般呈酸性。豬尿有時為鹼性,有時為酸性。尿的組成中約有96%的水分和 4%的固形物。固形物又可分為有機物和無機物兩大類。有機物中絕大部分為蛋白質和核酸的代謝產物,如尿素、肌酐、尿酸、馬尿酸、嘌呤鹼等。無機物中主要是鉀、鈉、鈣、鎂的氯化物,硫酸鹽,磷酸鹽和碳酸氫鹽。正常尿中不含有葡萄糖、蛋白質和血細胞;如出現這些物質即為患病象徵,臨床上常作陽性或陰性檢驗。
輸尿、貯尿和排尿 尿由腎盂流出,經輸尿管流入膀胱貯存。輸尿管是一對細長管道,借管壁平滑肌的蠕動而輸送尿液。膀胱是一個梨形的囊,容積隨貯尿量而變化很大。膀胱向後延續為尿道,在與尿道相連處有內外兩道括約肌。膀胱壁和內外括約肌的收縮或舒張都受植物性神經,包括腹下神經、盆神經和陰部神經的支配。不排尿時膀胱壁舒張而內外括約肌保持收縮狀態。當膀胱壁收縮而內外括約肌舒張時,尿即排出體外。
感染的原因
誘發泌尿系感染性疾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梗阻與返流
泌尿系梗阻與返流都可引起尿流動力學的異常改變,使尿液引流不暢而瀦留於泌尿道內,容易招致感染。引起梗阻和返流的原因有二:1)機械性梗阻,如先天性畸形、結石、異物、慢性炎症引起的疤痕攣縮和前列腺肥大等。2)神經功能性梗阻和返流,如神經原性膀胱、先天性解剖缺陷、巨輸尿管、輸尿管膀胱返流等。泌尿系梗阻和返流皆能障礙尿液引流而產生局部尿液瀦留。由於尿液是細菌生長的良好環境,故易招致感染。據統計,梗阻性尿路感染較非梗阻性感染的發病率高10多倍,下尿路梗阻較上尿路梗阻感染的發病率高2倍。對於反覆發作尿路感染病例必須檢查有無泌尿道梗阻和返流存在,必須去除這些因素,否則難以治癒。
2、妊娠
妊娠期中由於機體內分泌的改變和子宮壓迫輸尿管下段可以引起尿液引流不暢。在妊娠10周時即可從靜脈腎盂造影圖中看到腎盂和輸尿管擴張現象,尤以右側為明顯。據測量正常人腎盂和輸尿管含尿量為6~15ml,妊娠期可達20~60ml,這種尿液存留、延遲排出容易導致感染。在產前檢查中發現有2~13%的孕婦有無症狀的細菌尿,若不加治療,將有25~40%以上的病人發生有症狀的尿路感染(急性腎盂腎炎)。妊娠過程中尿路感染可以出現於各個階段,因此需多次作細菌培養。至於尿路感染與腎功能的損害問題可用尿濃縮試驗來作為探索,妊娠期婦女有尿路感染者,尿濃縮力即下降。經治療,尿內細菌消滅後尿濃縮功能亦能恢復正常,目前認為尿濃縮功能改變是由於腎乳頭炎症或血流減少所致。動物實驗中大量細菌進入腎內而不出現腎功能喪害,若腎乳頭有細菌侵犯時則出現腎功能減退。現已證明妊娠期發生的急性腎盂腎炎往往會侵犯腎乳頭,出現內生肌酐清除率的減退。
3、糖尿病問題
眾所周知,糖尿病患者由於機體一系列代謝功能的紊亂和免疫功能的改變容易引起感染,並且一旦發生感染更不易控制。據報道糖尿病病人尿路感染的發生率比正常人高5倍,同時發現糖尿病女病人中患有無症狀細菌尿者達20%。因此一致主張糖尿病患者應避免不必要的尿路器械檢查;若必需檢查,應先控制血糖,然後再行檢查,同時應儘量消除尿內的細菌生長。
4、先天性畸形
泌尿系常有許多先天性畸形發生,如馬蹄腎、異位腎、腎旋轉不全、腎輸尿管交界處狹窄、雙輸尿管雙腎盂畸形、輸尿管開口異位、膀胱外翻等,這些病變往往都能引起泌尿系梗阻而導致感染。
5、尿路器械檢查
常用者如留置導尿管、膀胱鏡檢查、尿道擴張術、尿路造影(逆行腎盂造影、膀胱尿道造影等),由於操作損傷粘膜或消毒不嚴,能使細菌帶入尿路,或使原有感染灶擴散發生感染。尤其是脊椎損傷或腦血管意外截癱病例引起的尿瀦留。長期臥床,放置留置導尿管者,100%發生感染。這些病例一般不死於原發病變,而大多死於尿路感染。對必需長期施用留置導尿管者,應改行恥骨上膀胱造瘺術,引流尿液。必須用經尿道留置導尿者,應採用優質導尿管,目前以水凝膠(hydrogel)塗抹的硅膠導尿管為較理想,其生物習性對機體組織的刺激達到最小程度,可以減少感染發生。
6、其他:
患者機體抵抗力下降,疲勞過度,營養不良,常期應用激素和免疫缺陷等。又如尿路結石,除結石本身可以引起梗阻尿路外,尚有分解尿素的細菌使尿液呈鹼性,促使鎂、銨、磷酸鹽等沉着發生結石,也可以細菌為中心外圍晶體沉着而形成感染性結石,往往可以在結石中心培養出細菌來。還有慢性缺鉀性腎炎和高尿酸症、鈣離子代謝紊亂等,都是誘發感染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