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丹江口水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Scfa讨论 | 贡献2020年2月9日 (日) 04:17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p style="text-indent:2em;">'''丹江口水库''',位于汉江中上游,分布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和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水域横跨鄂、豫两…”)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丹江口水库,位于汉江中上游,分布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和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水域横跨鄂、豫两省。丹江口水库 ,是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区、中国重要的湿地保护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

丹江口水库,由1973年建成的丹江口大坝下闸蓄水后形成,横跨湖北河南两省,由汉江库区和丹江库区组成。丹江口水库多年平均入库水量为394.8亿立方米,水源来自于汉江及其支流丹江。水库多年平均面积700多平方公里,2012年丹江口大坝加高后,丹江口水库水域面积将达1022.75平方公里,蓄水量达290.5亿立方米,被誉为"亚洲天池"。

丹江口水库水质连续25年稳定在国家二类以上标准,水质保持优良。2014年12月12日14时32分开始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地区的北京、天津、河南、河北4个省市的20多座大中城市,提供生活和生产用水。这里气候适宜,空气清新,日照量最高。丹江口大坝附近水质透明,水面宽阔,风平浪静,使水库具有防洪、发电、灌溉、航运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1]

丹江口水库的自然景色是旅游的最佳去处,江面上有四通八达的航线,库区内有自成体系的公路。从这里西上过河南南阳淅川的荆紫关可通陕西秦川,南下可达湖北荆楚,东进北上可入和南阳盆地中原大地,一水通三省。丹江口水面碧波千顷,天水一色,山清水秀,美丽如画,奇山异石,独具姿彩。游艇鱼舟荡漾在绿波之上,人绕水转,山随人移,人如画中行,山似水上飘。令人心旷神怡,乐趣无穷。水库的雁口一带有几十里狭长的江面,夹岸奇峰对峙,陡壁峭拔,野藤倒挂,山环水绕,这就是著名的丹江“小三峡”(云岭峡、太白峡、雁口峡),可与长江三峡、黄河三峡媲美。狮子山壁上有一天然石佛,高达15米,面向江面,平视前方,神态安详,正襟危坐,颇有乐山大佛之雄姿。其慈颜端庄肃穆,两手合掌于胸前,好像正在给坐艇、荡舟的游人祝福。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丹江口水库

外文名称;Danjiangkou Reservoir

行政区类别;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区

所属地区;湖北省丹江口市,河南省淅川县

调水水量;95亿立方米(近期)

电站装机;105万千瓦

蓄水量;290.5亿方(丹江口大坝加高后)

面 积;近1000平方公里

著名景点;太极峡风景区、陶岔渠首枢纽工程、香严寺、金蟾峡、银梦湖

地理位置;汉江中上游,鄂、豫交界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别 名;亚洲天池

库区水质;常年在II类及以上,可直接饮用

简介

丹江口水库是亚洲第一大人工湖,中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水库总面积846平方千米,被称为汉江的天然水位调节器,有“亚洲天池”之美誉[1]。水库来水90%源于汉江,10%来源于汉江支流——丹江。丹江口大坝加高后,总库容达到290.5亿立方米。一期工程年均可向河南、河北、天津、北京等四省市的20多座城市调水95亿立方米,将有效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

丹江口水库,库区主要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和河南省淅川县;域跨鄂豫两省。丹江口水利枢纽,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国家兴建的综合开发和治理汉江流域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目前为亚洲库容最大的人工淡水湖。库区水面最宽处在李官桥一带,东西宽为20多千米;最窄处在关防滩一带,两岸夹峙不足300米;库区水位最深处在湖北丹江口市与河南淅川县之间台子下的省界江心,深达80余米。[2]

丹江口水库,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区和取水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供水直达京、津、冀、豫四省市 ,远期年调水130亿立方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使丹江口市成为“世界水都,亚洲天池”,给丹江口市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丹江口水库在行政区划上约三分之二的水域面积在淅川县境内,其余三分之一属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南水北调中线控制性工程——丹江口大坝,位于丹江口市城区,丹江口水库的调度由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负责,水上行政由丹江口水利枢纽管理局(汉江集团)执行。

历史文化

发展历程

1958年9月1日,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举行开工仪式,比预定的开工日期提前了整整一个月。

1958年10月,湖北、河南两省所属的襄阳、荆州、南阳3个地区17个县的10余万民工挑着干粮,带着简陋的工 具,汇集到丹江口工地。这10万大军,要用扁担、筐子、小木船,运载着黏土、砂石,把汉江截流。

1958年11月5日,右岸围堰工程正式启动。10万民工发起了“腰斩汉江”的大会战。10万人三班倒,昼夜不停 工。那时候,施工现场不到2平方公里,几万人在一起施工,白天真称得上是人山人海。晚上没有电,照明用火 把、汽灯,从采料场到江边连成几条火龙。

1962年,在计划中要确保完工的年份,丹江口工程不但没有建完,而且被暂停施工。大坝存在严重质量问题 的现实,无情地给热情高涨的建设者们当头泼了一盆冷水。

1962年,中共中央七千人大会对“大跃进”错误进行纠正。这次大会的第二天,丹江口工程被要求暂停。此 后,国家开始对基础建设进行压缩。后经多方努力,丹江口大坝没有下马,而是将主体工程停下来,开始处理质 量事故。

1964年12月,国务院批准丹江口工程复工。但此时,丹江口工程变成了分期进行。前期工程将大坝修建到162 米高程,实现能够防洪、发电。

1968年,丹江口水库第一台15万千瓦机组投产发电。1974年,丹江口水利枢纽初期工程全部完成。此时的丹 江口大坝总长2.5公里,坝顶高程162米,装机容量90万千瓦。水库蓄水运行至今30多年,经历过几次大洪水考验 ,大坝安如磐石。

1978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陈云就南水北调问题专门写信给水电部部长钱正英,建议广泛征求意见,完 善规划方案,把南水北调工作做得更好。同年10月,水电部发出了《关于加强南水北调规划工作的通知》”。

1979年12月,水电部正式成立了部属的南水北调规划办公室,统筹领导协调全国的南水北调工作。

1984年,国务院批准从丹江口超发电收入中筹措3亿元,分10年安排解决水库移民遗留问题。并从这时起,改 变了移民经费的分配办法,坚持面向千家万户,实行有偿扶持,变单纯生活救济为生产扶助,使移民的收入状况 迅速改观。

1987年7月,国家计委正式下达通知,决定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列入“七五”超前期工作项目。

1991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南水北调”列入“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

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把“南水北调”列入中国跨世纪的骨干工程之一。

1995年12月,南水北调工程开始全面论证。

2000年6月5日,南水北调工程规划有序展开,经过数十年研究,南水北调工程总体格局定为西、中、 东三条线路,分别从长江流域上、中、下游调水。

2006年,国务院17号文件下发,对2006年6月30日之前的水库移民进行后期补偿。纳入扶持范围的移民每人每 年补偿标准为600元,连续补偿20年。

2014年后,这一库碧水将穿越黄、淮、海河,一路北上流进北京,每年可以为北方送水130亿立方米以上。

旅游景区

风景

丹江口市是武当文化的发源地。境内的武当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被列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武当武术享誉世界。 境内还有全国著名的“民间文化活化石”——伍家沟故事村,中国汉族民歌第一村——吕家河民歌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源头的知名度以及悠久的文化历史,促进了旅游经济的蓬勃发展。丹江口市已着手将丹江口水库和武当山作为著名品牌来培育,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旅游区、度假休闲区。丹江口市现已发展多个特色景点景区,国家AAAA级景区有:太极峡风景区和净乐宫,此外还有多个AAA级景区,如:丹江口大坝,松涛山庄等。丹江口库区旅游中心港,位于丹江口市郊,依山傍水,风景绮丽,游艇,风情街,海湾等各具特色,预计2012年5月1日试营业。[3] 

淅川的古代建筑很多,最有名气的是千年古刹香严寺和三边古镇荆紫关。香严寺:位于丹江口水库两岸的群山环抱和苍松翠柏之中,是中州“四大名刹”之一,有“千倾香严”之称。现存明清建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始建于唐,几经废兴,鼎盛时期古建筑达470多间(现存144间),寺院总面积2万多平方米。有石牌坊、山门、韦驮殿、过厅、大雄宝殿、指月亭、法堂、藏经楼等17座大型古建筑,寺院两侧尚有戒堂、走堂、斋堂、禅堂、上仓、下仓等辅助陪衬建筑。整个建筑布局严谨,错落有致,雕梁画栋,飞金涌碧,十分壮观,尤其是大雄宝殿内保存完好的中原最大壁画,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和艺术价值。该寺坐落在白崖山中,东为龙山,西为虎山,龙虎相抱,地势奇妙,寺周围又是翠竹拥抱,古柏参天,幼松成林,形成一个天然的风景园。“倚树听泉声,忽鸟唤高枝”是香严寺胜景的真实写照。荆关清代一条街:位于荆关镇中心,古街道五里有余,分北街、中街、南街三部分,石块街面,干净整洁,一街两行,七百余间清代建筑,古色古香,典雅朴实,系中国北方13省、市保存最完好的唯一场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街道上有山陕会馆、平浪宫、禹王宫、万寿宫、清真寺城隍庙、古码头、山门等古建筑群,座落有致,竟相生辉。电影《阮氏三雄》、电视局《包公》等都在此拍摄外景。“鸡鸣三省的荆紫关”:民风淳朴,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虽然历经沧桑,但始终保存着古色古香的古镇风貌,要重点开发项目有清代一条街、一脚踏三省界碑、法海寺、罗汉洞四个景点。大寺:位于荆关镇猴山中峰沟村附近,佛名叫法海禅寺,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始建于唐高宗仪风二年,现存古建筑八座,有白衣阁、中殿、丈房、廊房、藏经楼等29间房舍。此处有地势恰似莲花高台,又是靠山崖修建,景色绝妙。塔林:位于香严寺周围,唐、元、明、清时期所建,为香严寺和尚墓地,现存各类塔林百余座。

名胜

淅川县境内冈峦起伏,纵横交错,河流交织,地势十分复杂,西北连接秦岭余脉武当山,北部衔接伏牛山麓,西南横卧着四峰山峦,群山连绵,奇峰叠翠,清潭争辉。大自然和古人给淅川创造了一个独特的风景区,给后人留下无尽的乐趣和精神享受。古时候,淅川一直是兵家争夺的要地,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物,特别是七十年代初丹江口水库的建成,以特独特的自然景色,该淅川又增添了光彩。丹江沿岸的名胜古迹,连接成一个自然游览区,丹江上游荆紫关古镇。古街道五里有余,石块砌面,七百余间清代建筑保存完整,古香古色、雅典朴实,距镇四里之处的吴村定阳遗址,传说;“老包坐定阳”就在此地。街道上有陕会馆、平浪宫、禹王宫、万寿宫等十余座古建筑。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也曾涉足此地,漫游抒怀。猴山和大寺是淅川八大胜景之一。猴山因山顶有一巨石似猴,旁边有一古柏,很象是猴子爬树,同时座座山连接伸展的山峰又像一个一个奔跑的猴子而得名。据说孙悟空在此镇过妖。大寺坐落在猴山中峰。此外,还有寺湾的古遗址和古墓葬,以及老虎岭、双河镇、小三峡、下寺塔林、香岩寺、大泉寺、龙山、关帝庙等35个主要名胜古迹及旅游点。

政治经济

在丹江旅游区的湖光山色之间,大量文物古迹的点缀,给游览区更是锦上添花,使之兢力大增。在这座大型“水晶博物馆”中,珍藏着“豫西走廊”的古老历史。库区的45里顺阳川上,古迹名胜苔革,既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又是楚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融地。

库区淹没的腑地就是楚国的古都丹阳。屈原流放时在这里写下了许多诗篇,其中《国殇》里描写的秦楚丹阳之战就发生在这里。水库岸边有春秋战国古墓群,发掘的25座楚墓中出上的7000余件珍贵文物记载着顺阳川的昔日繁荣,其中楚令尹子庚墓中出上的编钟是全国出上编钟干青质最好的一套。彼定为国玉的铜禁,府排萧等文物,反映了几千年前这里的悠久历史和文明盛况。这些文物在美国日本法国英国等地展出,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丹江岸上河南省四大古刹之一的香严寺又给游览区镶嵌上了一颗灿烂的明珠,雄伟的古代建筑群,从山腰到山脚隐于古柏绿树之中,幽雅神秘,处处藏秀。在丹江沿岸约4公里内就有20余处文物景观,帖山下小岛上的龙剿寺。曾是宋代大学士欧阳修的读书处。还有下王岗新石器时代遗址丫杨河古墓。丹朱家。杜湾洞穴)蛇山龟山。磊山等。众多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融汇在一起,使丹江更加神秘瑰丽。

湖北丹江口市是武当文化的发源地。境内的武当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1 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国家级5A级风景名胜区,武当武术享誉世界。境内还有全国著名的“民间文化活化石”——伍家沟故事村,中国汉族民歌第一村——吕家河民歌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源头的知名度以及悠久的文化历史,促进了旅游经济的蓬勃发展。丹江口市已着手将丹江口水库和武当山作为著名品牌来培育,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旅游区、度假休闲区。

经济水产

十堰市水产局统计表明,丹江口水库主要经济鱼类有鳙鱼、鲢鱼、银鱼、鳜鱼、蒙古红鲌、翘嘴红鲌、鲴鱼、草鱼、鲤鱼、青鱼等。常见的捕捞渔获物有青鱼、草鱼、鲢、鳙、鳡、赤眼鳟、鲌类、鳊、铜鱼、鲤、鲫、鲿类银鱼、乌鳢、黄鳝等20多种鱼类。此外,青虾是丹江口水库重要的渔业资源,其开发利用潜力很大,年均捕捞青虾达486吨。新移植的太湖银鱼,已形成3000吨资源和520吨起捕产量的规模效益,成为新的捕捞对象,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对其它经济鱼类的捕捞压力。

相关视频

中国水都丹江口水库

壮美!航拍丹江口水库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