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组织工作委员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组织工作委员会成立于1990年11月,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的工作机构。

本会宗旨

组织起草、修订学会的规章、制度,使之更加完善合理,加强组织建设,协调、平衡各专业委员会和专门工作委员会的业务范围和有关人员等。

业务职责

1.根据常务理事会要求,起草、修订学会章程及各项工作细则;2.办理理事会的选举、增补、更替等事宜;3.参与、指导各专业学术委员会及专门工作委员会的组建、调整等工作,负责聘请各专业学术委员会委员;4.发展和管理通讯会员,保证通讯会员应享有的权利;5.负责各种荣誉称号的提名、审查等工作,经常务理事会批准后组织实施;6.建立学会组织档案。

组织机构

直接受学会常务理事会领导,组织工作委员会实行民主集中制。

相关资讯

“政策建议”专栏丨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统筹区域与城乡发展

2017年11月18日-20日,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在东莞举行,集中探讨了当前城市规划工作中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会后,各论坛承办方根据专家报告及讨论成果形成了一系列政策建议。为此,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微“中国城市规划”推出“政策建议”专栏,陆续推出系列文章,集中传递专家声音,助力城乡规划建设。

本期“政策建议”依据年会“青年专场——区域与城乡发展研究”论坛[1]观点提炼,通过分析城乡之间的互动互惠互补,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从历史中获取理论的纵深维度:锚固城市发展的坐标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城市是文明的载体,城市发展的变化深深根植于历史坐标之中。对于规划思想与实践的理解,不仅要从其时代背景、框架结构、理论特征入手,也要追根溯源,在历史的洪流之中探求其本质与源泉。城乡规划的核心在于把握时代特征,进行相应的空间干预;因此,更需要我们具有历史纵深感,在横向和纵向的历史脉络中,寻找变化表象中不变的思想规律,透视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横向维度:放眼世界,建立多元理论视角

历史纵深的横向维度强调广度,即结合中西方多种研究范式,建立对城市现象的多元解释。西方在百年城镇化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教训,规划理论同样经过百年思考与创新,形成了较为全面的体系——既有对全球各地区各时期的规划论述,也有分地区分时期的专门国别断代史;既有包括规划所有领域在内的综合性著作,也有针对某一专题的专门研究。不同的政治制度背景和每一次深刻的哲学思想变革都催生了不同的规划思想,大大丰富了城市规划理论和手段。

中国的城镇化用三十年走过了西方百年之路,所做甚多但沉心静思的却相对较少。在中国城市缓速提质增效的背景下,有必要回顾西方城市规划的发展道路与特色理论,深刻把握规划流向的动因及方向,师夷长技,集思以助远行。

(二)纵向维度:以往鉴来,构筑本土文化自信

历史纵深的纵向维度强调深度,即考虑城市在不同时间的连贯协调,把握其发展脉络。回顾城市发展历史,文化始终是城市的主要功能之一。城市依托不同的自然条件与风土人情,形成不同地域风格的传统文化,与城市规划建设相互影响。在多元文化共存与竞争的今天,文化影响力能够增强城市在区域中的竞争性和话语权。然而近年来,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2]样式在现代城市中难觅踪迹,而“假古董”、“千城一面”等城市问题却屡见不鲜,归根究底还是源于对本土文化的不自信。因此,亟需摒弃对西方模式的盲目崇拜,扭转非理性的规划设计。面向未来,但更要背靠历史,汲取地域文化并挖掘根植其中的地方特色,探索本土化的规划实践。

二、城乡融合:城市与乡村的互动互补互惠

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发展迎来新的机遇期。未来乡村振兴路在何方、情归何处,成为探讨的热点。过去倡导的城乡统筹往往是以城带乡,难以摆脱城市本位主义,不仅强化了城乡的“中心-边缘”结构,也阻碍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的实现。而乡村振兴主张的城乡融合不同于以往,强调城乡要素的自由流动、城乡地位的平等和城乡空间的共融,即城乡之间的互动互惠互补。

(一)乡村发展的可持续动力源于内生

乡村发展受内在因素与外援驱动力的共同作用。近年来大量资本纷纷下乡拓展机会,掀起了乡建运动的热潮。乡村薄弱的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等资源的缺失客观上需要金融资本与政策扶持;然而,一窝蜂式的依靠外部资本资源推动乡建,其结果可能是内外两张皮,难以持续推进。

乡村建设的先决条件在于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初期阶段还是要靠其自身力量启动,再依托外部“赋能”激活增强乡村“造血功能”。因此,政策、资本及资源的供给要顺势而为,不可拔苗助长。

(二)乡村建设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本体

中国传统文化在乡土的存在,体现在传统经典、民风民俗、生活方式与田园风光。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剧,都市人在长期快节奏的生活高压下,厌倦了钢铁水泥般的城市生活,转而对乡村的“绿水青山”产生依恋与向往。乡村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本体风貌,贵在保持一种原生态的生活形式。乡村发展因此需要强调“守住乡愁不变味,留住文化不变形”,立足于本体生态与文化根基,将风土人情转化为看得见的生产力,而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

(三)乡村治理的关键力量来自乡贤精英

“空心化”是如今很多中国乡村共同面临的治理困境,其本质原因在于城市化虹吸效应下青壮劳动力和乡村精英人士的流失。纵观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发展演进的历史进程,不难发现乡贤精英依托在地的经济、管理、文化优势,整合各类社会资源,是贯穿农村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应对乡村基层治理困境,需要重视乡贤精英的治理价值,既要从制度、人才、组织等方面实现全方位保障,也要明晰乡贤的权责边界,实现政府治理和村民自治的良性互动,促进乡土社会的有效运行和有机团结。

三、学科建设:面向社会需求的综合能力提升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和规划事业的蓬勃发展,学界对规划学科的认识也不断深入,目前关于学科发展方向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基于本体认识的理论拓展研究”和“应对当前现实问题”两方面。针对这一现象,可以从聚焦理论和鼓励实践两方面展开有益探索。

(一)培养独立的理论思考能力

我国城市规划学科与国际城市规划学界虽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但同样将进入建构新一代“规划本位理论”体系创新的历史性阶段。针对当前学科存在的核心理论空心化、理论创新惰性化以及理论研究孤立化危机,青年学者更应进行多方面的批判反思。学术研究需要艰苦的基础性研究和创新型的知识——在旁征博引、总结前人理论综述的基础上,切忌人欲我欲、人云亦云,而应形成个人的理性判断与思考。多元化视角能够帮助弥补现有的理论空白,扩大城市规划核心理论圈。

(二)鼓励问题导向的调研实践

作为问题导向型和应用型学科,城市规划强调关注社会问题的学术态度,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一味的闭门造车和纸上谈兵容易脱离实际,缺乏针对性。因此,学会鼓励青年学者积极参与调研实践,通过对城乡空间的观察思考发现问题,培养综合分析城市的能力。所谓调研,实际上是“三分调查,七分研究”,发现问题是前提,分析问题更见功底。在系统学习城市规划调查研究方法的前提下,深刻理解研究对象表层形态之后蕴含的信息,才能对相关问题,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历史背景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有价值的调查实践研究能够直接服务于政策设计,推进科学决策。

(三)重视表达能力的锻炼培养

规划工作者在实践中往往要与民众、企业、政府部门等各类社会主体进行沟通互动,因而更需要注重专业表达能力的培养。在汇报中,一方面需要掌握一定的表达技巧,注意观点的凝练,简洁高效地突出重点,激发听众兴趣;另一方面也要提升应变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训练科学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拓展知识面的广度与深度。

基于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青年专场——区域与城乡发展研究”论坛观点提炼。参与本次论坛讨论的嘉宾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牛雄副研究员,珠海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王朝晖局长。他们的精彩观点均对本政策建言有所贡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