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凱撒利亞的優西比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凱撒利亞的優西比烏

圖片來自easyatm

該撒利亞的優西比烏ΕύσέβιοςEusebius Caesariensis/生於約260年或275年—可能卒在339年5月30日),又稱游社博歐瑟伯恩彪,是巴勒斯坦地區的凱撒利亞的教會監督或主教。由於他對早期基督教歷史、教義、護教等貢獻,被一部分人認爲是基督教史之父。[1]

生平

雖然其出生時、地,甚至幼年已無法確實考證,他被認爲生於巴勒斯坦。後來他認識了安提阿長老多羅雪並得到其對文章分析的指導。296年,當羅馬皇帝戴克里先與後來的君士坦丁同行路過巴勒斯坦時,優西比烏已經見過君士坦丁。優西比烏於亞加波(Agapius)為該撒利亞教會監督或主教時在該撒利亞與後來成爲他的基督教啟蒙師父的旁非羅(或龐非勒龐費呂) 成爲摯友。兩人並根據旁非羅師父俄利根Hexapla(《聖經》六種經文參較)致力於《聖經》研究,並撰寫各類著作。旁非羅對優西比烏他的神學思想及學術風格,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優西比烏受益於旁非羅良多,因此他也常被稱為旁非羅的優西比烏。旁非羅仰慕俄利根,優西比烏也因此大力擁護俄利根及其神學思想。

旁非羅於307年被囚,他們的工作由優西比烏繼續。優西比烏完成了他們合作的《為俄利根辯護》,把它送給在埃及 Phaeno 礦坑裡因信仰而受難的信徒。優西比烏可能後來去了推羅,之後又去了埃及。他在埃及時第一次受到迫害。

優西比烏也為巴勒斯坦該撒利亞的主教,是亞加波的繼任者,亞加波在任時間不詳,但可以肯定的是優西比烏在313年後不久成為主教。關於他任期的早先部分不是很清楚。值325年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之時,優西比烏已享盛名。他並不是一個天生的領袖或者思想家,但他是個博學而又收到皇帝青睞的作家,在與會的300多人中嶄露頭角。他在會議開始時,宣讀會議祝辭。會議中,他坐在君士坦丁大帝旁邊。他的立場是既不接受亞流主義的論調,也無法同意《聖經》中所沒有、只認同羅馬皇帝支持的『同質』(homoousia)一字,來形容父與子之間的關係。由於沒有支持對立的雙方(即阿利烏亞歷山太的亞他那修的陣營),因此一般稱之為中間派。最後,他提出的信仰告白成為了《尼西亞信經》的基礎,『同質』一字更被採用在此《信經》中。

優西比烏捲入關於亞流主義的爭端。其時安提阿主教歐大邱(Eustathius)反對俄利根的寓意解經,認為其神學是亞流主義的根源。優西比烏作為俄利根仰慕者,歐大邱指責他偏離了《尼西亞信經》所確定的信仰而墮入撒伯流主義。後歐大邱在安提阿的一次教會會議上被指控,受到譴責並且革職。此事引起安提阿當地人的起義反對。歐大邱的反對者建議優西比烏接任新主教一職,但優西比烏婉拒了這一請求。

歐大邱離開後,優西比烏把亞歷山太的亞他那修當作一個更危險的對手。他於334年在該撒利亞召集了一次教會會議反對亞他那修,但他本人沒有出席。次年他再次在推羅召開並主持了會議。由於亞他那修到君士坦丁面前申訴,君士坦丁遂召見了包括優西比烏在內的主教。335年年底,亞他那修受到譴責並被流放。同一會議上他的另一個對手也受到批評。安居拉的馬賽路長期以來反對優西比烏,反對亞流主義的復活。但他被控撒伯流主義,於336年被革職。君士坦丁於337年逝世,優西比烏也不久人世。他最晚可能卒於340年(可能在該撒利亞),可能卒在339年5月30日。

著作

在優西比烏龐大著述中,有相當大的部分保留了下來。雖然後世有人認為他有亞流主義的嫌疑,但他的著述使他成為了不可忽略的人物;他對原始資料的旁徵博引令後來的研究者節省了很多時間和精力。若不是他的工作,很多材料就可能散佚了。

優西比烏的作品大致反映了他的經歷。起先,他在旁非羅,可能還有安提阿學派的多羅雪的影響下,專注於聖經考據。後來因為戴克里先伽勒里烏斯的迫害,他開始關注當時和過去的殉道者。最終,這使得他開始寫作教會歷史乃至世界歷史,對他而言,世界史是教會史的預備。

之後是亞流派之爭論時期,教義問題突顯其重要。而當基督教得到國家的承認,也帶來了新的問題時,就需要作各種各樣護教上的準備。最後優西比烏作為一個宮廷神學家,為第一個基督徒皇帝歌功頌德。此外,他的活動還必須加上不計其數的其他作品,諸如演說、書信等等,以及他致力一生的解經著作,包括評註和聖經考古的論述。

聖經經文考據方面的著作

旁非羅和優西比烏主要專注於七十士譯本中舊約,特別是新約部分的經文考據。俄利根可能提供了七十士譯本的一個版本,根據耶柔米的意見,優西比烏和旁非羅對它作了修訂並且發行。為了易於對四福音書作出概覽,他對新約進行了分段;並且,他為四福音列了一個對照表[1] ,以便找出其中相同內容的章節。

編年史

優西比烏最重要的歷史著作是他的《編年史》和《教會史》。前者可以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由史料給出世界歷史的摘要,並根據民族分為五部。第二部分按照年代順序把歷史材料分欄並列。

原始的著作已無法找到。但因為其後拜占廷學派的編年作者,尤其是喬治·辛斯勒不知疲倦的摘錄,今天可以重建其原文。第二部分的年表通過耶柔米的拉丁譯本得以完整保存。原著的兩部分現存一個亞美尼亞語譯本,但因為其中甚多添改,故而沒有很大價值。現存的《編年史》記至325年,作於《教會史》之前。


參考文獻